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王福刚;李菲;郝吉福;王建筑;郝立勇
为使药品仓库管理更加科学化,应用单点课程、短间隔监控及动态货位优化中引入KPI绩效管理.
作者:阮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制备二英合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水煎法提取有效成分制备二英合剂,并对35例扁平疣病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剂质量可靠,扁平疣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1.4%.结论 该制剂治疗扁平疣有标本兼顾的作用,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奚洪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运用运营管理学中的定量订货模型来计算药品的再订货点和再订货量.这种方法计算相对简单且解决了以往医药经营企业对库存的粗放管理所带来的库存成本过高、破损率过大及容易引起近效期退货等问题,较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作者:陈毅鹏;陈炳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512例患者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对监测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地高辛血药浓度0.8~2.0μg·L-1表现中毒的23例中年龄>60岁的17(73.9%)例,浓度>2.0μg·L-1表现中毒的32例中年龄>60岁的26(81.3%)例,地高辛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28(50.9%)例,室性早搏、房性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房颤21(38.2%)例,头痛、头晕、视物模糊6(10.9%)例,此外132次联合使用药物.结论 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际情况制定用药方案,常规进行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实现用药的个体化,减少毒副反应,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刘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针对本辖区近几年药品监督抽验中不合格较为突出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等质量问题加以分析总结,为监管部门提出建议及对策.
作者:朱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维生素B1 4种含量测定方法及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 采用硅钨酸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非水滴定法,电位滴定法4种不同的方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并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 4种不同方法之间有着一定的符合性,它们之间各有优缺点,结论 4种方法均可用于检验维生素B1,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硅钨酸重量法对于仪器要求不高,但操作麻烦、费时,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不需要标准品,但受仪器测定波长是否准确影响大.非水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但非水滴定法因用到毒性试剂醋酸汞会产生污染.电位滴定法方法原理与非水滴定法相似,但消除了醋酸汞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因素.
作者:鄢英慧;沈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来氟米特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以水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100r·min-1,溶出时间为30min,以乙腈-水-三乙胺(35∶65∶0.5)(用磷酸调节pH至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nm,采用HPLC法测定溶出量.结果 在2.0μg·mL-1~2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9%(n=9,RSD为1.0%).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符合溶出度方法的建立原则.
作者:洪志玲;杨红娟;曾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制备鼻康宁胶囊剂,研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以水为溶媒,采用水提醇沉淀方法,得浓膏加玉米粉制成颗粒,装胶囊即得.设计质控标准,选择组方中君药辛夷辛花,使用HPLC法,测定辛夷花蕾中木兰脂素(C23H28O7)的含量,控制每粒胶囊,不得少于0.08mg.并选择组方中高丽红参的TLC鉴别,它含有人参皂苷Rb1、Re、Rg1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紫红班点.对配方中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查,照薄层色谱法检查,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不出现斑点为佳.结果 组方合理,制备简单,质量标准稳定.结论 本制剂制备和质控方法均切实可行.
作者:陈梅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传统手段,存在有选择性低、毒副作用大、多药耐药等缺陷.然而,多肽作为抗肿瘤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低毒性、不产生耐药性的优点.这使得多肽有希望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各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肽类化合物,并简要阐述其作用机制.
作者:赵锐;孟庆义;邓欣;黄文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大鼠膀胱组织中表阿霉素(Epirubicin,EPI)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了解聚维酮(polyvidone,PVP)是否有促进EPI进入膀胱壁的作用.方法 建立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膀胱灌注模型,经大鼠尿道单独灌注1mg·mL-1表阿霉素或联合1%聚维酮溶液灌注后,保留药物2h后,处死大鼠,分离及匀浆膀胱组织,用含0.3mol·L-1 HCl的50%乙醇抽提,离心取上清液,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λex/em为470/554nm测定其荧光值,通过标准曲线方程计算表阿霉素浓度.结果 样本扫描未见杂峰,日内精密度<2.75%,日间精密度<4.01%,表阿霉素于肿瘤组织匀浆中抽提回收率>86.0%,表阿霉素联合1%聚维酮灌注组的膀胱组织内表阿霉素浓度明显高于单灌表阿霉素组,P<0.01.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大鼠膀胱组织中EPI药代动力学研究.1%PVP联合膀胱灌注能促使表阿霉素进入膀胱壁.
