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HS加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研究

席红波;陶卫建;简争光;孙雪峰;龚晓红

关键词: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 DHS, 防旋螺钉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DHS加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30例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DHS加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0.00%,平均手术耗时为(50.83±14.62)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104.25±32.41)ml,平均住院天数为(15.83±1.42)d,所有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69±0.42)个月,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状.结论:对伴后侧皮质不完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DHS加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关节功能,术后愈合良好、愈合时间短,同时术后并发症少,相对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凯妮汀治疗未婚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凯妮汀治疗未婚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临床观察.方法:收治WC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凯妮汀阴道片由妇科医生放入阴道深处,每周1次,共1个月,月经期停药;对照组38例,口服氟康唑胶囊150 mg,顿服,只用1次.两组在治疗和复查期间均避免性生活及其他药物.结果:两组均于用药后复查,每月1次,共2次.用药后第1个月复查:治疗组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94.74%;用药后第2个月复查:治疗组治愈率98.33%,对照组治愈率76.32%.结论:和口服氟康唑比较,用凯妮汀阴道片治疗未婚女性VVC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周玉娟;张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与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从2015年9月~2016年2月发生差错的91份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计调查处方8 657份,其中出现差错91份,差错率为1.05%.差错原因为药师原因的60份,占65.93%,医生原因的20份,占21.98%,为患者原因的9份,占9.89%,其他原因2份,占2.20%.结论:药师原因是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药房管理,规范处方调剂程序,以减少差错率的发生.

    作者:耿丹;欧阳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机械通气联合静注及气管内滴注白眉蛇毒凝血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联合不同途径止血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呼吸机联合静脉推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气管内滴注白眉蛇毒凝血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肺出血时间、24 h内止血以及肺出血停止、死亡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肺出血采用机械通气联合静注及气管内滴注白眉蛇毒凝血酶,止血效果显著,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世兰;林多华;颜陶;丑淑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子宫畸形1例

    随着腔镜手术的发展,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率较前有所升高,误诊率明显减少,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已经成为诊断子宫畸形的“金标准”[1].近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应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子宫畸形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史资料 患者陈某,女,14岁,未婚未孕,否认性生活,既往体健,否认他病,因“右下腹疼痛1周”于2016年6月17日入院.

    作者:欧阳莎;尹春华;杨丽兰;石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优者34例,对照组2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病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琼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止血时间为(38.34±9.61)h,输血量为(498.0±2.8)ml;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止血时间为(25.13±6.25)h,输血量为(260.0±1.6) ml: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且治疗后止血时间较长,输血量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道出血能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武四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焦虑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焦虑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43例,依据焦虑、抑郁情况分为A组(焦虑抑郁患者)和B组(非焦虑抑郁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分别为(27.46±4.38)分、(26.05±3.86)分,B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分别为(8.23±3.92)分、(7.46±3.71)分;A组患者的MMSE、NIHSS评分分别为(17.69± 3.21)分、(14.86± 3.15)分,B组患者的MMSE、NIHSS评分分别为(27.58± 4.07)分、(9.07±2.3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患者MMSE评分与HAMA、HAMD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592、-0.669,P<0.05),NIHSS评分与HAMA、HAMD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741、0.712,P< 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明显相关性,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干预,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

    作者:曾群娣;江朝能;陈勇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伴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伴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伴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瘤体直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卵巢囊肿直径及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为子宫肌瘤伴卵巢囊肿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周建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临床注射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作用

    注射疗法以药液进入血液循环而迅速产生疗效为优点,是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的常见疗法之一,也是护理人员遵循医嘱、配合医生完成治疗的重要手段.注射常用方法有静脉、肌肉、皮内和皮下注射等,由于各注射方法均需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而且因对疾病认识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差异而表现不同的心理作用[1].

    作者:苏慈;李启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后续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泰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先应用瑞替普酶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溶栓时即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常规治疗7d,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胸痛缓解情况,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43.8%,对照组的为64.6%;观察组血清cTnT及Hs-CRP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瑞替普酶溶栓后加用丹红注射液,可降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并有效地缓解梗死后胸痛发作.

