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宝安;苏国生;赵桓
目的:通过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检测,了解各种阴道病的趋向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0例妇科门诊住院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生理盐水湿片镜检,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正常85例,占13.08%,发现各种不同异常病例565例,占86.92%.其中检出真菌性阴道炎250例,占38.46%,细菌性阴道炎190例,占29.23%,滴虫性阴道炎54例,占8.31%,淋病18例,占2.69%,其他阴道炎53例,占8.15%.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病主要以细菌性阴道炎和真菌性阴道炎发病较高,同时支原体、衣原体及其他致病菌引发的阴道炎所占比例也不少,值得加强防治和关注.
作者:胡亚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 病历资料患儿,女,2006-09-17出生(3岁),住院号:33482,就诊日期:2009-06-07.主因发热,疱疹2 d入院.2 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流涎,后发现手足口疱疹,体温38℃,高39.1℃自服布洛芬后下降,就诊于我院,以手足口病收入院.既往4个月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双目牙关紧闭,肢体阵挛性抽搐伴,予以对症治疗后缓解,后到北京妇产医院就诊,诊断为:癫痫.
作者:陈杰勇;吴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唤醒麻醉是保证神经外科术中进行功能检测,准确区分病灶和功能区的重要方法,可以尽可能保护病人脑功能.了解手术方法及麻醉方式以及术中可能出现情况对于护理人员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作者:杨方兰;刘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和胃散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Inertsil ODS-SP(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1%醋酸(28∶7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橙皮苷在7.0~70.0 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 (RSD=0.82%,n = 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和胃散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崔永青;刘光斌;毛和平;隆旭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7.5 mg,静滴,2次/d,连续5 d,观察婴幼儿肺炎相关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50例肺炎患儿经盐酸氨溴索辅佐治疗5 d后,显效2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6.0%.结论:盐酸氨溴索佐治婴幼儿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玉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沐舒坦治疗早产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早产儿肺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沐舒坦滴注,连用5~7 d.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沐舒坦治疗早产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王丽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产科不断上升的纠纷趋势多与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及不良后遗症有关,本文总结了2007-01~2009-10以来我科发生的86例抢救病例,分析了产科抢救的特点,阐述了提高产科护士抢救技术的方法、措施,为产科护士长对病房护士的团队建设提供了一些信息.
作者:肖家凤;杜长丽;孟爱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35例.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0例,肺功能轻度受损8例,高血压15例,冠状动脉硬化10例.结果:全部患者平均住院19.3 d.术后7例(18.6%)出现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统4例和中枢神经系统3例并发症多,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5.1 d.结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多同时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手术治疗存在危险性;但只要术前准备充分,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内科合并症,尽量采用创伤小、快速的麻醉及手术方法,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就能够取得满意疗效.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永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检查老年下肢静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检查168例老年下肢静脉病变患者的血管形态、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结果: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4例(14.3%);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8例,为40.5%;下肢深静脉管径明显增宽,血流缓慢甚至形成涡流者8例为4.8%(8/168),下肢深静脉管径明显增宽,血流缓慢甚至形成涡流者22例为14.3%.134例下肢肿胀的患者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23例(17.2%), 58例(43.3%)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5例下肢静脉管径扩张血流缓慢,14例下肢有明显的皮下软组织水肿,12例下肢不适或疼痛,怀疑肺动脉栓塞2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老年下肢静脉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崇翔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车祸导致的颅脑损伤呈上升趋势,而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和重要的死亡原因,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死亡和致残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的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常可产生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又是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
作者:周传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上消化道疾病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发病还能造成其他严重的继发病症.
作者:王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注意缺陷障碍患儿行为问题情况.方法: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调查.结果:学习问题和品行问题为突出的行为问题.男性患儿冲动多动问题和焦虑问题检出率高,女性患儿心身问题检出率高.6~8岁组患儿品行问题检出率较心身问题高,~11岁组为心身问题检出率较品行问题略高,~17岁组心身问题明显高于品行问题.结论:学习问题和品行问题为突出的行为问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患儿行为问题检出率不一.
