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部肌腱损伤病人手术护理及功能锻炼

胡利;叶红梅;黄晓瑜;邹红雨;雷相莲;毛玲玲

关键词:手部肌腱损伤, 手术护理, 功能锻炼, 临床效果, 满意度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手部肌腱损伤病人手术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88例患者手部肌腱损伤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手术护理和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总活动度优良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关节总活动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手部肌腱损伤病人手术治疗之后给予手术护理和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手部功能、促进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手部肌腱损伤病人手术护理及功能锻炼

    目的:分析探讨手部肌腱损伤病人手术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88例患者手部肌腱损伤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手术护理和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总活动度优良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关节总活动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手部肌腱损伤病人手术治疗之后给予手术护理和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手部功能、促进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利;叶红梅;黄晓瑜;邹红雨;雷相莲;毛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比较

    目的:研究改良口腔护理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患者仍进行常规的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进行改良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VAP发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平均MV时间以及平均住ICU时间,并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MV时间以及平均住ICU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可以弥补传统口腔护理存在的不足,可以更彻底的清洁口腔,能够预防以及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贱美;赖秀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控制消化内镜检查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消化内镜检查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该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控制感染,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内镜检查中感染的发生率以及致病菌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痛苦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病原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降低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彭艳妮;彭文力;许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儿科临床实践教学中为医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提供了客观、公正的考核手段。有效改善了儿科临床实践教学的环境,使医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和沟通技巧。

    作者:管英伟;曹丽梅;孟薇;温司琪;刘平辉;邓卫红;王丽丽;王晓菲;周玉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病毒灭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分析

    目的:探讨以病毒灭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对其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常规采集的新鲜血液130袋为材料,经离心后分离血浆,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袋,观察组制备为病毒灭活血浆,对照组制备为新鲜冰冻血浆,提取两组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对有效成分进行检测。结果两组血浆Fg水平、ALB水平、TP水平、PT及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浆FⅡ、FⅤ、FⅦ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浆APTT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浆G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病毒灭活的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会对有效成分产生损伤,但其质量仍符合国家标准,因此病毒灭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具有可行性。

    作者:吴琼;王颖;黄文娟;李一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137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给予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4周视力和角膜散光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视力和角膜散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4周,研究组视力和角膜散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低于对照组得22.9%( P<0.05)。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促进患者视力回复,减弱角膜散光,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钢;蔡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的初步建立

    目的:构建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斑马鱼模型。方法利用Cytomegalovirus ( CMV)启动子驱动PiggyBac转座酶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共表达,通过显微注射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筛选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斑马鱼。结果建立了能够传代的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斑马鱼模型,通过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进行定期观察确定了Pig-gyBac转座酶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提取转基因斑马鱼基因组DNA,PCR鉴定确定转基因斑马鱼基因组DNA中有PiggyBac转座酶基因片段插入。结论初步建立了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斑马鱼模型,为PB转座子在斑马鱼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资源。

    作者:曹守莹;白长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手术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3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于发病72h内和72h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23%较B组患者的81.13%显著提高,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患者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B组患者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5%,较B组患者32.08%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确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应在72h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张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遗传学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是人类面临的复杂疾病之一,病因至今并未阐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寻找疾病的易感基因成为整个人类面临的中心课题,本文对精神分裂症相关易感基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郭建玉;卜晓波;韩彦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右旋美托咪啶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应用右旋美托咪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右旋美托咪啶,对两组患者镇痛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及HR值、MAP值变化进行观察,记录术后用药情况,判断其镇痛效果、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对术后解痉药及其它心血管活性药等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镇痛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T1~T5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R从T1时间段开始逐渐下降,观察组值T4时间段开始平稳,对照组镇痛24h处于波动状态,两组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MAP值镇痛后呈较为平稳状态,对照组波动明显,两组各时间段MAP值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硫酸镁及硝普钠使用剂量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加用右旋美托咪啶镇痛效果显著,能减少血压及心率波动,减少术后硫酸镁及硝普钠的用量,提高镇痛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卢慧勤;卢群;郭影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组合式外固定器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四肢骨折的患者,新鲜骨折40例,术后骨折不愈合14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6例。均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新鲜骨折在闭合复位或直视下复位治疗;术后骨折不愈合取原手术切口进入,打通骨髓腔;感染性骨折不愈合行窦道切除和死骨摘除术。结果有患者均随访6~18个月,平均12.5±4.5个月。56例患者一期愈合,4例延迟愈合,愈合率为100%。骨折的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1±1.5个月。有3例患者有针道感染,2例出现比较严重的关节功能受限。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安全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尹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代偿性与失代偿性耳鸣掩蔽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掩蔽疗法对于代偿性以及失代偿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36例代偿性以及失代偿性耳鸣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对研究患者进行掩蔽试验测定,阳性105例,31例阴性,随机将阳性患者中37例与31例阴性患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给予静推前列腺素E1疗法;剩下的掩蔽试验阳性患者68例作为本研究实验组,给予掩蔽疗法,记录并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的THI评分以及耳鸣烦躁度量化评分,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TI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后半年以及1年时间,实验组TH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此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耳鸣烦躁程度均具有差异,但是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轻度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显著多于对照组,同时重度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掩蔽疗法治疗代偿性以及失代偿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代偿性以及失代偿性耳鸣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成年胫骨干骨折患者应用髓内钉和MIPPO技术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成年胫骨干骨折患者应用髓内钉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MIPPO)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胫骨干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38例)和B组(采用MIPPO治疗,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透射次数、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透射次数均高于B组[(94.8±16.4)min vs.(65.9±12.4)min,(8.7±1.1)次vs.(3.5±0.6)次, P<0.05]。 A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低于B组[84.21%vs.97.92%, P<0.05]。 A组患者内固定松动及膝关节痛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7.89% vs.0.00%,18.42%vs.2.08%, P<0.05]。结论 MIPPO术在成年胫骨干骨折患者中治疗较髓内钉内固定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谢敏;刘敏强;毛吉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定量MRI动态增强成像定量参数和灌注参数在宫颈癌微循环评价的价值