    作者:耿继飞;胡永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白藜芦醇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1型鼠模型中的疗效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1型大鼠骨折模型的的抗炎镇痛作用,并探索适合的白藜芦醇治疗剂量.方法:3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白藜芦醇治疗1组(n=8)、白藜芦醇治疗2组(n=8)、模型对照组(n=8).白藜芦醇治疗1、2组分别给予白藜芦醇20 mg/(kg·d)、40 mg/(kg·d)治疗;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予以5% DMSO溶液;连续腹腔注射14d.在治疗前、第7天、第14天分别测定大鼠疼痛行为,血MIF、TNF-α的表达结果:在治疗第7天及第14天后,Res治疗1、2组疼痛阈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MIF、TNF-α表达明显下调(P<0 05),且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其中Res治疗2组比Res治疗1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在治疗第7天TNF-α已降至正常水平,治疗第14天MIF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MIF及TNF-α表达,改善CRPS1型鼠模型的疼痛行为,且对MIF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郭春燕;石小乐;柯诗文;余淑娇;吴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60例.西医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中医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治疗5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比较.结果:治疗5周后,中医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西医组,中医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优于西医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昏、眼花等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宪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刘铁军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验案浅析

    刘铁军,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刘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精通医理,勤于实践,博采众方,遵经典而不泥古,擅创新而尚科学,擅长治疗诸多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在消化病的治疗方面,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见解.刘教授提倡在便秘的治疗中重视辨证论治,强调不能单纯的运用“攻、泻”法通畅大便,更为重要是充分发挥“三因学说”理论,即“正气”、“气血”、“瘀滞”,辨证论治,四诊合参[1].笔者有幸跟师临证,深感恩师医术之精湛,本文旨在总结老师在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与用药规律,分析和传承刘铁军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建武;高蕾;韩庆;刘铁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临床疗效评估及报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蝮蛇咬伤患者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联合西医治疗蝮蛇咬伤患者的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黄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QC活动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QC活动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方法:随机调查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280例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开展QC活动,应用柏拉图分析找出本次活动整改重点,根据产妇产后乳房出现肿胀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整改对策,于2015年10月再次随机调查在我院接受分娩的290例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对比实施QC活动前后产妇乳房胀病情况及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QC活动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产妇乳房胀痛持续时间较实施前明显更短,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QC活动后,不良情绪改善率(86.55%)、新生儿喂养成功率(82.76%)均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实施QC活动改善母乳喂养宣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缩短产妇乳房胀痛时间,对不良情绪改善率及新生儿喂养成功率均有提高作用,值得推广及借鉴.

    作者:高少艳;刘肖平;陈加闰;李笑琴;周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痛泻要方抑木组分缓解IBS-D高敏中医机理探讨及研究进展

    1 IBS-D发病机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而引发的疾病,具体表现为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异常,没有明显形态学或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根据不同症状,临床上将IBS分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IBS-C)及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Mix,IBS-M)三种,其中]BS-D占整个IBS患病率的40%~60%,长期不规律的腹泻、腹痛已经影响到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作者:兰翔;税杰;肖兴会;黄德铨;陈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纤溶酶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溶栓时间窗外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纤溶酶治疗,观察组采用纤溶酶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前后观测大脑中动脉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流变、微循环状态、NIHSS评分变化和用药安全性指标.结果:同组血流变、微循环状态、Vp、Vm、NIH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变、微循环状态、Vp、Vm、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纤溶酶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微循环状态、相关血液观察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进峰;邢富强;马明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血糖、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11例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和29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7项生化指标.随后将实验组再细分为1组(单纯脑梗死组)、2组(脑梗死合并高血脂组)、3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有37例(男21例,女16例,同时合并高血脂和糖尿病)放入3组;再将311例患者分成60~75岁组(A组)和75岁以上组(B组).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A组与B组和实验组1、2、3组之间进行7项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7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组与B组比较,只有FPG这1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6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检出HHcy、高脂血症(HL)和糖尿病(DM)这3个指标上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组与B组检出HHcy和HL这2个指标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出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B组(P<0.05);实验组1、2、3组相互比较,除了Hcy和hs-CRP两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意义(P<0 05).Hcy与年龄相关,与hs-CRP、血糖、血脂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cy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脑梗死高危人群定期检测Hcy、hs-CRP、血糖、血脂浓度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这7项生化指标在合理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发病人数.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定期检测Hcy、hs-CRP、血糖、血脂,对于了解患者病情、疾病发展以及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厚爱;杨军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脉冲加温针灸与单纯脉冲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及对比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分别采用单纯脉冲和脉冲加温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接收的患腰椎退行性关节病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行脉冲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治疗完毕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75.0%)相比明显更高(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FF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用脉冲加温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曾团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出血患者中医体质与急性期首发证型的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急性期首发证型特点并探讨其关系.方法:依照王琦的体质分型标准,对脑出血患者体质进行判断、分类,并与患者的中医首发证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虚质患者以阴虚阳亢证为主;痰湿质患者以痰证和风证为主;瘀血质患者的首发证型以血瘀证为主.结论:脑出血患者中医体质与首发证型有关联.

    作者:冯照群;赵晓平;范小璇;罗卫;胡靖;陈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