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SSR ABR 与鼓室声导抗测试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应用

任雪莲;窦晓宁;王华;秦胜民;杨燕燕

关键词:婴幼儿, 听力诊断, 诱发电位(ABR), 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 鼓室声导抗测试
摘要:目的:探讨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诱发电位(ABR)与鼓室声导抗测试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2~2012-01转诊听力诊断中心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及门诊就诊疑有听力损失的婴幼儿1081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以ABR检测结果为标准;试验组行ABR联合ASSR和鼓室声导抗检测,以ABR和ASSR反应阈共同作为诊断标准,对比两组异常率有无差异,以及试验组中声导抗在各程度中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异常率为54.74%,对照组异常率为48.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轻度和中度听力损失程度中:声导抗异常率较高,分别是80.38%和84.43%,且ASSR的0.5 kHz反应阈值与ABR阈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SR反应阈测试可以弥补click-ABR阈值不足。鼓室导抗测试方便、快捷、无创,在婴幼儿中耳功能客观评估及长期随访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徐大椿治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病之分经络脏腑,夫人知之。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盖治病之法多端,有必求经络脏腑者,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此句出自徐大椿所著的《医学源流论》,它一分为二地揭示了治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值得后学思考与借鉴。

    作者:李一;苗志远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年龄、性别、NIHSS评分、发病时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以性(P>0.05)。两组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控血糖、血压、血脂,镇静,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30 mL加入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每日1次静脉注射,连续治疗4周。监控两组的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观察比较用药后14 d和28 d两组的NIHSS评分、MMSE评分;用药后3 d和7 d血清中IL-1水平以及用药后7 d和14 d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在用药14 d和28 d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用药后28 d,治疗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3 d和7 d治疗组的血清IL-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7 d和14 d治疗组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智力恢复,其治疗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促进VEGF表达有关。

    作者:陆红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Sweet 与 Ivor -Lewis 入路行胸下段食管癌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经左胸入路(Sweet)和经右胸和上腹正中切口术(Ivor-Lewis)两种方式治疗胸下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06~2014-06我院收治的120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并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Sweet路径手术的患者74例,经Ivor-Lewis路径手术的患者4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其中Sweet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Ivor-Lewis手术组患者,但是Ivor-Lewis手术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Sweet手术组,并且其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也明显多于Sweet手术组,Ivor-Lewis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Sweet手术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胸下段食管癌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Ivor-Lewis手术可降低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一胜;吴其琛;鲍方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超声引导下药流不完全清宫术处理体会

    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作为一种有效的终止早孕的方法(即药物流产,简称药流)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近年常见药流不全导致宫内残留,终还需行清宫术处理。为了减少盲目手术操作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我们近年来应用超声下进行了80例药流不全清宫术处理,探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价值,现将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备;阮鹤瑞;徐萌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菌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菌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及转阴与未转阴肺结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4、IL-6、IL-8、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明确细胞因子在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菌阳肺结核患者及20例正常人群。菌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后65例转阴,15例未转阴,比较治疗前后肺结核患者血清IL-4、IL-6、IL-8、TNF-α水平变化。结果菌阳肺结核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L-6、IL-8、TNF-α水平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转阴肺结核组与未转阴肺结核组TNF-α、IL-4、IL-6、IL-8水平变化统计意义明显( P<0.05),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结论细胞因子IL-4、IL-6、IL-8、TNF-α在菌阳肺结核发病、治疗后肺结核转阴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仲维高;陈爱琴;刘冰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舒适护理理论在护工培训中的运用

    目的:对护工进行舒适护理理论培训,研究舒适护理理论应用到护工培训中对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对全院护工进行登记注册和培训;成立护工培训机构,聘请医院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科及各临床科室护士长为师资,制定舒适护理教程和教学方案;随机抽取2013-09~2013-11在我院工作的护工30人,对他们护理的患者(均为1对1的陪护方式)使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调查评分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进行评分,对抽取的护工进行为时1个月的舒适护理培训,使他们掌握专科舒适护理常规和技术,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80分为及格,<80分者重新培训和考核,一个月后,对观察组30名护工护理的患者进行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评分,同时随机选取30个护工做为对照组,对他们一对一陪护的患者也进行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评分,对比两组间的变化。结果对护工实施舒适护理培训后,两组间比较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培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建议对护工的培训采用舒适护理理论。

    作者:陈华燕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中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 drainage, PTCD)在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高龄ACST患者行PTCD,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6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全部获得有效胆管引流,引流24~48 h后腹痛减轻,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术后胆道出血2例,胆漏1例,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2例,无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难以耐受手术的高龄ACST患者, PTCD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礼;王勇;严轶群;包巴特尔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MRI在膝后外侧复合体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与膝后外侧复合体损伤有关的病例影像资料,包括X线、CT及MRI检查的诊断结果,并进行统计。结果 X线诊断明确骨折4例,可疑骨折2例,关节积液6例;CT显示骨折7例,软组织肿胀增厚12例,关节积液12例;MRI显示骨折11例,骨挫伤15例,膝后外侧角结构肿胀增厚15例,其中外侧副韧带损伤Ⅰ~Ⅱ级6例,腘肌肌腱损伤Ⅰ~Ⅱ级8例,腓肠肌外侧头损伤4例,股二头肌及肌腱损伤9例,关节囊肿胀15例,关节积液15例,关节软骨明显破裂者4例,半月板损伤6例。结论 MRI诊断膝关节后外侧体损伤的敏感度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X线及CT,应用MRI检查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梁志文;马庆祥;尹利荣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血浆 hs -CRP 在 AECOPD 患者撤机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意义。方法2012-10~2013-09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AECOPD需有创呼吸机治疗且上机时间不少于72 h的患者共79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模式撤机,根据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患者在撤机前查动脉血气、hs-CRP等临床指标,并计算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撤机成功51例(64.6%),撤机失败28例(35.4%)。与成功组比较,撤机失败组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成功组( P<0.05)。结论血浆hs-CRP水平对预测COPD患者撤机结果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谭植华;冯恩民;吴振海;刘丽君;李颖;李维东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63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中序贯、联合使用短效镇静剂、肌松剂、丙戊酸钠及气管支持治疗,控制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3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收住NICU,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条件下,序贯、联合使用咪达唑仑、丙泊酚、丙戊酸钠控制癫痫发作,分析治疗后的效果和预后。结果22例(34.92%)患者在3h内完全控制,25例(39.68%)患者在6 h内完全控制,9例(14.29%)患者在3 d内完全控制,2例(3.17%)在1周内完全控制,5例患者死亡(7.94%)。终58例(92.06%)患者意识逐步恢复,脱机拔管,5例患者死于顽固性低血压、严重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NICU中,在气道支持治疗条件下,序贯、联合使用咪达唑仑、丙泊酚、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安全有效。

