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万;宫玉霞;王寅飞
目的 探究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手术运用到给胃底贲门癌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 抽取就诊的胃底贲门癌患者112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予以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手术加以治疗,对照组56例予以规范Roux-en-Y型吻合手术实施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手术状况、排空时长、单次进食总量同每天进食频次、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手术状况、排空时长、单次进食总量同每天进食频次、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手术运用到给胃底贲门癌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极其明显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范宇洋;刘东举;郝帅;阎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老年心绞痛(AP)者以环磷腺苷葡胺(MAC)、硝酸异山梨酯(ISDN)治疗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行AP治疗的73例老年患者,按主诊医生分管病区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以ISDN单药治疗)、观察组38例(加用MAC),评估两组AP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前后患者发病次数以及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AP疗效理想,治疗后观察组AP发作次数显著减少,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统计,观察组发生率为5.3%与对照组17.1%比较,观察组用药安全性高,P<0.05.结论 老年AP者治疗时以MAC、ISDN联合治疗,疗效理想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吴龙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完善病案信息,使临床医师充分认识到病案的重要性,既尊重了患者的权益,又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法律保证,从而有效的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10月份临床科室出院病案32979份,由病案科专职质控人员参照<病历书写规范>进行终末病历质控,将病案中常见问题及各项缺陷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979份病案中有3469份病案存在缺陷,缺陷率为10.52%.缺陷共3739项次,较常见缺陷依次为:首页信息填写不全活填写错误46.32%,出院记录书写错误15.80%,住院记录信息不全或书写错误10.55%.其中手术科室平均缺陷率为14.13%,明显高于平均值.结论 严格规范病案书写质量培训制度,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力度,加强学习、教育,调动医生书写病历的积极性,增强医师责任心,强化风险意识,提升医院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梁玉梅;张项瑾;郭保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7例经MRI及手术证实为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患者的相关影像学资料,将其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摄有患侧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患侧肩关节MRI.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进行分类,同时测量肩峰与肱骨头间距离.结果 37例患者中,Ⅰ型肩峰9例,Ⅱ型21例,Ⅲ型7例.出口位x线片测得肩峰下间隙(A—H间距)狭窄31例.其中A—H≤5 mm 7例,5~10 mm 24例.肩峰骨赘20例.肱骨大结节增生21例.结论 冈上肌出口位摄片能够提供肩峰分型直接依据,对诊断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及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汝辉;周鹏;陈荔川;李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小儿腹泻患者接受布拉酵母菌散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腹泻患者100例,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支持、补液、抗炎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蒙脱石散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布拉酵母菌散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大便次数、腹泻总时间、腹泻控制时间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 小儿腹泻患者接受布拉酵母菌散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腹泻时间的缩短.
作者:蔡书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纳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用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选用卡马西平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两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药物副作用.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QS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优于对照组75.0%,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同时,研究发现加巴喷丁组副作用较卡马西平组轻微.结论 加巴喷丁不仅能有效缓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而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政平;张大伟;钟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在使用不同镇痛方式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行择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者90例,将90例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三组:PCIA组(V组)、PCEA组(E组)、PCIA+PCEA组(V+E组),30例V组予以静脉镇痛,30例E组采用硬膜外镇痛,30例V+E组采用静脉加硬膜外镇痛,比较三组病人实施不同镇痛方法对镇痛效果及运动评分及各个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及术后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 三组在术后4 h、8 h、16 h、24 h、48 h VAS评分、BCS评分、Bromage评分上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E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镇痛药物追加率上显著较低(P<0.05).结论 采用PCEA镇痛方法对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病人进行镇痛后,患者疼痛缓解,不良发应少,且不需追加其他镇痛药物,此镇痛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宋相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重症哮喘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计算机表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32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16)以及实验组(n=16),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BiPAP治疗,分析对比经不同治疗后两组重症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重症哮喘患者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2.50%,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双水平正压通气通气治疗应用在重症哮喘中疗效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与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云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给予胰岛素治疗,实验组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指标.结果 实验组每天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000,P>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更好、更快的控制血糖.
作者:孙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腰椎峡部裂的患者80例,病例根据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X线片扫描的为对照组,实行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的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的检测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经过X线检测,有13处由于摄片的体位以及患者的脊椎出现侧弯,摄片的角度,阅片等问题出现漏诊.结论 使用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腰椎峡部裂,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清晰的图像,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CT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构建髋关节三维模型,为优化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案及研制精确匹配的个体化髋关节假体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27例健康成人的髋关节进行CT扫描,扫描数据导入计算机materialise软件进行髋关节三维影像的构建.结果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髋关节三维模型能清楚显示任意旋转角度髋关节各骨性组成的三维关系,并能详细显示其组成各骨的内部细节.结论 基于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髋关节三维模型可多角度准确重现髋关节的立体形态,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和髋节假体设计及植入等提供影像学基础.
