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瑶;贾洪峰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术后24h后开始行CPM膝关节功能训练.Schatzker分型,Ⅳ型15例,Ⅴ型11例,Ⅵ型12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7.2个月(6~5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 17周,平均13.2周,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2周膝关节屈曲平均100.0°(75°~130°);后随访时膝关节屈曲平均118.5°(85°~130°),膝关节HSS评分平均88.5分(80~ 100分).结论: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作者:张瑞岭;郑建英;王任才;高峰;徐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变化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用分光光度计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3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前后SOD活性、MDA的水平.结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治疗前SOD活性低于治疗后SOD活性(P<0.01);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治疗前MDA的水平高于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氧化失衡存在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中,SOD和MDA可能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鲁世荣;赵杨;秦晓霖;赵健;王雷;魏巍;王春光;王广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提高和预防吻合口瘘经验的积累,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过去有明显的降低,但其发生率仍有3.4%~26%.一旦发生吻合口瘘,不仅影响手术效果,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危及病人的生命,尤其是胸内吻合口瘘.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治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有关吻合口瘘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陆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间断头痛20余年,意识不清伴抽搐1周代诉入院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诱因头痛,呈右侧头部昏痛,间断发作,未行诊疗,近一周因患者间断性抽搐3次,发作时有短暂意识不清,呕吐数次,来我院诊疗.查体血压124/82 mmHg.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马永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黄芩饮片的质量考察.方法:对47批黄芩饮片作了性状,鉴别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的检验.结果:47批黄芩饮片,其性状,鉴别和黄芩苷的含量,合格率分别为68.6%,94.3%和80.0%.不合格率分别为31.4%,5.7%和20.0%.结论:黄芩饮片不合格率较高,要加强其内在的质量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焦付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可视超声技术引导下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ASAI-Ⅱ级60例上肢断指再植,血管神经吻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在可视超声技术引导下连续肌间沟神经阻滞法,B组采用传统的肌间沟神经阻法.臂丛麻醉所用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 ~25 mL,观察比较两阻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成功率,麻醉作用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快,成功率高,作用时间控制自如,术后镇痛完善.结论:在可视超声技术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明显提高阻滞成功率,麻醉作用时间控制自如,术后镇痛完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操作技术.
作者:吕凌焰;贾洪峰;刘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始于1926年,因其安全、可靠,现为常用静脉穿刺路径之一.目前是介入技术实施检查及治疗的重要操作途径,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其并发症不可完全避免,如何降低并发症减少不良事件仍是目前讨论的重要问题.2005-05~ 2011-05我科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198例,现将所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平;龙拥军;张开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2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住院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观察.结果:27例患者均成功撤机出院;一例改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出院患者的呼吸功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等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及舒适护理、营养支持治疗等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症、防止高血压急症和至残,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 ~ 2011年间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生活方式和用药安全指导等护理支持,其突发意外情况和住院率优于常规治疗.结论:高血压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只有根据患者的不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文化程度不同等,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护理指导,更好的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作者:黄静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肝细胞的良性占位性病变,该病因缺乏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本义对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FNH患者的动态增强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FNH的CT影像特征,分析其病理基础与鉴别诊断,以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率.
作者:王惠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眼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术前与患者交流,讲述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术后恢复等知识,简单的介绍手术过程及可能的不适反应,使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开展术后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并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与建议.结果: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我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细致的个性化管理和护理人员安全性教育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巧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446例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446例中男301例,女145例;1~3岁占73.3%.以3~6月份多,占92%.246例(55.2%)患儿发热,其中37.5~38.0℃388例,占发热患儿的78.9%.202例先发热,1~2d出现皮疹,45例先出现皮疹,1~2 d发热.患几均有较典型的皮疹,以手掌、脚掌、臂部多见.402例出现口腔黏膜损害.441例(98.9%)为普通型,重症仅5例.WBC(4~10)×109/L者355例,占79.6%.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440例(98.6%)在1周内痊愈,3例转往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以1~3岁儿童多见,3~6月份为发病高峰,以普通型常见,临床表现典型.
作者:王燕燕;王永恒;汪金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2g,每日2次口服;思密达3 g,每日3次口服,首次倍量,连服3 d.对照组4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2g,每日2次口服.同时对两组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及时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并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达9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达85%.结论: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高,安全,不影响抗生素的吸收,对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曲辉;赵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恶性肿瘤8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水泡形成;1例皮缘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本组肿瘤切除范围大局部无复发、皮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行走功能良好.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皮肤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后皮瓣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可重建感觉,皮瓣成活率高,是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术后创面的理想选择.
作者:刘丰虎;张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的护理技巧和方法.方法:对2009-05 ~2011-05在本院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在围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观察和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西来;黄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锝[99mTc]植酸盐肝脾显像在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残余脾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行锝[99mTc]植酸盐肝脾显像.能峰设置在140 Key,矩阵256×256,放大倍数1.5,总计数设定1000K.锝[99mTc]植酸盐111~185 MBq(3 ~5 mCi)静脉注射后30~60 min分别行前位,后位,左侧位及右侧位显像.常规取后位图利用计算机ROI(感兴趣区)技术测量残余脾/肝放射性计数比.测量后位脾长径和横径,左侧位横径.结果:残余脾/肝比值小于20%者15例,15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均恢复正常;残余脾/肝比值大于50%者3例,多体位测量残余脾横径和长径仍大于正常脾,需行再次栓塞术治疗;其余5例残余脾/肝比值在20%~50%,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均升高,可再次栓塞治疗.结论:残余脾越大,残余脾/肝比值越高,脾功能亢进越严重;残余脾越小,比值越低,脾功能亢进改善越明显.此方法简便,可为疗效的评价及再次栓塞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高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咯血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上约有1/3~ 1/2肺结核与支气管扩张病人表现为咯血,其程度轻重不一.轻者表现为痰中带血点、血丝;重者可表现为大口咯鲜血、凝块,如咯血量大可堵塞气管引起窒息.此类病例病情危重,抢救和护理不当均可危及病人生命[1].我科自2008~2010年共收治咯血病人22例,经及时抢救及有效护理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王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CD44v6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2002-01 ~2005-12手术切除甲状腺标本的存档腊块.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运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6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CD44v6有44例表达,阳性率为73.3%.结节性甲状腺肿CD44v6无阳性表达.肿瘤组织的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经过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32.593,P<0.01).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强度与病灶的单发与多发病灶、有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相关,与肿瘤直径无关.结论:CD44v6可以用于了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其转移潜能,在甲状腺癌治疗决策、预后评估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庆涛;张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内镜止血已越来越成为首选的止血方法之一.而目前止血方法有:包括内窥镜直视下进行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硬化剂、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微波烧灼、止血夹止血、高频电凝止血和高频氩气止血等.止血夹止血具有创伤小、止血速度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现将我院近3年来应用的临床病历总结如下.
作者:刘仁哲;杨雯;张丹梅;赵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血清中TNF-a,IL-6,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中毒患者157例,其中合并心肌损害88例,入院第二天抽血测血清中TNF-a,IL-6,CRP的浓度.结果:中毒组非心肌损害组和心肌损害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NF-a,IL-6,CRP水平均升高且有显著差异(P<0.01);心肌损害组和非心肌损害组比较,两组3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心肌损害组随心肌损害程度3项指标升高,其中重度分别和中度、轻度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炎性因子参与了急性中毒发生和发展过程,在合并心肌损害时并进一步表达,程度与病情轻重呈相关性,即病情越重,其含量越高.
作者:毕玉磊;胡英华;赵彦辉;邱丽丽;马龙;冯克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