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玫;罗彩霞
目的:评价余姚市各基层医院癌痛麻醉药品应用及医务人员对癌痛麻醉药品的认知度情况。方法对余姚市16家基层医院2013年癌痛麻醉药品品种配备情况、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统计分析;并每月随机调取癌痛麻醉药品处方20张,对不合理处方比例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各家医院医务人员各6名作癌痛麻醉药品认知度调查。结果有8家基层医院癌痛麻醉药品应用以吗啡缓释片为主,但除F院DUI值=1外,其余均小于1;H、P院芬太尼透皮贴DUI值明显大于1,分别为7.20和8.05。不合理处方张数为522张,占55.7%,哌替啶用于癌痛是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因素,占43.1%;医务人员对阿片类耐受概念、癌痛麻醉药品滴定及如何转换知晓程度较低。结论基层医院癌痛麻醉药品管理及医务人员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金建波;李菁;金孙洁;王红波;卢浙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45例予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行胸腔局部化疗;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胸腔穿刺,反复抽取胸腔积液后局部注药化疗。研究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75.56%,优于对照组的48.57%,研究组生活质量好转率为73.33%,优于对照组的54.29%,差异有显著性(P<0.05)。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局部化疗用于恶性胸腔积液诊治安全、简便、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志礼;罗田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Ta及T1期的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接受膀胱灌注化疗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膀胱灌注化疗中,对照组患者仅提供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科学,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灌注化疗的依从性及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膀胱灌注化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膀胱癌患者对术后在膀胱灌注化疗的依从性,并且可以明显降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邝慧薇;刘新娥;梁燕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对比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人性化护理(研究组,n=50)的效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率与子宫不规则收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何锋云;钟旭英;陈少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治疗的122例药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以及急诊急救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22例药物中毒患者经过急诊急救后,获得痊愈的患者为112例(91.80%),死亡的患者为10例(8.20%)。其中死亡的患者中,包含2例乙醇中毒,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乌头碱中毒,1例海洛因中毒,1例亚硝酸盐中毒,1例鼠药中毒,1例镇静安眠药中毒。根据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时采取相应的急诊急救措施,实现早发现与早救治,对于药物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南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在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ASSR相对其他测听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对所有患儿进行常规耳科检查,ABR(听性脑干反应)、ASSR(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和40Hz AERP(听觉相关电位)测试。对比不同频率下ASSR引出率与ABR之间的关系,对比不同频率下ASSR与ABR V波反应阈、40Hz AERP反应阈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频率下ASSR反应阈引出率与40Hz AERP反应阈引出率与ABR反应阈引出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0.5、1.0kHz时ASSR反应阈与40Hz AERP反应阈呈正相关(P<0.05)。2.0、4.0kHz时ASSR反应阈与ABR反应阈呈正相关。结论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听力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琼;朱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9例。高剂量组患者给予剂量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低剂量组患者给予剂量1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现象。结果低剂量组临床效果跟高剂量组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用药安全性看,低剂量组小剂量用药安全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效,能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血红蛋白水平,但相对于大剂量米非司酮,小剂量米非司酮用药安全性更高,这一点在临床用药中需予以考虑。
作者:胡利霞;涂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方案,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88%和3.13%,对照组分别为78.13%和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分别为8.1±1.6×109/L、284.3±44.2×109/L及132.2±16.3g/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吴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剖宫产术观点的改变以及剖宫产术的日渐成熟,使得我国剖宫产术率显著上升,而在手术后出现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目前对于子宫切口憩室可采用阴道超声、宫腔镜以及MRI等多种方法进行诊断,而治疗手段主要为开腹手术、宫腔镜手术等。本文主要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片+维格列汀用药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FGP6.55±0.94mmol/L、2hPG10.14±2.35mmol/L、HbAlC6.40±1.6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4±1.11mmol/L、13.35±2.31mmol/L及7.88±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LP-1与胰岛素表达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2型糖尿病临床用药中,二甲双胍片与维格列汀联合方案效果显著,无用药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润洪;黄敏旋;谢锦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皮层造瘘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观察组血肿大部分清除率为84.62%,并发症发生率为7.69%,预后良好率为73.08%;对照组血肿大部分清除率为50.00%,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预后良好率为46.1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东;于海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将68例体外震波治疗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逆行输尿管镜(URL)手术,研究组患者行微创经皮输尿管镜(MPCNL)手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逆行输尿管镜手术,且术中出血量少,但手术时间较长,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梁其仲;陈铭;余书广;叶向东;刘永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收治的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法,试验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复发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两组结石清除率、复发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吴友科;潘斌;刘绍勇;李超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患者选择CT诊断,对照组26例患者选择X线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观察组患者中有33例诊断准确,3例诊断失误,诊断准确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有19例诊断准确,7例诊断失误,诊断准确率为73.08%。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采用CT诊断,诊断的准确率高,可针对诊断结果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因误诊、漏诊而造成的病情延误。
作者:李家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8例右肺中叶肺不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对其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158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其中14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支气管分泌物、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确诊,另13例患者经手术或结合胸腔镜等辅助检查、随访观察等手段确诊,2例未明确诊断。且本组153例患者中非特异性炎症81例,肿瘤45例,结核23例,血块堵塞3例,异物3例,占1.9%;结节病1例,未明确诊断2例。纤维支气管镜是临床上诊断肺不张较为常用的方式,对于原因不明的中叶肺不张患者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进行诊断。
作者:张彦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常规饮食护理,试验组骨折患者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补充微量元素的营养膳食护理,观察两组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对照组骨折术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比试验组骨折术后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骨折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术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骨折术后患者采用营养膳食的饮食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吕庆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2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疗法,对照组则不给予药物干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分娩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对三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其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TSH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而FT3、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显著改善,与健康组的检测结果接近,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的TSH继续上升,FT3和FT4水平则进一步下降,与治疗后的观察组、健康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健康孕妇的流产率、早产率、死胎率、剖宫产率等差异较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分患病早期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甲状腺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吴敏;陈旭日;陈明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将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阑尾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2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行腹腔镜手术的阑尾炎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爱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路径,探讨其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5月在我院住院的农村户籍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在患者经过精神症状急性期治疗后,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开展健康教育路径。在入组前、入组后2年评价两组依从性、健康教育效果和病情复发情况。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在精神症状、依从性及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健康教育效果和康复效果均比对照组好,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开展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能帮助患者在回归社区康复期间促进其康复质量、减少病情复发,是一种行之有效、方便而切合实际的办法。
作者:黎艳芳;杜玲玲;陈妙扬;陈丁玲;陈梓朗;陈志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选取治疗的50例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次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1年后进行随访,统计复发例数。治疗组显效率为84.00%(21例),对照组为56.00%(14例);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实施次全切除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莫伟锋;陈旭生;钟志辉;张桂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