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立明;李华;秦和昌;王外梅
目的评价不同凝血试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临床病人标本,使用两种进口凝血试剂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测定(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三个项目的比对实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别为PT:r2=0.9758、APTT r2=0.8118、FIB r2=0.8278;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试剂的测定结果可有差异.结论更换试剂前要作比较试验,注意现行的方法与替代方法之间的差别,必要时实验室应该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谷小林;彭明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巨幼贫患者由于缺乏叶酸、ViB12,骨髓检查不缺铁,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易引起忽视.作者在65例巨幼贫患者中,发现8例伴有缺铁,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朱秋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梅毒的检验方法根据标本来源可进行病原体检查及血清学检验,病原体检查适用于一、二期梅毒有病损者的患者,受取材及特殊显微镜限制.血清学检验现已成为多数实验室常规检验项目.本文就几类血清学检验方法作对比,以正确选择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青;莫和国;彭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目前本院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阴性病原菌及耐药趋势.方法取中段洁尿标准培养24小时后阳性标本挑取典型菌落用美国德林的MICROSCAN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256例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有155例,其中病房115例,门诊40例,阳性球菌66例,霉菌35例.对数量多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药敏着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尿路感染主要的革兰阴性病原菌仍为大肠埃希菌67.7%(105/155),其次为其它肠杆菌科细菌12.9%(20/155)和绿脓假单胞菌6.5%(10/15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病房标本中占53%(35/66),在门诊标本中占15.4%(6/39).大肠杆菌耐药率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Ampicillin)占87.1%和哌啦西林(Piperacillin)占82,9%,其次为复方新诺明(SXT)占81.8%和环丙沙星(Ciproflloxacin)占60%,耐药率低的是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头孢西丁(Cefoxitin),和哌啦西林-他唑巴坦(Pip/tazo),分别为12.9%,11.4%,和4.3%.亚胺培南(Imipenem)未出现耐药现象.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的耐药率的检测,定期总结分析,观察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作者:孙海芬;金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正常组、病例组血浆中Fib含量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其差异;正常混合血浆、含FDP、D-D的异常混合血浆,用ELISA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两法测定正常组血浆中Fib无显著性差异,而对FDP、D-D增高的异常血浆,Clauss法测定结果低于PT-er法,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值与FDP、D-D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中FDP、D-D会使Clauss法测定Fib的含量偏低,其偏低幅度与血浆中FDP、D-D的含量呈正相关.
作者:朱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cAg,观察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法与FQPCR法进行比较.结果HBsAg阴性和FQ-PCR阴性的符合率达100%;与FQ-PCR阳性符合率为90.3%.结论HBcAg检测可以真实地反映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基本上可替代FQ-PCR法.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较好地应用价值.
作者:张国强;饶丽华;张菁;王艳琴;万金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ABX PENTR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结果进行评估.方法(1)随机选取仪器分类后的100份标本再手工分类,观察其差异;(2)随机选取仪器分类N、L、M、E、B、LIC、ALY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标本各60份再手工分类,观察其符合率.结果方法(1)中除M有差异外,其它差异均不显著;方法(2)中B、ALY、M的符合率较低,E的符合率高,N、L、LIC的符合率也较高.结论ABX PENTRA-120分类的结果除M、ALY有一定的误差外,其它分类结果均可接受.
作者:聂益军;万腊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赵子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5种真空采血促凝管在常规临床免疫实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健康体检者及自愿者血液标本100例,选用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促凝管,与美国BD公司生产的无添加剂的血清管进行采血质量和免疫检测对比评价.结果5个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促凝管与BD公司生产的无添加剂血清管在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体及酶免法测定乙肝病毒6种血清标志物结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有3个国内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促凝管在标本采集质量、分离效果上存在明显不足,且在血清IgG、IgA、IgM、RF、C3、C4的检测上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r<0.9%).结论进口或合资生产的真空采血管质量明显优于目前国内部分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管.