作者:王云;梁东;朱凤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特点,提高对老年患者不典型症状的识别,尽早诊断.方法:对2008-03~2009-12住院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60岁9例(23.7%),≥60岁29例(76.3%);<60岁组死亡0例,≥60岁老年组死亡3例,病死率10.3%.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对老年患者就诊时,尤应仔细问诊,诊断思路要宽,尤其对以少见症状为首发表现者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免漏诊、误诊.
作者:李春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参照Merchant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按照Merchant评分标准:优58例,良14例,可8例,差3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根据骨折的分类特点,选择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并结合适时早期的功能锻炼,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并改进Lee氏异位心肺联合移植模型.方法:以Lee氏腹腔异位心肺联合移植模型为基础,在受体血管的切口、吻合方法及术后补液几方面加以改进.结果:通过改进,简化了手术过程,提高了手术的效率.正式实验80次,成功率为86.3%,整个手术过程为(64.5±2.0)min.结论:改进的方法稳定可靠,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寇应琳;朱晓涵;张向军;聂文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近视的临床特点和其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对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45例45眼外伤性近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瞳检影验光发现所有外伤眼均存在近视,表现为轻、中度近视.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检查发现所有外伤眼的近视度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用合适的凹透镜均可使外伤眼矫正视力达到1.0.经应用散瞳剂联合樟柳碱治疗有40例外伤眼3周内,5例外伤眼5周,视力恢复至≥1.0.结论:由于挫伤程度和损伤性质不同,外伤性近视的损伤机制各异,主要包括睫状肌痉挛、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睫状体水肿、眶内组织压迫等.外伤性近视的预后良好,散瞳剂联合复方樟柳碱应用可缩短病程,对视力恢复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卫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脐部双套管无钛夹技术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阑尾炎患者行经脐部双套管无钛夹技术LA.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8 min,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除脐部皱折部位外无可见的腹壁瘢痕.结论:经脐三通道套管技术LA安全、简便、美观.
作者:陈军波;戈华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健康宣教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我院妇科病房采用了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也有反馈的方法进行.采取多形式的健康教育,通过1年多的实施,目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我院的满意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单月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精索静脉曲张新的治疗方法.方法:70例原发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年龄16~38岁;Ⅰ度 6人,Ⅱ度39人,Ⅲ度25人.采用平卧位,外环口处切口,精索内静脉集束结扎,保留淋巴管,睾丸动脉,输精管.结果:70例患者,Ⅰ度患者,术后第2 d,症状消失,Ⅱ度患者术后第7 d,拆线后症状消失;Ⅲ度患者随诊6个月症状消失,1例阴囊水肿,8例不育者,6例精液明显改善,2例精液不液化.随诊3~6个月,未见有复发.结论:该手术方法简单,有效,避免复发的可能,改善精液的质量,是完全达到治愈精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作者:张福庆;朱勇;马嵘;李文华;杨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肠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易感因素、防治及预后.方法:以2004-10~2009-08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调查对象,设合并肠道真菌感染组(32例)和非真菌感染对照组(35例).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感染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583例次,32例(5.4%)确诊为肠道真菌感染,包括21例经实验室粪便培养阳性证实,11例连续2次粪涂片发现菌丝,但无阳性实验室培养证据.共分离出了7种22株真菌.22例感染者在入院前2周使用了抗菌素.肠道真菌感染以腹胀和顽固性腹泻常见,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型为主.27例肠道真菌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肠道真菌感染后多数患者病情加重,表现为Child-Pugh模型评分增加或死亡.经logistic回归分析,肝功能C级、抗生素使用时间、自发性腹膜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肠道真菌感染的密切危险因素.依据药物敏感试验抗真菌治疗被认为有效,但缺乏抗真菌药物可能造成肝肾功能进一步损害的评价.统计学分析显示,发生肠道真菌感染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周内病死率为37.5%,明显高对照组(5.7%).结论:肠道真菌感染是一种机会感染,伴随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肠道微生态环境破坏,促使肠道对真菌的易感性增加.肠道真菌感染增加了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防治有相当难度.结合临床症状提高警惕,及时有效的治疗肠道真菌感染是提高其生存率的手段.
作者:汪涛;候鹏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