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

马兴灿;马树华;张志敏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诊断, 临床价值
摘要:回顾性分析40例于本院就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结果两组的总体异常、主动脉弓部异常以及征象诊断的主要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主动脉瓣异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冠状动脉异常和胸腹主动脉异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CTA诊断,取得了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总结笔者所在医院使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的联合体位及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2015年5~10月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5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联合体位,B超定位经皮肾建立F16通道,钬激光碎石;其中肾盂、肾盏单发结石1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肾铸型结石22例,手术残留结石5例,双肾结石7例。所有患者均行一期穿刺取石术,其中单通道45侧肾,二通道11侧肾,结石平均大小2.2cm,术中出血量115.38±18.39ml,手术时间120.81±29.76min,结石清除率89.76%,造瘘管留置时间3~10(6.29±0.85)d,住院时间13.82±2.68d,输血3例,2例术后3d大出血,行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并通过对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不断改进与创新,结合联合体位及钬激光,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结石清除率高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林茂;张俊文;余永晟;杨英祥;徐金戈;江舟;郭正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塞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选取脑梗塞并抑郁患者13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2.09±5.45分,SDS评分为41.05±7.1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对脑梗塞并抑郁症患者进行多元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易朝晖;黄志军;管穗丽;张爱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河源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观察

    选择80例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河源市中医院医院内一、内二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病例组,40例)及原发性高血压无糖尿病组(对照组,40例)。通过问卷调查其体质类型,比较两组体质分布情况。对照组患者体质主要有阴虚、气虚以及湿热,观察组患者体质主要有阴虚、气虚以及湿热,其中在阴虚体质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者各体质的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LDL-C、ALB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智明;陈源;尤海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保妇康栓结合乙烯雌酚对绝经后女性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收集2012年5月~2014年8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绝经后女性萎缩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保妇康栓进行局部治疗,观察组采用保妇康栓结合乙烯雌酚进行局部治疗,药物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保妇康栓结合乙烯雌酚对绝经后女性萎缩性阴道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结果比较满意,是一种值得使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红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主动脉夹层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

    回顾性分析40例于本院就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结果两组的总体异常、主动脉弓部异常以及征象诊断的主要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主动脉瓣异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冠状动脉异常和胸腹主动脉异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CTA诊断,取得了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马兴灿;马树华;张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了解相关影响因素。2008~2014年对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及体检形式。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26.5%)明显高于女性(15.8%);男性痛风的患病率为2.6%,显著高于女性的患病率0.01%;男性的高尿酸血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女性除了高龄组(70~79岁组),其他组别同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患有高血脂的情况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因素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高尿酸人群中患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应该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谭立夫;朱君;严妙娟;林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花都区基层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临床结局分析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花都区某基层医院普外科就诊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其在治疗期间营养风险和支持手段使用情况,比较住院时长和并发症发生概率。良性疾病者共计135例,恶性疾病患者共计65例。3分以下者共计162例。3分以上者共计38例。罹患肝癌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大,为63.08%,胃癌为50.77%。胰腺癌为30.77%,胆囊结石,胃溃疡和肝脏囊肿的发生风险较低,胆囊息肉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小,为4.62%。恶性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为38.46%。良性疾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概率为14.81%。共计71例患者存在并发症。在此其中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罹患并发症比例为42.11%。无营养风险患者发生营养风险比率为33.95%。存在营养风险者使用营养支持,其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长显著下降,不存在营养风险者使用营养支持,两项指标非但未下降。反而上升。普外科恶性疾病患者发生营养风险概率较大,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高,对其使用行之有效的营养支持能够全面改善治疗结局。

    作者:任伟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PI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二级防治中对消化道影响的研究

    将本院2008年6月~2015年4月间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200例进行分析。随着奥美拉唑服用时间的延长白细胞减少患者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应用PPI联合阿司匹林具有不错的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学永;卢常盛;李上华;黄雄;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VVH联合HP疗法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

    将86例本院在医联体内上转治疗或下转回来康复跟踪随访的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CVVH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归转情况。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联合HP疗法能更有效地清除脓毒血症患者的炎症介质,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陈伟锋;刘俊;陈伟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纳入本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确诊为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伤椎椎弓根置钉组和保守治疗组,对两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及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触觉、运动、Cobb’s角及伤椎高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6个月后伤椎椎弓根置钉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弓根置钉组患者触觉、运动评分、Cobb’s角及伤椎高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并不会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椎稳定情况和减轻患者疼痛,是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世寨;区国集;陈友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美托洛尔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纳入116例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8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等)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96.5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LVEF、SBP以及DBP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LVEF、SBP以及DB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34例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方法效果分析

    34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一期切开引流或一次性切开挂线引流术。术后一次性治愈33例,占97%,随访1~5年均无复发。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确切,方法可靠。手术关键点在于准确寻找及处理内口,通畅引流,消闭死腔,避免肛瘘形成导致二期手术。

    作者:徐久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实用价值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填塞纱布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则给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36/40)、65.0%(26/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出血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在对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时,改良B-Lynch缝合术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水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30、90d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育胜;洪映标;黄正华;黄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神经外科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分析管道护理危险因素并实施防范措施;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50例做为对照,受当时护理条件的影响,施行管道护理危险因素评估不足及防范措施不力。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进行管道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8%、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及时评估管道护理风险并实施防范措施,对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华;杜伟娴;陈敏清;王洁芳;涂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生儿黄疸的预测和干预治疗措施研究

    以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产科娩出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2例,对照组以肉眼目测、血红胆红素测定法对比性预测,以蓝光、鲁米那、白蛋白等药物治疗病理性黄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可疑溶血病、早产儿、妊娠期合并症孕妇所产新生儿纳入高风险人群,动态监测血红胆红素,对于高风险人群给予干预治疗,对于病理性黄疸,给予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日,对照组与观察组黄疸值、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的新生儿黄疸的预测和干预治疗路径可有效降低黄疸发生风险,增进病理性黄疸治疗效果,促患儿及早转归。

    作者:方小波;郑铠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选取60例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持续3个月,并进行2个月的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变化。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同时期,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心理干预对缓解焦虑抑郁状态具有显著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焦虑症状,提升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利于患者康复,在临床上值得借鉴。

    作者:代俊;王丽彬;李红梅;鞠向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研究

    入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和肺部阴影消失的时间。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4.7%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74.7%,(P<0.05)。观察组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和肺部阴影消失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好,患儿的住院时间缩短,临床症状消失用时较短,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罗宗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0例的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4~72min,下床活动时间14~36h,住院时间4~9d;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8.40、92.00%,术后12h和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4例患者出现手术侧足大趾麻木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胜;张海军;翟建亭;甘华;郭克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90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联合经皮胆红素测定黄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联合经皮胆红素测定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估其在早期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1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采集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胆红素浓度测定,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及72 h,分别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获取检测结果后,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非高胆红素组152例患者,高胆红素组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及黄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评定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72h内经皮胆红素日均值、日差值及脐血总胆红素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与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呈正相关,胆红素水平为60.1~80.0μmol/L时,黄疸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0~20.0、20.1~40.0、40.1~60组)(P<0.05);脐血总胆红素浓度为60.1~80.0μmol/L时,阳性、阴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经皮胆红素测定联合脐血胆红素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少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