    目的:探讨MRI定量动态增强成像的定量参数及灌注参数评价宫颈癌微循环变化的价值。方法30例宫颈癌组、20例子宫肌瘤组、22例正常宫颈组进行MRI常规序列及定量动态增强成像序列成像,通过第三方软件后处理得到定量参数(Ktrans、Kep、Ve)和灌注参数(BV、BF、MTT)。然后进行三组间、组内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确定阈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MRI定量动态增强成像的Ktrans、Kep、BF、BV在宫颈癌组、肌瘤组、正常宫颈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Ktrans、 Kep在宫颈癌组与肌瘤组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 P<0.01),Ktrans、Kep、BF、BV在宫颈癌组和正常宫颈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 Vp在肌瘤组和正常宫颈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Ve 和MTT在组间和组内无统计学差异,ROC曲线显示Ktrans值曲线下面积大及其阈值的诊断效能高。结论 MRI定量动态增强成像可以定量化的诊断及鉴别宫颈良恶性病变,显示肿瘤微循环定量信息及灌注信息,在肿瘤定性及疗效评估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俊旗;吴光耀;单菲菲;杨昊;王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纽扣式穿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纽扣式穿剌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每次穿剌的常见并发症、1针穿剌成功率、压迫止血时间和内瘘使用1年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穿剌时的常见并发症均显著降低(均P<0.01);1针穿剌成功率明显提高( P<0.01),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缩短( P<0.01);内瘘使用1年后并发症(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及血管瘤)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结论纽扣式穿剌能明显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1针穿剌成功率,缩短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的穿剌疼痛,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对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卓少贤;黄彩云;陈碧玲;王小宏;罗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慢性鼻-鼻窦炎(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125例CR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117例CRS患者和94例对照组完成量表。 CRS患者中,心理状态不佳14例(12%);亚健康状态17例(15%);心理状态良好者86例(73%)。 CRS组总分高于对照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此5项的SCL因子分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在抑郁和偏执此2项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患者;鼻部手术次数超过2次的患者,焦虑得分显著升高;CRS重度症状患者,躯体化得分显著高于轻度症状患者;病程>20年组,强迫状态更为严重;合并哮喘的患者抑郁状态比不合并哮喘患者更为显著( P<0.05)。而年龄、教育程度和CRS分型(伴鼻息肉和不伴息肉)对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没有显著影响( P>0.05)。结论 CR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可能存在异常。

    作者:吴晓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分别于出院前、出院后1各月及3个月3个时间点对2组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经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的健康行为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改善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根治性切除术与单纯探查短路术对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根治性切除术与单纯探查短路术治疗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术后复发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2例,B组62例,A组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B组接受单纯探查短路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安全性及患者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与B组的22.58%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3.55%、58.06%,显著高于B组的80.65%、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癌术后复发应选择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手术安全性较高,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利于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曹玖见;晏勇;刘美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对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并对其做出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社区内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给予一般干预,即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按照基本卫生服务规范进行分级管理,根据具体的管理级别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组中患者在进行上述管理的基础之上根据《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干预指导手册》实施有效的强化管理行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阶段强化管理。干预后对患者的体质量进行测定,监测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改变情况,并对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在干预前后具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中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观察组中患者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中患者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血压控制率相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体质量指数、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具有较好的改善,血压控制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程占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磷酸肌酸钠的效果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7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35%,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LVEF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 (152.1±34.4)pg/mL低于对照组(237.5±36.1)pg/mL,治疗组LVEF(52.4±8.1)水平高于对照组(43.7±8.6)%, 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改善患者心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和心脏功能。

    作者:周徐洲;苏倬杰;陈伟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牡丹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