作者:郑元财;翁志梁;张奕荣;余志贤;谢辉;杨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PBL教学法指导中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实习生在中药房的实习,探讨行之有效的实习教学方法.方法 将PBL教学理念贯穿于中药房实习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圆满完成中药房实习工作.结果 充分调动学生在实习中的积极性,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并且这种实习带教方法也受到了其他带教老师的认同.结论 PBL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作者:朱善岚;吴敏;林君清;陈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以羧甲基-倍他-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新型活性化合物Ⅱ-f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拆分方法,并对其左旋对映体的过量值(e.e.%值)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背景电解质为Tris-H3PO4缓冲溶液.考察了手性选择剂CM-β-CD浓度、pH值、缓冲溶液浓度、工作电压及温度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即20mmol·L-1 CM-β-CD、40mmol·L-1 Tris-H3PO4(pH 4.4,50%甲醇v/v)的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0kV,温度20℃,Ⅱ-f两对映体分离度达3.5,标记出峰顺序为右旋体杂质先出峰,左旋Ⅱ-f粗品与精制品样品的e.e.%值测定结果分别为72.50%和100%.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可用于Ⅱ-f对映体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楠;杜迎翔;吴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祛风成骨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根据祛风成骨胶囊的成分特点,选用适当的展开剂系统,对该制剂中的主药黄芪、当归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黄芪、当归药材的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能有效地对祛风成骨胶囊进行定性鉴别.
作者:禹建春;罗向华;夏亚萍;张利群;徐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甘草酸二铵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治疗药源性肝损害的疗效及经济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B组(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结果 A、B两组的成本-效益比值分别为2.25元、7.88元.结论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药源性肝损害更有效、更经济.
作者:陶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静脉用药配置中心(PIVAS)操作流程优化,提高了静脉配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 运用电脑信息技术,对操作流程进行设计改进.结果 减少了摆药人员,降低了差错率,改善了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结论 改进后的操作流程完全能满足PIVAS的日常工作需要.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肝炎康复丸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片剂中的茵陈、板蓝根、郁金;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R,S)-告依春进行含量测定,采用Inertsil ODS-SP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0.02%磷酸溶液(7∶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5nm.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以检出茵陈、郁金、板蓝根,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专属性强,易于识别;(R,S)-告依春在0.4024~10.06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0%,RSD为1.1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以有效地控制肝炎康复丸的质量.
作者:池志珍;郑婉玉;郑芳;黄巧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两种防范质子泵抑制剂与活血药物续用不良反应发措施对输液反应的影响及患者和护士满意度的差别.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质子泵抑制剂静滴结束后,使用20mL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路,然后再静滴活血药物.对照组在质子泵抑制剂静滴结束后,更换输液器,重新进行静脉穿刺静滴活血药物.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患者及护士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不良反应(静脉炎、皮疹、发热)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路不但可以防止药液变色、降低输液反应,而且可得到患者及护士的认可.
作者:王玲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保证冷藏药品在整个储存条件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应用温控预警系统.结果 温控预警系统优于传统温度计,我院冷藏药品能达到实时监控,确保冷藏药品质量安全.结论 温控预警系统可靠、经济、便捷,值得在各医疗机构中推广使用.
作者:任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工业化大量生产原料药培哚普利,本文对其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以(2S,3aS,7aS)-八氢吲哚-2-羧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与N-([S]-1-乙氧羰基丁基)-[S]-丙氨酸经缩合、催化加氢、成盐后,即得产品培哚普利叔丁胺盐.结果 合成周期缩短,总收率提高16%,纯度由94.26%提高到99.51%.结论 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操作简便,成本低,纯度合格,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高毅平;朱雍;唐伟方;陆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灯盏花素与3种临床上常用的大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在25℃温度条件下将注射用灯盏花素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5% GS)、10%葡萄糖注射液(10% GS)、0.9%氯化钠注射液(0.9% NS)配伍后,于8h内的各个不同时间点(0h、1h、2h、4h、6h、8h)观察各自的外观,并测定其pH值、含量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灯盏花素与5% GS和0.9% NS在25℃温度条件下配伍后的8h内各自的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与10% GS在25℃温度条件下配伍后的8h内pH值和含量变化不大,但有浑浊现象产生.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可与5% GS和0.9% NS于25℃温度条件下配伍,并在8h内使用.临床上好避免将注射用灯盏花素与10% GS配伍使用.
作者:陈青华;吴亚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