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黄璜;郑芳;郑婉玉;张增弟
目的:通过对1例肺部感染并心衰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复杂病例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对医师给药方案提出建议意见、实施药学监护、对患者做用药指导等。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可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范金荣;钱彦华;田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选择适合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5株阳性菌的回收率都在70%以上。结论确立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保证该品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有效。
作者:张松青;王鑫;郑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与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单药治疗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OXC组和LEV组各3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脑电图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OXC组完成治疗32例,LEV组完成治疗34例。临床疗效比较OXC组总有效率为87.5%,LEV组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脑电图改善情况比较OXC组有效率为50.0%,LEV组有效率为76.5%,LEV组有效率高于 OX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OX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癫痫临床疗效相当,但左乙拉西坦对脑电图改善优于奥卡西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对半蒌贝蔹及攻乌的临床应用以及毒理和药理试验中存在的争议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马黄璜;郑芳;郑婉玉;张增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苯系物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特点,为制定合理的职业健康监护和改善现有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755例苯系物接触工人作为接触组,830例无职业危害接触工人作为对照组,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系物接触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苯系物接触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压、心电图、彩超(腹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系统损伤是苯系物对人体作用的早期重要指标。
作者:陈玉均;袁建芬;姚国兴;沈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病人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患者咳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全麻开胸食管癌术后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为全麻清醒后6h~8h给予第一次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为全麻清醒18h(术后第一天8点)给予第一次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每日3次,每次15min~20min,两次时间隔6h。连续雾化3d。记录两组病人术后3天的咳痰量、咳痰难易度、痰液性状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咳痰难易度、术后1~3天痰液性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清醒后6h~8h开始雾化吸入治疗能在手术后早期稀释痰液,提高病人排痰效果,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留置胸管时间。因此推荐全麻清醒后6h~8h开始雾化吸入治疗为佳时间。
作者:黄瑞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改进阿昔洛韦微生物限度检查供试液制备方法,并对该法进行适用性试验,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采用加入十四烷酸异丙酯作为乳化剂制备适宜微生物检测的供试液。加入试验菌进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结果供试液制备得到分散均匀的供试液,所采用的乳化剂不干扰微生物的检出,方法验证结果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通过试验确定了阿昔洛韦缓释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作者:陈新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组)48例在化疗前一天给予参麦注射液40~6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7~10d为1个周期;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组)48例。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6.25%,52.08%( P>0.05)。治疗组体重增加,Karnofsky评分提高及骨髓保护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较好地改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药物副反应,提高患者化疗的耐受性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徐增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分析门诊药房处方差错情况,降低差错率,提高药品调配质量,对本院门诊药房2013年调配差错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统计期间共发生差错194例,占门诊处方总量的0.149‰;发出差错8例,占门诊已发出药品比例为0.0062‰。合理设置药品的货架号;应定期对药师进行易混淆药品的培训,提高药师的责任心,降低出错概率。
作者:许晨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于欣普贝生用于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羊水过少足月妊娠产妇65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28例给予催产素促进宫颈成熟,观察组37例给予欣普贝生促进宫颈成熟,对两组促进宫颈成熟的效果及母婴结局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给予欣普贝生的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给予催产素的对照组,且观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欣普贝生应用于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中时,可促进宫颈成熟,软化宫颈,诱导宫缩,缩短临产时间及总产程,使生产更加顺利。
作者:曾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63例,对照组患者63例。治疗组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溴己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服用一个疗程药物后的的总有效率。结果通过两组比较,对照组患者服用一个疗程药物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服用一个疗程药物后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高,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深受人们的青睐与支持,提高了人们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宋海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热毒宁和喜炎平均能清热解毒,用于瘟病热证,有明显退热、抗病毒作用。本文通过随机分组对两药治疗儿科手足口病疗效对比观察,旨在探讨比较近似药物的疗效,以进一步为临床规范选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符合条件的儿科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对照分组,观察两药临床疗效,以秩检验统计分析。结果热毒宁在体温正常时间、皮疹减少、口腔疱疹消退等疗效指标均明显高于喜炎平组,两组总体疗效经秩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儿科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首选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较重,儿童不宜使用。
作者:郑沁鈊;曾茂贵;张松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卫生院药房药库的硬件设施建设情况、技术人员的流失情况以及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作者:李闽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果糖与葡萄糖、生理盐水相比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后血糖、胰岛水平素的影响。方法20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后随机分组,术后禁食,分别予以500mL的生理盐水(69例)、5% GS+6u胰岛素(65例)或5%果糖注射液(67例)补液支持。于输液过程中测定血糖、胰岛素、血尿酸水平和尿酮体阳性情况。结果组内比较:输液前后对比,果糖和生理盐水组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波动较小,葡萄糖组出现较大波动。组间比较:3组患者果糖与葡萄糖相比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和胰岛素的刺激较小。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果糖注射液对血糖无影响,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可安全使用。
作者:余瑞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痔疮患者应用马应龙痔疮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28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马应龙痔疮栓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洗必泰痔疮栓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两组患者都未发生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马应龙痔疮栓用于痔疮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俞鑫;宋华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纳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小于对照组( P<0.05),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志宏;谢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铁皮石斛是一味名贵的传统中药,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素有“植物黄金”、“药界大熊猫”之称。由于其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自古以来就被历代宫廷列为贡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具有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抗肝损伤等一系列作用。近年来对铁皮石斛的相关研究日益活跃,本文对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林平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线莲中6-苄氨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α-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多效唑(PP333)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以甲醇-0.1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mm ×150mm,5μm)分离,检测波长为220nm,外标法定量。结果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1~20mg? 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S/N=3)为0.06~0.25mg? kg -1,加标回收率为80.44~99.70%,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4.14%。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适用于金线莲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分析。
作者:李红;王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机抽取2013年1~6月门诊儿科处方1518张,对有关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张处方平均使用药物2.76种,多达5种,注射(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给药189张,占12.45%,平均药费66.56元,合理处方94%,糖皮质激素使用率9.82%,抗菌药物使用率47.4%,以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为主。说明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应加以重视。
作者:谢丽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精干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研究组给药方案为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给予 FOLFOX4方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高达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67.5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能够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均;于娜;吁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