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探讨

杜海涛;刘明慧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管性病变, 血小板参数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血管病变者40例,无血管病变者5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1~2 mL,迈瑞BC56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已确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T2DM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明显增大(P<0.01),PLT计数降低(P<0.01);有血管并发症组较无血管并发症组MPV和PDW显著增高(P<0.01),PLT计数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1),两组间PCT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影响血小板功能,而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其检查对发现T2DM有无血管并发症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泽格瑞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奥泽格瑞对早期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发病时间超过12 h但不足48 h的早期脑梗死患者予奥泽格瑞治疗,同时将30例予一般治疗的相似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奥泽格瑞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疗后较疗前有所延长.结论:对脑梗死早期予抗凝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奥泽格瑞是一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

    作者:傅文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血管病变者40例,无血管病变者5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1~2 mL,迈瑞BC56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已确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T2DM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明显增大(P<0.01),PLT计数降低(P<0.01);有血管并发症组较无血管并发症组MPV和PDW显著增高(P<0.01),PLT计数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1),两组间PCT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影响血小板功能,而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其检查对发现T2DM有无血管并发症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海涛;刘明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眩晕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我院2007-12-01~2012-10-01期间一共收治了眩晕症患者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者经过病因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7例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分别给予其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螺钉内固定联合植肾融合术等进行治疗,全部治愈.结论: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两种,查询病因并给予患者适合的治疗方式极为重要.

    作者:高凤兰;陈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药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中药服用治疗,探讨分析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1-02~2012-03我院收治的9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行金莲清热颗粒服药治疗,B组行感冒舒颗粒服药治疗,C组行双黄连口服液服药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各组行不同药种治疗后,A组治疗有效率为93.9%,B组为90.9%,C组为81.8%,治疗前后三组所得的临床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组内差异显著,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道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作用

    医疗废物的管理涉及到医院的多个部门,多类人群,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加强培训教育,加强产生地、暂存处、运送人员等环节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专职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实施安全有效的医疗废物管理.

    作者:魏道琼;向钱;周忠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08~2012-08住院治疗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同时期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而B组患者则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高敏感性的ELISA试剂盒检测并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P<0.05),而B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可通过检测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尽早治疗和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席雅娟;肖海燕;李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卒中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是指颅内突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为常见.脑卒中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阑尾术后切口迟发性窦道形成2例原因分析

    1 临床资料例1:男,46岁.阑尾术后20年,反复切口窦道形成2年入院.患者于20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2年前右下腹切口处无明显诱因出现疼痛并逐渐出现脓肿,切开引流后形成窦道,在外院先后3次行窦道处理均不愈.入院查体,见右下腹切口处有一约0.3 cm×0.3 cm的窦道口,挤压腹壁时可见少量淡黄色渗液.术前行窦道造影,明确窦道方向及深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窦道切除术,术中见窦道深达腹膜,形成约1.0 cm×1.0 cm大小的硬结,未与腹腔内组织粘连,切除窦道,缝闭腹膜,剖开硬结见内有粗大线结.术后8 d痊愈出院,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作者:邱长南;刘剑云;翁其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广价值.方法:在X线引导下选定突出髓核靶点,穿刺到位后持续射频热凝治疗.结果:良好66例,较好34例,总有效率达100%,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顺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氢氯吡格雷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与血塞通静滴,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与血塞通静滴.总结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其疗效显著,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

    作者:肖宏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胫骨Pilon骨折34例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在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6-06~2011-05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手术治疗的34例胫骨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4例患者3个月内愈合骨折愈合16例,4~6个月骨折愈合15,3例在7~8个月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5.29%(29/34).3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经治疗痊愈.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手术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切口小,在达到内固定的同时,减少了软组织损伤、感染和皮肤坏死的发生,使骨愈合时间和效果提升.

    作者:王栋;刘百峰;刘建斌;沈建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术中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10例(A组),术中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10例(B组),术中用止血带10例(C组).结果: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比其它两组更能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并适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应推广使用垂体后叶素.

    作者:任悦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体会

    目的:为了更好的护理患者,分享护理经验,共同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方法:分析2009-07~2012-08做全脑血管造影术3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分析病例资料,总结经验.结论:通过对348例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有效地减少并消除并发症的发生,除2例尿潴留,1例假性动脉瘤,1例血管痉挛以外,全脑血管造影术成功率100%.

    作者:姚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对肠道蛔虫症的诊断优势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道蛔虫诊断中的声像图特点及优势.方法:对近四年来我科诊断肠道蛔虫患者进行随访及分析.结果:肠道蛔虫患者肠腔内均可见一条或多条蛔虫样回声,经驱虫治疗后复查,蛔虫体消失.结论:超声在肠道蛔虫的诊断中优势明显,可作为可作为目前肠道蛔虫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建康;唐凤珍;柏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硝酸甘油在心肌梗死、心绞痛治疗中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以目标血压为指标调整硝酸甘油的大剂量护理措施可否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方法:随即选取2010-10~2011-10收治的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无心源性休克)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对观察组在保证目标血压且患者无不适的情况下,将滴数调整至患者能耐受的大30~40滴,再5~10 min测一次血压,连续观察血压、30 min相对稳定且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改善维持该剂量.采用迈瑞500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记录主观症状缓解时的平均血压、心率.用数字表法观察患者疼痛减轻程度,观察主观症状缓解率、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疼痛的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主观症状缓解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以目标血压为指标调整硝酸甘油的大剂量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尽快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主观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毛全芳;刘晓红;黄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整理我院56例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的临床病历,分析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56例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经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全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与产妇本身、手术创伤和医护管理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和控制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在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10~2012-06收治的18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钬激光碎石组一次手术结石粉碎率显著高于钬激光碎石组(P<0.01);前者在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均优于后者(P<0.01).两组术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疗效好、创伤小的腔道泌尿外科碎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拥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脂情况调查及调脂治疗安全性的分析

    目的: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 (CAPD) 患者血脂情况,并分析调脂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的随访超过3月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分别检测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与我院参考值比较以了解维持性腹膜透析的血脂情况.并复习三年来的门诊随访记录,观察使用调脂药物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肌酶的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TG较参考值升高明显,而TC,HDL,LDL均在正常范围,TG与LDL-C的水平升高较TC升高更为明显.在随访期间发生两例严重不良事件,分别为横纹肌溶解及严重肝损害.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脂异常以TG与LDL-C的水平升高为主.调脂治疗时应密切监测,重视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作者:彭鲲;洪大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思美泰治疗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33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从而探讨临床治疗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方法,为临床提高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研究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思美泰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0.61%(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外源性腺苷蛋氨酸补充,结合常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