    作者:杨君素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腹腔引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10例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4例未放置腹腔引流管,恢复良好。296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大多引流出10~110 mL淡红色或淡黄色浑浊液体,无胆汁样引流液,术后48~72 h拔除,恢复好。5例引流出胆汁样液体,考虑存在胆汁漏,按胆漏常规处理,1例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考虑腹腔渗血,3例引流出大量淡黄色血清样液体,结合术前病史,考虑肝硬化腹水,观察48 h无出血、胆漏后拔除。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放置腹腔引流管切实可行且必要,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赵利锋;王钢;杨彦伟;郑又侨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糖肽类抗生素引起的红人综合征1例

    临床上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交叉过敏少见,我科有1例患者先后给予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治疗后出现红人综合征( red man syndrome, RMS),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玺;单红卫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甲磺酸双氢麦角碱逆转高皮质激素血症所致的小鼠绝望样行为

    目的:研究甲磺酸双氢麦角碱对高皮质激素血症所致的小鼠绝望样行为的逆转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组,实验进行4周后观察体质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在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脾脏和胸腺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NF-L和SYP两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甲磺酸双氢麦角碱组能显著缩短模型动物在行为学中的不动时间( P<0.05),并显著上调NF-L和SYP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甲磺酸双氢麦角碱能够保护神经元,逆转高皮质激素血症所致的小鼠绝望样行为。

    作者:戴建国;王中立;陈琳;黄玉芳;赵玉男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全院急救技能训练的体会

    疗养院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保健措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伤病康复。急救护理人员的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而护理人员的急救护理技术是通过不断训练和时间积累而成的。如果医护人员的急救护理技术不熟练,抢救实践经验不足,就会因病情耽误而导致严重后果,如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抢救治疗,患者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1]。为此护理部举行了急救护理技能训练,此次急救护理技能操作包括简易呼吸器、吸痰术等。

    作者:吴克斌;王守兵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中医治疗酒疸的有效方剂浅析

    酒疸作为黄疸病的一种,是由于酗酒伤身所致。历代医家就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多有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酒精滥用而导致的酒疸患者显著增多,临床上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酒疸进行防治。中医方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君臣佐使配伍后,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以历代医家对酒疸治疗的经验为蓝本,对历代医家治疗酒疸的方剂进行总结,为酒疸的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佟欣;赵法政;佟子林;左军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意外死亡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对新疆自治区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的分析,提出防范意外死亡发生的对策。方法对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2005-01~2013-12近八年住院病人中意外死亡病例进行客观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近八年发生的18例意外死亡病例中,意外死亡原因分别为自杀、猝死、窒息、跌伤,分别占意外死亡的55.56%、22.22%、16.67%、5.56%。自杀患者中又以精神分裂症占首位。结论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多样性的特点,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防范措施,能有效地防止意外死亡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刘海涛;陈备;阮鹤瑞;刘江玲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疗养院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疗养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反映了整个疗养院的服务水平,它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更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为提高疗养院护理质量,护理部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深化优质护理,全面规范护理人员的职业行为,构建和谐、人文的护理环境,为广大疗养员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实现疗养院满意、疗养员满意、护理人员满意的工作目标。

    作者:李轩;赵静;常青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浅谈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的合理用药

    寻求能更好的发挥糖皮质激素治疗作用,并尽量避免其副作用,是医药学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目标,本文就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的合理用药进行综述。

    作者:王非 刊期: 2015年第z1期

  • 前列地尔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尿Kim-1表达的影响及疗效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前列地尔(PGE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μKim-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并评价其对脓毒症AKI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确诊为脓毒症AKI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PGE1治疗组(A组,n=47)和标准抗脓毒症治疗组( B组,n=35)。所有脓毒症AKI患者均予以标准规范的药物抗脓毒症治疗(2012SSC标准),A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以PGE110μg治疗,持续治疗1周;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7天uKim-1、血肌酐( sCr)水平及尿量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少尿持续时间及治疗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的使用率;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组uKim-1在治疗后第3、5、7天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后第1天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uKim-1水平在治疗后第1、3天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后第5、7天uKim-1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uKim-1水平在治疗后第1、3、5、7天均明显低于B组同期水平( P均<0.05)。结论 PGE1能促进脓毒症AKI患者肾功能恢复,uKim-1能更好地反映其肾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王聪敏;刘尉;招建玲 刊期: 2015年第z1期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