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华县2004~2009年HIV/AIDS监测结果分析与对策

于从仙;方勇;王宏伟

关键词:艾滋病, 监测分析, 对策
摘要:目的:通过对南华县2004~2009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南华县2004~2009年艾滋病病毒血清学监测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发现第1例输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2009-12,全县累计报告HIV感染者6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5例.以青壮年为主, 农民占72.06%;男女比例1∶1.2.性传播占91.18%,血液传播占4.41%,母婴传播占4.41%,其中有9例分布在3个家庭,占13.24%.结论:南华县艾滋病呈低流行状态.3种传播途径并存,呈现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农民,始终以性传播为主.加强农村居民、流动人口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增强艾滋病的预防意识,是南华县防制艾滋病流行、蔓延的有效措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氟烷对小鼠肌松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异氟烷直接腹腔内注射的肌松作用.方法:40只小鼠按分层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n=10):对照组(生理盐水,0.3 mL/kg),异氟烷各剂量(0.15、0.3、0.6 mL/kg)组;各组均以腹腔注射给药.以对照组为对照,观察受试小鼠给药后5、10、20、30、60和90 min的抓力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异氟烷(0.3、0.6 mL/kg)组抓力减弱显著(P<0.05,P<0.01);②异氟烷肌松作用在5 min起效,10 min达强,之后小鼠抓力开始恢复.结论:腹腔注射异氟烷可使小鼠产生肌松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司振强;严涛;李紫薇;马祥;陈小娇;丁晨;刘亚君;戴体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头位妊娠脐带绕颈256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脐带绕颈的认识.方法:通过B超和胎心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宫内状况.结果:256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29例占11.32%,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率有胎儿窘迫组比无胎儿窘迫组高,急诊剖宫产术组比选择性剖宫产术组高(P<0.01).结论:不必以单一脐带绕颈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对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存在的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应鼓励阴道试产,但对于脐带绕颈2周以上、产程中胎头下降缓慢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谭丽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单用或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单用或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3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C组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钙,剂量同前.3组疗程均为16周.结果:3组的尿蛋白量和血脂均降低(P<0.01),C组尿蛋白降低幅度大于A组和B组(P<0.01,P<0.05),且C组的血脂改变程度优于A组和B组(P<0.01,P<0.05);3组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均下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获得良好作用,但两药合用较两药单用的肾保护作用更显著.

    作者:吴英;张旭;宋一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05~2009-05内应用腹腔镜诊治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诊治输卵管妊娠微创、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是诊治异位妊娠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玉杰;蔡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6岁,初产妇,晚期妊娠36+周.起病诱因:进食高脂饮食,胆囊炎、胆囊肿大1例.临床表现及体征:患者腹痛明显,难以忍受,以中上腹为重,同时伴恶心、呕吐,疼痛向腰背部和左肩部放射.

    作者:李慧敏;赵福岭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在伤后48 h内放置鼻饲管后使用自配营养液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使用氨基酸、脂肪乳及葡萄糖实施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病例均按14~18 cal/(kg·d)实施早期营养过渡支持,1周后两组病人均按30 cal/(kg·d)提供营养支持.观察指标包括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每个指标在营养支持实施前测定1次,以后每周测定1次.结果:两组病人各自在改善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中未发现病人出现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腹泻、败血症等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状况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亦是安全的.

    作者:李琦;郑秀先;李百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X线诊断下肺野结核21例

    目的:探讨下肺结核的X线表现,旨在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对21例经临床证实为下肺野结核的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肺野结核的X线平片表现为:17例表现为小片状或絮状致密影,边缘模糊;2例表现为大片状致密影,示有虫蚀样空洞;2例表现为薄壁空洞,周边示有斑点状、片状、索条状影即所谓卫星病灶.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下肺野结核的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颜面部外伤急诊美容整形修复的原则

    在长期急诊外科工作中,既往经常遇到颜面部外伤缝合或修复后患者不满意的情况,给医患双方均造成了很大的遗憾.近年来在以上操作中注意遵循医学美学的原则,使Ⅰ期手术得到了满意的效果.兹就有关颜面部外伤急诊Ⅰ期美容整形修复的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姚成堃;李宝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具体内容书写规范

    目的:探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具体内容书写规范,体现动态、连续的护理行为和过程,使之具备法律效力.方法:2009-04~08,我院内科病房护理组通过组织学习<河南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实施细则>,结合临床实际,制订了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具体内容书写规范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结果:应用于210例内科住院患者,效果良好,护士对书写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思维清晰,提高了书写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具体内容书写规范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住院患者护理状况,具有法律效力.