作者:朱亮亮;陈福扬;徐国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收集114例治疗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抽取57例设为对照组,余下57例设为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分析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第一,疗效分析,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9%(53/57),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0.7%(46/57),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第二,肺功能恢复情况,数据显示,治疗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联合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作者:黄琦;赵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与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4、8 w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2、4、8 w时,观察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均下降显著,且P<0.05.治疗期间两组TE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还能有效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王桢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已经暴露发病者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病源传播患病人员的保护因素.方法 对2017年3月-4月某医院收治的1例带状疱疹患者之后,引起院内医务人员出现聚集性水痘疫情进行调查,对所有发病的医务人员进行走访调查,使用逻辑回归对暴露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病源为重症监护室的带状疱疹患者,经调查后先后共引发12例医务人员患上水痘的症状,结合所有患者的出疹时间,共将分成了两批.患者出疹以后,总共与47名医护人员有过直接的接触,患病的医护人员有7名,占比14.89%.危险因素包含有高接触频率、近期存在健康问题、既往未与此类症状的人员接触.保护因素包含有住房条件以及工作年限.有效阻断途径有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注重手的卫生.结论 水痘的传染源为带状疱疹患者,因此医务人员在对此类患者护理以及治疗时,一定要提升对该病传播途径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一些工作年限较短的医护人员,应该作为防护的重点人员.一旦院内出现医务人员患病,就要将其隔离,以避免形成聚集性水痘疫情.
作者:崔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在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治疗中应用高渗糖点眼联合局部给氧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将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80例重度角膜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高渗糖点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局部给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角膜情况和BCAV(佳矫正视力)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平均消退时间为(11.64±0.55)d,明显优于对照组(15.44±0.67)d,差异具有统计学的价值(P<0.05).治疗前和治疗1 mo后两组患者的B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在治疗7 h后两组患者的B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比较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的价值(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高渗糖点眼联合局部给氧在白内障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角膜水肿的消退时间,提升BCVA水平.
作者:张长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双阴性T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细胞免疫指标的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t检验.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活动期SLE患者CD3+CD4-CD8+T细胞,CD3-CD19+B细胞升高(P<0.05);CD4+/CD8+降低(P<0.05);CD3+CD4-CD8-T细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DNT)升高(P<0.01).结论 细胞免疫指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其中,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DNT)的检测尤为重要,应该重视.
作者:曾文;胡大春;钱净;田敏;赵明洁;太继琼;唐树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吉西他滨配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研究组)及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常规组),比较其近期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好转几率为42.8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5.71%(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患者出现肝、肾损伤等情况基本一致(P>0.05).结论 采用吉西他滨配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因治疗发生的毒副作用.
作者:高航;殷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引流不畅原因,寻找临床解决对策,降低腹透导管相关掉队率.方法 分析2006-2016年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术后出现引流不畅的44例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6例患者中出现44例次引流不畅,由导管移位引发引流不畅14例次(31.8%),由导管堵塞所致30例次(68.2%).结论 腹膜透析术后引流不畅是患者退出腹透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多样,但多可预防,导管移位主要与导管选择、手术方法、术后透析方案、护理措施、生活方式相关;导管堵塞多与腹腔内纤维蛋白形成、术后血凝块、导管贴壁相关;对上述因素进行管理控制,可有效降低引流不畅发生率,提高腹透质量.
作者:王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经过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药物为沙美特罗替卡松,观察组患者治疗药物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就肺功能指标而言,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为98.39%,对照组为83.8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为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并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林龙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急诊内科经验使用头孢曲松存在的问题,探索临床药师介入急诊处方点评的工作模式,尝试建立头孢曲松相关的临床合理用药路径.方法 依据<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4版及<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44版,对2016年1-3月使用头孢曲松的处方进行病种分类并分析.结果 在460例使用头孢曲松的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的比例高,共332例(72.17%),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使用头孢曲松不在合理推荐范围的比例也较高,有153例(46.08%).结论 急诊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经验使用头孢曲松的不适宜比例较高,临床药师应对该药的合理使用加强指导,并建议急诊内科医生在经验用药时能参照相关指南及共识规范应用.
作者:韩竹俊;张学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