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芎芷汤治疗偏头痛50例

王艳

关键词:偏头痛, 中医药疗法, 芎芷汤, 临床观察
摘要:偏头痛属祖国医学所称的偏头风,以其头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后如常人、并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目前对本病尚缺乏根治方法.吾师家父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用自拟芎芷汤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鼻硬结型克雷伯菌致角膜炎1例

    患者,男性,52岁,2周前感冒,自行抗感冒治疗,1周后感右眼磨痛、畏光、流泪.在家自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于2002年10月11日来我眼科就诊.查体:右眼视力0.3,右眼上、下睑轻度肿胀,结膜充血(++),角膜中央见一灰白色浸润,中央见溃疡,周围角膜水肿,荧光染色(+),前房深浅适中,晶体透明.给予角膜溃疡刮除物与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同时庆大霉素2万U结膜下注射,口服先锋霉素片,局部应用氧氟沙星眼药水治疗.3d后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鼻硬结型克雷伯菌;妥布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敏感,庆大霉素、先锋霉素、氨曲南耐药.

    作者:厉洪光;田秀云;厉宣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鱼腥草注射液对膜性肾病大鼠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对膜性肾病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大鼠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鱼腥草注射液20mL/Kg组、鱼腥草注射液10mL/Kg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1mg/Kg组,连同原有正常对照组,共5个组.实验结束时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并作光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鱼腥草注射液大、小剂量组24h尿蛋白定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光镜下鱼腥革大剂量组较模型组肾小球周围炎性反应明显减轻,血管内仅有少量红细胞,体视学统计鱼腥草大小剂量组分叶肾小球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减少(P<0.05),TGF-8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鱼腥草大剂量组肾小球及周围组织着色明显较浅,免疫反应明显减轻.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能降低造模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对造模大鼠有减轻其病理损伤的作用.

    作者:钟瑜;常克;杨岑;杨国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属夹与硬化剂治疗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

    近年来,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经内镜治疗已成为首选方法[1].1998年~2003年我们对56例上消化道动脉性急性出血患者分别应用金属夹和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原位侧偏切开术治疗100例陈旧性肛裂临床观察

    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原位侧偏切开术治疗100例Ⅱ、Ⅲ期陈旧性肛裂患者,一次治愈率100%.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宾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感冒清热颗粒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制订感冒清热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制剂中的荆芥、防风、苦杏仁、柴胡等进行了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结果:上述药材在各自的条件下均能获得很好的分离,阴性无干扰结论:建立的荆芥、防风、苦杏仁、柴胡的薄层鉴别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感冒清热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葛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消息报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论秋燥咳嗽

    秋燥咳嗽起源于<内经>,但形成为较为系统的理论及治法方药却主要在明清温病学派.重温其理论渊流及临床意义,对于更好地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防治肺系疾病不无裨益.

    作者:张惠珍;王同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癌症相关性腹泻及中医中药治疗

    许多癌症患者很容易出现腹泻,医学上称这种与癌症有关的腹泻为癌症相关性腹泻.该种腹泻可以是癌症本身引起,也可以因各种治疗所致,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张楠;苏天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葛根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老年人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葛根素静滴,对照组60例只行基础治疗,观察心绞痛、心电图、心功能血脂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5.0%,心电图总有效率78.3%,并能显著改善左心功能,调节血脂,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燕;韩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的干燥根茎.莪术油是从莪术中提取的挥发油,该挥发油为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种倍半萜类,含有莪术醇、莪术酮、莪术双酮、β-谷甾醇等20多种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莪术挥发油中有效成分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的生长,对多种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对某些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本文就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师廷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与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冠心病是人类排列前位的主要致死原因,它是由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疾病.通过多年来各种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试验(RCT)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临床事件,成为冠心病不可缺少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黄绍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COPD18例

    为了观察葛根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我们对30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和对照组.观察情况如下:

    作者:朱加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1例报道

    胰头十指肠切除术主要应用于治疗包括来自胰头及其壶腹附近的肿瘤,笔者自1994~2004年间连续施行了51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志斌;万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地中海贫血对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的影响

    目的:观察地中海贫血对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妇科腹腔镜检查术的病人,分为地中海贫血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给药后意识消失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麻醉诱导的平稳性,术中麻醉维持的方便性;记录术毕停药后有关指标.结果:T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C组,麻醉诱导期间2组均能引起明显的低血压,T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C组,但均未见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2组术中血液动力学保持较低水平,麻醉维持简便易行;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2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疼痛评分和瑞芬太尼总用量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可安全地用于地中海贫血患者.

    作者:罗勇;成汉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缓释茶碱对中重度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用茶碱缓释片长期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时肺功能、生存质量(QOL)和病情严重度的研究.方法:70例病人按是否连续服茶碱缓释片随机分为2组,30例治疗组病人中28例完成治疗,40例对照组病人中37例完成.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前,而对照组比治前下降,2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后2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肺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QOL总均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在治疗组中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在对照组中尚有上升趋势,但与治前无显著差异.在1年随访期间病人发作次数(人次/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首次发作时间和首次住院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住院天数2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茶碱缓释片长期口服能显著改善病人的QOL,能改善和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病情的严重度,QOL的改善和肺功能之间并无一致关系.

    作者:楼英彪;应延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浆同型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62例息性脑血管病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美国ABBOTT公司IMX系统,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Hcy水平,并对62例急性脑血管病分组,进行神经缺损评分、部位大小、血脂血糖及中医证型综合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组、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中重型、中脏腑组Hcy水平高于轻型、中经络组,高血压与高Hcy有相关性.结论:Hcy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诊断指标.

    作者:马卫琴;高鹤;钟磊;徐青;宋忠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0例眼部碱烧伤的处理和护理

    眼部被碱烧伤属化学伤,对眼组织损害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视力,甚至造成睑球粘连等后遗症.临床上我们根据病人不同的特点,给予相应处理均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相桂荣;项秀云;田临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制简易输液瓶套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急诊科的病人较多,周转率快,经常出现输液瓶套短缺的情况.因此,我们自制了一种简易的输液瓶套来解决这个问题,制作方法如下:

    作者:丛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仙鹤寿胎汤治疗先兆流产50例疗效观察

    笔者从1998年6月~2003年6月,应用仙鹤寿胎汤治疗先兆流产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锁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茵栀黄穴位注射治疗黄疸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临床上顽固性低黄疸一直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难点.我院自2003年4月~2003年10月,采用茵栀黄穴位注射治疗黄疽性乙型肝炎32例,发现能有效消退黄疸,改善肝功能.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婷婷;黄利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