    作者:常雪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84例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指标经统计学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与单独使用瑞格列奈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明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HbA1C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体重增加也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成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脑梗死42例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8-09~2009-09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组患者脑梗死类型.结果:两组患者脑缺损程度评分、重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多灶性梗死、大面积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多为大面积、多灶性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在临床治疗时要注意这些临床特点.

    作者:叶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35例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常见输血反应.方法:对我院2004-01~2008-12的30 110人次接受对成份输血率和输血反应率的关系进行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0 110人次输血中,输血反应99次,输血反应率为0.32%,输注白细胞反应率(2.41%)高,全血(1.40%)次之,血浆、血小板(0.54%)偏低,洗涤红细胞(0.00%)低.结论:为了避免由输血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输血中应严格遵守管理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掌握输血原则和指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留置镇痛泵的尿潴留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腹式全子宫切除后病人留置镇痛泵的尿潴留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后病人留置镇痛泵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分别于术后24 h取镇痛泵和术后29 h取导尿管.对照组28例,于术后24 h同时取镇痛泵和导尿管,对比两组尿潴留及经护理后重新留置导尿管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取导尿管后5 h内能自解小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式全子宫切除后病人取镇痛泵5 h后再取导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王红霞;陶海英;芦文婷;侯金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164例肛瘘的临床体会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的管道.一般具有外口、条索状管道、内口等临床特征.传统治疗方法以挂线或手术切开治疗.但是肛瘘有单纯、复杂,高位和低位之分,所以治疗方法有所不同.现将我科室从2007-04~2009-06的164例肛瘘患者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库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62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手术前给予全面、详细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饮食、活动的健康指导.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术后24~72 h均恢复胃肠功能,术后3~8 d顺利治愈出院.结论:科学地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李双新;肖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96例老年肺炎患者护理体会

    老年肺炎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引起漏诊和误诊.半数病例表现为非呼吸道症状,如精神差、嗜睡、头痛、纳差、尿失禁、淡漠和虚弱等神经和消化道症状或以尿失禁、精神恍惚、不思活动、跌倒、生活不能自理等五联征的方式起病或表现为基础疾病的恶化.本文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对并发症的预见性及护理观察的细节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卉;吴雪;李波;唐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手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对5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自制非要素膳营养.结果:全组病例均能很好的耐受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留置和较长时间留置者均能耐受.12例(24%)食管癌患者出现喂养初期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泻.结论:经营养管给予全量肠内营养,替代经静脉输入肠外营养,既有效地保证了患者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又大幅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显著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杨桂荣;詹学哲;魏淑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降低剖宫产分娩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4年间妇产科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所选病例资料进行年分娩总数、剖宫产率、难产率、围生儿死亡率以及各种主要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相关的构成比率,进一步分析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结果:4年来剖宫产率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5%上升至2008年的52%(P<0.01),而早产儿死亡率,死产率均呈上升趋势,围生儿死亡率无明显下降.导致剖宫产升高的主要因素很大一部分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这个因素2008与2005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难产也占很大一部分,2008与2005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巨大儿,胎儿窘迫,妊娠并发症,臀位这些比例,也逐年在升高.结论:剖宫产率在逐年增加,有社会因素也有医学因素,需要我们更好的认识,一起努力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谢开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左侧闭孔神经移植重建右侧股神经围手术期的护理1例

    神经重建术是改善截瘫患者功能的一个充满希望的术式.此类手术过程涉及许多重要血管神经组织,对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较高.本文报告了1例成功行左侧闭孔神经移植重建右侧股神经术的截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张小爽;巨宝兰;于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切除真性翼状胬肉2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式.方法:217例(236眼)真性初发翼状胬肉患者施行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术后点贝复舒眼液、地塞米松眼液和抗生素眼液.结果:217例(236眼)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5年,12例(14眼)复发,复发率为5.5%,且复发高峰期为术后1~2年.结论: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小,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的手术.

    作者:梁俊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