严丹丹
目的:本文就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成分及疗效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受同类中药饮片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水处理前分档组、炮制前分档组、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组,每组患者5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水处理前分档组以及炮制前分档组,P<0.05;水处理前分档组与炮制前分档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炮制中药饮片前,应实施严格的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用效果。
作者:孟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临床疗效和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的2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1例),其中实验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为主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以复方丹参滴丸,两组同时给予控制血糖的治疗,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使患者视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视网膜出血、渗出均有较好的吸收,其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老年宫颈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伊立替康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性呕吐、贫血、腹泻及乏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铂顺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疗效和较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郑文滔;倪薇薇;李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4%);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更低,而Lysholm评分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当中,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恢复膝关节功能,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清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调查某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 PPIS)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及干预前后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0~12月共2107例(干预组)及2015年6~8月共2634例(非干预组)使用PPIS的出院病例,对比干预前后使用PPIS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PPIS在适应症、剂型选择、用法用量、使用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不合理医嘱由30.71%(809/2634)降至15.95%(336/2107);使用PPIS病历的占比由31.17%降至25.36%,PPIS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由5.213%降至4.627%。结论住院患者的 PPIS 不合理使用情况突出,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干预效果明显,是控费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陈德娥;陈全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师对围术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成效。方法通过对骨科清洁切口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查阅骨科清洁切口手术病历,对在点评过程中有存在问题的典型病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骨科清洁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专项点评,药师将发现的问题与医师沟通,使骨科清洁切口的预防用药率降低,药品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疗程合理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药师积极主动参与科室用药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水平,尤其对于抗菌药物指标严重超标的科室效果显著。
作者:刘銮妹;颜鑫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多年来药品包装一直处在一个低调的位置,而且它的作用被许多广大普通市民所忽略〔1〕,有些急救药如硝酸甘油由于包装问题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改进药品包装设计,提高使用的方便快捷。方法在分析市场上硝酸甘油包装存在的不足,探讨药品包装的改进方案。结论注重人性化、智能化的药品包装,单剂量、定量的包装设计,将大大提高药品使用的便捷性,以及药品品质的保持。
作者:王伟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痰热清与头孢曲松钠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急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和改善时间比较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及啰音消失时间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均比较少。结论痰热清与头孢曲松钠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肺炎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毓敏;王尊钙;陈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鲜鱼腥草外敷联合TDP治疗仪照射预防罂粟碱肌注致硬结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罂粟碱肌注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使用鲜鱼腥草外敷联合TDP照射的方法;对照组使用局部热敷的方法。通过观察两组患者肌注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情况以及发生时间和发生率,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实践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肌注部位的红肿、硬结及疼痛情况较对照组轻,而且红肿及硬结发生时间明显延迟,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鲜鱼腥草外敷联合TDP治疗仪照射预防罂粟碱肌注致硬结产生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征丽;何婉珠;薛素贞;梁丽;谢云娥;康惠亭;刘文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采用离子色谱( I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联用技术建立测定碘酸根和碘离子的方法。方法使用 Agilent G3154-65001分析柱和Agilent G3154-65002保护柱,通过改变色谱柱柱温,淋洗液浓度、流速,调谐 ICP-MS工作参数等,确定了碘酸根和碘离子测定的佳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进行测试。结果40℃柱温,30mM NH4NO3淋洗液,1.2mL· min -1流速条件下,IO3-与I-检出限分别为0.10μg· L-1和0.93μg· L -1,加标回收率在93.0%~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0%。在此条件下对实际尿样进行了测定。结论实验证明该方法灵敏度和选择性高、检测结果可靠、检测快速。
作者:陆秋艳;张文婷;张致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在治疗乳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紫杉醇注射液以及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每组51例患者。结果对照组的有效人数34例,治疗组的有效人数45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9%,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循环现状,防止乳腺癌的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峰;邢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骨折临床疗效并减少肢体局部肿胀,分析和探讨在给予甘露醇脱水的同时辅以甘油果糖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5例骨折导致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甘露醇行脱水治疗,观察组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精心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与对照组(8.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应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可靠,应强化相关护理措施,进一步促进临床症状快速改善。
作者:刘刚翠;林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黄芪三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黄芪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 Rg1、人参皂苷 Rb1、三七皂苷 R1分别在线性0.67~6.7μg、0.41~4.1μg和0.16~1.6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1、0.9999、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35%,101.25%和99.82%, RSD分别为1.22%,0.99%和0.95%(n=6)。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为黄芪三七胶囊提供了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琼;祁俊;刘亮镜;王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狗皮膏进行质量分析评价。方法针对高温提取药味进行TLC和显微特征鉴别;针对原粉入药的药味进行 GC特征图谱研究和含量测定;应用AA测定家兔贴敷后血铅含量变化;应用UV法测定总羰基化合物含量。结果狗皮膏总体质量状况差,药品质量控制落后,产品质量问题棘手,个别企业未按工艺生产。结论建议:①研究大生产工艺迫在眉睫;②现行标准亟需提高;③限制膏药贴用时间。
作者:黄惠琼;陈惠玲;黄澜;黄迪;胡睿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预先吸入,探讨该方法对围气腹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腹腔镜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用吸入麻醉,实验组采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气腹期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建立气腹的四个不同时间段里,在气腹建立后1h、气腹解除时和气腹解除后1h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气腹建立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有意义(P>0.05)。对比观察,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有助于患者术后清醒,但在改善脑损伤,降低永久性器质性损伤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德良;龚琴;张诚章;余建华;刘莱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以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44例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44例以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与凝血功能。结果用药后研究组PLT、PDW、MPV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得到好转,P<0.05,FBG水平相比对照组并无明显区别,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者有效率90.91%相比于对照组68.18%改善提高,P<0.05。结论通过联合用药后,脑梗死患者PLT、PDW、MPV得到改善,疗效好转,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作者:孙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门诊患者合理用药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合理用药调查问卷对患者合理用药认知度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调查的患者中,56.69%的患者能主动向医生/临床药师了解用药情况,67.89%的患者用药前会阅读药品说明书,57.95%的患者按时服药,62.97%的患者了解安全用药知识途径;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家人或朋友从医、有学习合理用药需求是认知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门诊患者合理用药认知度相对较差,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和不足之处,应加强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作者:沈志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5月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重复用药、药物滥用、过量用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患者对用药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重复用药、药物滥用、过量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可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
作者:朱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与单纯应用莫西沙星对比,探究莫西沙星联合花红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病房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200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片口服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9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细菌清除率(79.6%)明显高于对照组(6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花红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建议临床广泛使用花红片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
作者:洪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的方式,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对不同住院天数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格率、自我管理能力的执行率及主动采取健康行为的正确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娟;林丽娜;江平湖;李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