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殊沙粒体型脑膜瘤1例

马永刚

关键词:沙粒, 体型, 间断性, 患者, 诊疗, 意识, 头痛, 四肢肌力, 生理反射, 临床资料, 抽搐, 病理反射, 光反射, 诱因, 血压, 心肺, 瞳孔, 呕吐, 查体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间断头痛20余年,意识不清伴抽搐1周代诉入院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诱因头痛,呈右侧头部昏痛,间断发作,未行诊疗,近一周因患者间断性抽搐3次,发作时有短暂意识不清,呕吐数次,来我院诊疗.查体血压124/82 mmHg.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36例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36例PS治疗病例,分为治愈与死亡两组,分析影响PS疗效的因素.结果:影响PS疗效因素分别为酸中毒、早产、低体重、使用剂量、合并并发症.结论:在PS治疗中应纠正酸中毒及高碳酸血症,使用足量PS,并注意预防肺部感染、肺出血,颅内出血、HIE等并发症.

    作者:周杏花;宋文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锥颅置管引流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8例

    我院自1995-05~2010-05采用锥颅硬膜下血肿穿刺置入硅胶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8例,并在置入引流管后根据血肿引流情况,必要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8例,男192例,女46例,年龄38~88岁,平均63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者216例,病程18~186 d,平均36.5 d.

    作者:代永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术后24h后开始行CPM膝关节功能训练.Schatzker分型,Ⅳ型15例,Ⅴ型11例,Ⅵ型12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7.2个月(6~5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 17周,平均13.2周,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2周膝关节屈曲平均100.0°(75°~130°);后随访时膝关节屈曲平均118.5°(85°~130°),膝关节HSS评分平均88.5分(80~ 100分).结论: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作者:张瑞岭;郑建英;王任才;高峰;徐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基层军医的全科之道

    培养全科军医对于提高基层部队卫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军队战时、平时卫勤保障的工作实际出发简述了全科医师在部队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生存状况及在基层部队中发展全科医师队伍的必要性,并就全科军医培训的课程设置、现有人员的转岗培训、士官队伍建设等具体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周英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肺癌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后的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PICC在肺癌化疗患者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以50肺癌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对另外50例PICC置管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所帮助.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动态心电图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发现日常活动中心律失常事件及ST段异常改变.方法:程序编辑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结合临床观察不同时间、状态下的心电及ST段变化,对其做出定量分析和判定.结果:动态心电图获得的大量、连续心电记录,为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动态心电图尤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评定起搏器的功能、无痛性心肌缺血等方面显示出全面、准确、可靠的特性,成为这些疾病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并在新的领域进行有效探索,取得进展.

    作者:努尔古丽·哈孜;金克斯古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6例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02~2010-09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VSD)5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进行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结果:失败1例,为室间隔缺损(嵴内型),总成功率为94%,1例ASD少量残余分流在近期随访观察中消失,术后随访10月~4年,无严重不良并发症.结论: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国产封堵器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设计合理、安全性高、封堵效果好.

    作者:李勇军;黄平;郝丽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CD44v6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2002-01 ~2005-12手术切除甲状腺标本的存档腊块.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运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6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CD44v6有44例表达,阳性率为73.3%.结节性甲状腺肿CD44v6无阳性表达.肿瘤组织的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经过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32.593,P<0.01).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强度与病灶的单发与多发病灶、有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相关,与肿瘤直径无关.结论:CD44v6可以用于了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其转移潜能,在甲状腺癌治疗决策、预后评估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庆涛;张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近年来,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提高和预防吻合口瘘经验的积累,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过去有明显的降低,但其发生率仍有3.4%~26%.一旦发生吻合口瘘,不仅影响手术效果,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危及病人的生命,尤其是胸内吻合口瘘.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治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有关吻合口瘘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陆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脂肪肝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其防治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将2009~2010年在我门诊部体检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6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从体检资料中抽取年龄、性别、体重与研究对象组相似的非脂肪肝组665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脂肪肝的相关因素.结果:脂肪肝发病率为19%.发病率在提高.结论:治疗原发病、戒酒、合理饮食、增加运动、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及血糖水平、保肝防止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作者:龙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恶性肿瘤8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水泡形成;1例皮缘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本组肿瘤切除范围大局部无复发、皮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行走功能良好.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皮肤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后皮瓣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可重建感觉,皮瓣成活率高,是小腿中下段皮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切术后创面的理想选择.

    作者:刘丰虎;张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糖水平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预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血糖水平,分析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顸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合并脑率中以脑梗塞多见,而血糖≥16.7 mmol/L者重症多见,病死率较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病情预后与患者血糖水平相关.

    作者:钟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配合的体会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良性肿瘤.垂体瘤的手术途径大体可分为经颅垂体瘤切除和经蝶垂体瘤切除两种.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被认为既能切除肿瘤又能完好保存垂体功能,手术和麻醉时间短、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恢复快、死亡率低,所以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是目前国内外治疗垂体瘤的首选方法,收集自2002-02 ~ 2010-03对25例垂体瘤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效果满意,现将手术中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张嵘;陈小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士责任制在循环内科抢救室的应用

    循环内科抢救室患者病情重,护理工作难度大.如何让抢救室护理工作质量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要求,对护理管理者是个挑战.我院循环内科自2010-04起,在抢救室实施护士责任制的护理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循环内科抢救室达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要求,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雅男;刘建红;李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60例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组(观察组)和单用甲氨喋呤组(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86.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β-HCG值在用药后5d即开始下降,对照组于10 d开始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13.33%)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王晓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胎头吸引术失败36例原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术失败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胎头吸引术失败3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失败原因及处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胎头吸引术失败36例.胎头吸引术2次或以上失败后改行剖宫产36例,术后母亲及新生儿均健康33例;新生儿窒息1例,其中母亲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死亡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母亲由于有高血压病史死亡1例.结论:严格把握胎头吸引术助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增加自然分娩,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苏群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α-2b干扰素+乙肝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α-2b干扰素+乙肝健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①α-2b干扰素粉剂100万u,第1个月每日1次,第2个月隔日1次,第3个月每周2次,肌肉注射.3个月为1个疗程;②口服护肝药物肌苷片,维生素C片,ATP片;③乙肝健(AB片)A、B片各2片,每日3次,口服,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36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3%.结论:乙肝健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杨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电解质紊乱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中重度血电解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0诊断为HIE的患儿84例和同期正常新生儿比例的电解质值的轻中重度HIE患儿的血清电解质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电解质比较,Na+、CL-、Ca2+明显降低,K+无明显变化.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极易合并水、电解质紊乱,因此,及早进行血电解质检测,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治疗,具有相当的临床意义.

    作者:尤剑瑛;李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骨极远端近关节面部位骨折

    目的:分析和观察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骨极远端近关节面部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外固定治疗.结果:17例病人经过平均13个月随访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去除外固定支架时间平均5个月.1例病人针道深部慢性感染,窦道刮除后置管闭合冲洗痊愈.2例病人术后3处针道浅部感染,换药、抗炎愈合.所有病人踝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良好,无畸形.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骨极远端近关节面部位骨折操作简单,效果佳,愈合快.

    作者:杭如群;张建华;李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及鉴别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肝细胞的良性占位性病变,该病因缺乏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本义对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FNH患者的动态增强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FNH的CT影像特征,分析其病理基础与鉴别诊断,以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率.

    作者:王惠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