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柳祥;温乃元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75例孕产妇,按照罗哌卡因(剂量均为12.5mg,用脑脊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在术中使用的不同浓度进行分组,即A组25例浓度为0.75%,B组25例浓度为0.5%,C组25例浓度为0.3%;择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75例孕产妇,按照罗哌卡因(浓度均为0.5%,均以脑脊液稀释)在术中使用的不同剂量进行分组,即D组25例剂量为10mg,E组25例剂量为12.5mg,F组25例剂量为15mg.组间对比麻醉优良率.结果就麻醉优良率而言,B组(96%)>A组(92%)>C组(76%);E组(96%)>F组(92%)>D组(68%),统计学有差异(P<0.05).就不良反应率而言:B组(4%)0.05).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等比重罗哌卡因,佳剂量应为12.5mg,佳浓度应为0.5%.
作者:何海;高艳青;严燕平;刘竺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8例褥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我感觉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在褥疮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念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150例入选早产儿随机分成5组,即对照组、rh-EPO 200 U/kg、400 U/kg、600 U/kg、800 U/kg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EPO治疗组分别给予rh-EPO 200 U/kg、400 U/kg、600 U/kg、800 U/kg,隔日1次,静脉注射,1周3次,持续2周.治疗后以ELISA法检测早产儿血清白介素-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纠正早产儿胎龄至6月时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检查.结果EPO治疗组较对照组IL-6、NSE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EPO治疗还可促进早产儿精细动作和语言发育(P<0.05).EPO治疗尤其大剂量EPO治疗对早产儿IL-6、NSE水平有抑制作用,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还可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发育.
作者:胡国刚;潘育林;叶永灿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110例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临床观察,对比两组孕妇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并发症等.结果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采用阴道试产的孕妇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用阴道试产,可以加速产妇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何洁云;候倩;管秋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产妇,按照生产方式划分为三组,分别为无痛组、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各100例,观察三组产妇产程用时及产后PRL值及24h哺乳次数情况.结果无痛组第二、第三产程用时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用时低于自然组,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产程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10min、24h PRL值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h剖宫产组PRL值较低,且剖宫产组产妇24h内哺乳次数均低于无痛组与自然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对于产妇产后哺乳情况影响较小,产妇生产过程中主诉机体痛感较小,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产后哺乳次数较少,但产程较短,生产后产妇机体常伴有明显疼痛.
作者:魏时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患均接受控制血糖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干预前后血糖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干预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上述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其中干预组血糖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实现控制血糖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秀平;胡富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糖尿病上依从性的影响.通过社区内调查,选取社区内确诊是糖尿病的患者2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只参与调查,干预组除参与调查外加以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糖尿病患者.
作者:卢晓云;叶丽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析胃癌患者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51例因胃癌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9例)和无并发症组(42例).选取性别、年龄、肿瘤分期,KPS评分,分化层度,浸润深度,姑息性手术、以及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等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及KPS评分为影响预后的筛选出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根治性手术有45例,姑息性手术6例.术后病理TNM分期:I期17例,Ⅱ期12例,Ⅲ期18例,Ⅳ期4例.年龄大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但性别和年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2.56,P>0.05).TNM分期较晚是胃癌患者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凤龙;杨永刚;黄思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万科城社康中心就诊的240例居住在该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Morisky问卷调查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仅为41.7%.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本身年龄大、服用药物种类繁多、病程长、记忆力差等因素导致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因此,家属和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殊性,给予一定的重视,要采取有效的、合理的健康教育和服药措施,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达到有效地治疗效果.
作者:黄曙良;周恩南;林源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普通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丙肝治疗应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前和用药48周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慢性丙肝治疗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48周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肝可有效提高治疗应答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超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和恢复到100×109/L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P<0.0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永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91例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FTS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FTS组采用FTS方案,比较两组术后整体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营养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2d CRP较入院时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第2dALB、T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FTS组ALB、TP水平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第2dFTS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B、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13.33%(P>0.05).FTS可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缩短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康复时间,还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作者:何国筛;陈小雪;谭海扬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通过医院自制问卷调查问卷,强化对医院护理人员预防针刺伤的教育,试验组使用改进后的锐器处理工具,对照组使用小号桶状锐器盒展开处理,分析医院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进锐器工具前后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改进锐器处理工具前笔者所在医院感染科发生71起针刺伤,发生率占41.76%.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因素为未及时处理针头(23.94%)和直接传递锐器器械(35.21%).试验组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锐器处理工具后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佳的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何春梅;林洁;林奕;罗瑞玲;肖万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加用全身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腹腔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灌注化疗应用于晚期胃癌合并恶性腹水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家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植物状态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植物状态合并吞咽障碍患者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评级、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洼田饮水评级、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评级、VF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植物状态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张锋伟;许海生;郭晓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缺乏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25-OHD3,根据检测情况分为观察组(25-OHD3缺乏,<50nmol/L)32例和对照组(25-OHD3正常,≥50nmol/L)30例,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BMD)的表达差异.结果 两组FBG、2h-FB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β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BALP、N-MI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流失指标PT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腰椎L2-4BM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25-OHD3缺乏会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和减弱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虽对骨形成影响较小,但会增加骨流失量,导致骨代谢紊乱和骨密度下降.
作者:林娜;刘红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656例肺炎患儿,对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6例肺炎患儿中,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患儿有81例,发生率为12.35%.年龄(3岁及3岁以下)、麻醉后反应、胃食管反流、喂养不当、疾病因素、操作不当、药物因素等因素与小儿吸入性肺炎密切相关;年龄≤3岁、疾病因素、胃食管反流、喂养不当是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的独立性因素.小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小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儿健康.
作者:马兴灶;熊卫莲;伍成峰;詹萍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重症胸部外伤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切开皮肤逐层打开方式的传统切口组(A组)和微创肌肉无横断损伤切口组(B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于术后观察1day、3day、5day、10day、3mon的切口及周围的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一天疼痛无差别,A组比较B组骨折术后胸部切口疼痛明显病持续时间较长,术后3个月仍有部分疼痛和不适,术后远期效果较差.微创肌肉无横断损伤切口能尽量保持胸壁肌肉的完整性,术中能充分暴露肋骨骨折处方便保持固定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减轻、肌肉功能得到保护,使得康复周期短,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连戈;郭宝峰;王立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将静态强调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的中的效果及评价.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试验组应用静态强调放疗技术治疗.分析比较病患放疗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分布不均匀指数、1年内存活率以及正常组织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病患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0.875±0.092、分布不均匀指数1.105±0.517、1年内存活率91.67%、正常组织并发症情况2.7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0.682±0.449、分布不均匀指数1.348±0.466、1年内存活率72.22%、正常组织并发症情况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静态强调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病患的放射治疗中,有效提高靶区剂量覆盖,增强对癌细胞杀伤效果,对靶区定位精确度较高,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量,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控制病情发展,提升病患生存率.
作者:吴申田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