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丽;谭小勇;陈华龙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不同服药方法对药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终止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分服和顿服,比较两组药物流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5.0%)和药流总有效率(100.0%)均高于对照组(90.0%、77.5%),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胎囊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顿服法和分服法各具优点,前者简化了服用程序,但是从药流效果来看,分服相对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杨建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尿道下裂手术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尿道下裂修补术,术毕给予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3组:S 组(舒芬太尼3μg· kg -1)、SD1组(右美托咪定2μg· kg-1+舒芬太尼2μg· kg-1)、SD2组(右美托咪定2μg· kg-1+舒芬太尼1.0μg· kg-1)。观察记录3组患儿术后2h、6h、12h、24h、48h的CHE-OP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48h内PCA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SD2组术后2、6、12、24、48h的CHEOPS评分明显高于S组和S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SD1组术后2、6、12、24h的CHEO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组术后6、12、24、48h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SD1组和SD2组,SD1组和SD2组术后2、6、12、24、48h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48h内均未出现心动过缓,SD2组PCA按压次数显著多于S组和SD1组。结论右美托咪定2μg· kg -1复合舒芬太尼2μg · kg -1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镇痛效果较完善,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菁;林传涛;王洪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配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9例,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和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冶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54%、对照组为85.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配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侃;蔡忠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治疗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1.67%。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56%,观察组为97.22%,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使用胺碘酮治疗的心力衰竭和并心律失常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全面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谭伟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鉴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的未知降解杂质。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 LC-MS/MS)法,采用强制降解的破坏条件,制备杂质含量较高的受试样品;以0.1%的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 B,采 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串联质谱电离源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对热降解破坏样品进行LC-MS/MS测定。结果获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液相色谱图,以及与液相色谱图对应的一级、二级质谱图,对谱图进行分析归纳,推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2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哌酮杂质 A进一步水解的产物,并推导了降解途径。结论本方法灵敏、可靠、快速,对头孢哌酮钠及其制剂的生产、质量监控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爱萍;束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老年宫颈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伊立替康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性呕吐、贫血、腹泻及乏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铂顺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疗效和较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郑文滔;倪薇薇;李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后抗菌用药干预对Ⅰ、Ⅱ类切口患者住院时间及药物经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Ⅰ、Ⅱ类切口手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抗菌用药干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及护理干预,均干预1个月。干预结束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药品费用,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不合理用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8.47±2.10)d与对照组(10.81±2.39)d比较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医疗费用(7.21±1.35)×103元、药品费用(2.17±0.84)×103元、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百分比(28.13±3.05)%明显低于对照组(7.83±1.96)×103元、(2.47±0.76)×103元(P<0.05);观察组干预后切口感染率6.7%、不合理用药率8.3%与对照组20.0%、23.3%比较明显较低(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13.3%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术后抗菌用药干预可有效减少Ⅰ、Ⅱ类切口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同时降低切口感染率、不合理用药率,提高手术疗效及药物经济性,临床应根据情况采取抗菌用药干预,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钟润娴;朱结桃;邓丽华;王桂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采用离子色谱( I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联用技术建立测定碘酸根和碘离子的方法。方法使用 Agilent G3154-65001分析柱和Agilent G3154-65002保护柱,通过改变色谱柱柱温,淋洗液浓度、流速,调谐 ICP-MS工作参数等,确定了碘酸根和碘离子测定的佳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进行测试。结果40℃柱温,30mM NH4NO3淋洗液,1.2mL· min -1流速条件下,IO3-与I-检出限分别为0.10μg· L-1和0.93μg· L -1,加标回收率在93.0%~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0%。在此条件下对实际尿样进行了测定。结论实验证明该方法灵敏度和选择性高、检测结果可靠、检测快速。
作者:陆秋艳;张文婷;张致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规范、科学化管理药品,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水平。方法利用HIS系统,实行药品管理,评价实库存管理的效果。结果 HIS 系统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下,药品盘点符合率达到了90%以上,金额符合率达到了100%,而报损率降至1‰以下,库存周转率达到了67%以上,同时规范了门诊药房工作的标准化流程。结论利用HIS系统实施药品实库存管理切实可行,促使药品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医院药品管理水平。
作者:李明;万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临床探究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H型高血压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组服用依那普利叶酸,观察未治疗、治疗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以及血液中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对照组较治疗组疗效差,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压平稳、血浆Hcy水平正常,P<0.05。结论临床对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时,为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压、控制Hcy水平,可选择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患者恢复好。
作者:周凯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价值。方法200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美多芭+盐酸普拉克索)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美多芭)。结果两组治疗6周、治疗12周 UPDRS 帕金森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 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是74.0%与61.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罗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骨折临床疗效并减少肢体局部肿胀,分析和探讨在给予甘露醇脱水的同时辅以甘油果糖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5例骨折导致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甘露醇行脱水治疗,观察组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精心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与对照组(8.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应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可靠,应强化相关护理措施,进一步促进临床症状快速改善。
作者:刘刚翠;林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两组均在术后6~8h给药,利伐沙班组1日10mg;低分子肝素组1日5000IU,疗程均为2周。结果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患者术后发现深静脉血栓分别为5例(11.11%)与5例(11.3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术腔引流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疗效稳定、安全可靠,对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蓝文彬;叶君健;林金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efined daily dose,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基本处于下降的趋势;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居前列,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的销售金额三年来均位居首位;而DDDs排列居前3位的为头孢呋辛酯片、头孢丙烯分散片和头孢泊肟酯胶囊。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个别药物有滥用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张伟东;陈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急性乳腺炎时应用止痛消炎膏加微波理疗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外科门诊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止痛消炎膏加微波理疗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体会。结果11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05例痊愈,治愈率为92.1%。结论临床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时,采用止痛消炎膏联合微波理疗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鸿;徐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单用头孢他啶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院外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院外感染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治疗组患者头孢他啶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生素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0%);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20.25±1.1)d 显著短于对照组(30.10±2.1)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他啶是临床上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院外感染的有效药物,该药物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史嘉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对临床儿科用药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儿科的合理用药。儿科用药主要的问题有:儿童使用成人药、重复用药、不合理适应注射剂、用法用量不合理等。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有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肝功能异常、急性肾衰等等。
作者:陈志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的方式,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对不同住院天数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格率、自我管理能力的执行率及主动采取健康行为的正确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娟;林丽娜;江平湖;李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风湿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收集2013~2015年我院门诊抗风湿药的使用数据,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抗风湿药品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增幅大,占主导地位。按单个药品统计,各个抗风湿药的销售金额、DDDs逐年上升(沙利度胺片除外),DDC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销售金额始终高的口服药品为羟氯喹片,DDDs及排序比稳居第一的为甲氨喋呤片。结论我院抗风湿药的临床应用基本符合我国风湿病治疗的现状和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管。
作者:黄荔美;黄爱文;姜玉才;蔡梅香;刘雅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全面的分析,找到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实施对策,降低不良率。方法本文从原辅料、直接接触药液的内包材、关键生产设备,以及可见异物挑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与结论为其他企业避免外观不良和可见异物不良提供了方向和建议。
作者:朱哲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