作者:邹麟;程大林;王晓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相关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自主性死亡的复杂生理过程,是多细胞有机体调控机体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易浔飞;徐元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抗精子抗体致免疫性不孕及反复流产的重要性.方法收集325例原、继发性不孕和反复流产妇女血清标本做实验组,同时收集156例正常孕妇的血清标本做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其抗精子抗体(AsAb).结果实验组AsAb阳性率为13.5%,对照组AsAb阳性率为1.3%,经卡方检验:X2=18.3、P<0.01,显示两组人群AsAb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sAb可导致免疫性不孕及流产.
作者:冼永浩;蔡常辉;陈海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10%左右,妊娠合并肝炎特别是肝炎病毒可通过母体垂直传播使胎儿容易感染,可引起胎儿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急性重症肝炎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孕产妇在产前进行肝炎的检查,有助于对孕产妇的预防保健和减少新生儿肝炎的感染.
作者:曾选;甘雪华;舒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S2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2例标本进行HBVM和PreS2-Ag及PreS2-Ab检测,将其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reS2-Ag在HBsAg阳性组、HBeAg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4.71%、96.97%,均明显高于其在对应阴性组中的检出率(P<0.01);PreS2Ag与HBsAg、HBeAg的符合率分别为73.91%、85.87%,PreS2-Ag的阳性率低于HBsAg的阳性率但高于HBeAg的阳性率,PreS2-Ag与HBsAg、HBeAg的总体检出率间均关联显著(P<0.01),PreS2-Ag与HBeAg的不一致部分相差显著(P<0.01),表明PreS2-Ag与HBsAg、HBeAg均高度相关,PreS2-Ag优于HBeAg.PreS2-Ab在HBeAb阳性组中的检出率(72.22%)明显高于在HBeAb阴性组中的检出率(23.21%)(P<0.01),PreS2-Ab与HBeAb符合率为75%,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PreS2-Ab与HBeAb总体上具有一定平行关系.结论PreS2-Ag是HBV感染、复制的敏感指标,且优于HBeAg;PreS2-Ag与PreS2-Ab的连续监测对HBV感染与复制的判断和抗病毒疗效及病情预后的动态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乐爱平;万腊根;郭萌萌;鞠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及其界限值对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腺苷脱氨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连续检测法测定胸水及血清ADA,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结核性胸膜炎和非结核性胸膜炎胸水ADA有显著差别(P<0.01),而血清ADA则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胸水ADA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非结核性胸膜炎上具有鉴别价值,而血清ADA则无意义.
作者:杨建鑫;郑宇琼;陈淑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细胞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流的损伤机制.方法用中国仓鼠肺细胞株为材料,置于无糖条件下培养12h后,重换含糖培养基继续培养,建立细胞缺血后再灌流的体外模型.结果MTT测定显示:重新灌洗后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无糖培养20h细胞(P<0.05).grp75过表达的细胞均比对照细胞有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结论grp75能增加线粒体内相关酶分子的数量和活性,减少受损蛋白毒性,增强细胞对损伤的抵御能力.并对缺糖细胞再灌流有保护作用.
作者:姚滢;高明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医疗工作中,医学工作者长期与病人或具有生物危害的物质接触,是疾病高危感染人群.尤其是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与病员的血液、尿液、大便、痰液以及各种穿刺液等检验标本接触,这些标本中可能有致病细菌、肝炎病毒甚至是HIV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存在,对检验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张波;府伟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在脑脊液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应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142例脑脊液,并与普通光镜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家成;朱网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可靠性.方法头孢西丁纸片抑菌圈直径<18mm为可疑产AmpC酶株,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作为确证实验.结果头孢西丁纸片检测的57株产AmpC酶株中,有27株为非产酶株假阳性率为49.1%(27/57).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假阳性分别为60%(15/25)、33.3%(6/18)和50%(7/14).有1株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漏检.结论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差,检测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株尚可.
作者:贾坤如;余方友;胡龙华;谭立明;傅颖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