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燕新;单淑芳;林海霞;黎碧君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牵引治疗组(牵引组)、DHS治疗组(DHS组)、PFNA治疗组(PFNA组)。分别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进行Harris评分,并且结合术中相关指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经济成本进行了统计分析。PFNA组、DHS组及牵引组整体优良率分别为91.35%、79.01%及47.44%;术中相关指标的评估,PFNA治疗优于DHS治疗;治疗后并发症方面,牵引组并发症发生率高,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低;另外,PFNA、DHS等治疗,虽然手术治疗费用高于牵引组,但能降低术后及出院后的经济成本,整体费用均优于牵引组;其中,PFNA具有更良好的疗效及较低的经济成本优势。手术手段能提高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床疗效并能降低治疗的经济成本,PFNA内固定手术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邹伟民;冯学烽;许汉权;伍红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的围绝经期妇女门诊病历,分析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绝经后一年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比例为44.83%,显著高于绝经过渡期的比例40.22%(P<0.05);bFSH随着围绝经期的进展而呈现递增的趋势;AFC在绝经过渡期为5.10±3.06,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3.86±3.23(P<0.05);AMH在绝经过渡期的浓度为0.67±0.22 ug/L,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0.43±0.19 ug/L(P<0.05)。围绝经期妇女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其bFSH会逐渐递增,而AMH和AFC会逐渐降低,其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成增厚趋势。
作者:张惠碧;杨丹;谭荣裕;郭桂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择本院收治的44例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后顺利妊娠并已经分娩的产妇,再抽取同期同年龄段没有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健康产妇4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结局、产妇结局等几项指标。研究组研究对象的剖宫产率和自然分娩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组间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膜早破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产妇宫颈裂伤和产后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妊娠和分娩前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不会对分娩方式的选择造成影响,但产妇和新生儿在围产期内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会明显加大。
作者:石元华;石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联合经皮胆红素测定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估其在早期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1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采集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胆红素浓度测定,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及72 h,分别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获取检测结果后,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非高胆红素组152例患者,高胆红素组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及黄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评定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新生儿生后72h内经皮胆红素日均值、日差值及脐血总胆红素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与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呈正相关,胆红素水平为60.1~80.0μmol/L时,黄疸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0~20.0、20.1~40.0、40.1~60组)(P<0.05);脐血总胆红素浓度为60.1~80.0μmol/L时,阳性、阴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经皮胆红素测定联合脐血胆红素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少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为31.4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伟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部湿罗音、咳嗽及气促等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肺部啰音、气促等症状减轻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所减少(P<0.05),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病程,缓解咳嗽、肺部啰音等不良症状,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董应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通过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75.67%(P<0.0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4.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通过丹参滴丸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汝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将2008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治疗的50例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均2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至丸加减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矫正视力和视网膜震荡电位。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并注意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矫正视力、视网膜震荡电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二至丸加减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视网膜震荡电位,还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且药物安全性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一惟;冉起;骆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确诊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9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双钢板组96例,术中采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96例,手术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负重的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锁定钢板组的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双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钢板组的骨折延迟愈合、关节强直、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多于锁定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固定松动断裂、皮肤坏死、骨坏死等并发症,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Rasmussen分级,双钢板组优于锁定钢板组,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疗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较优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作者:王荣生;王伟雄;罗本环;王炜昌;何立文;刘雄业;杨庆;许育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34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一期切开引流或一次性切开挂线引流术。术后一次性治愈33例,占97%,随访1~5年均无复发。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确切,方法可靠。手术关键点在于准确寻找及处理内口,通畅引流,消闭死腔,避免肛瘘形成导致二期手术。
作者:徐久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择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2月期间收诊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48例,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以及输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指标较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施以有效的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马新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院于2011年1月开始在儿科门诊实施人性化服务,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结果观察组家属焦虑、抑郁情况及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配合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服务可以缓解儿科门诊患儿家属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家属满意度及患儿的配合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秀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对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了解相关影响因素。2008~2014年对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及体检形式。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26.5%)明显高于女性(15.8%);男性痛风的患病率为2.6%,显著高于女性的患病率0.01%;男性的高尿酸血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女性除了高龄组(70~79岁组),其他组别同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患有高血脂的情况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因素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高尿酸人群中患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应该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谭立夫;朱君;严妙娟;林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出血次数。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6.6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慧;赵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神经外科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分析管道护理危险因素并实施防范措施;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50例做为对照,受当时护理条件的影响,施行管道护理危险因素评估不足及防范措施不力。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进行管道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8%、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及时评估管道护理风险并实施防范措施,对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华;杜伟娴;陈敏清;王洁芳;涂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收集医院1500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的150例并发颅内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出现颅脑外伤手术后感染和病人的手术时间,年龄,手术切口,脑室外引流,术前GCS评分,开放性伤口等,是影响患者出现颅脑外伤感染的重要因素(P<0.05),颅脑外伤手术后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和手术时间等是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能够及早进行预防性处理,可以降低手术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何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临床纳入116例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8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等)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96.5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LVEF、SBP以及DBP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LVEF、SBP以及DB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研究选取9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由反复呼吸道感染因素引起患儿慢性咳嗽所占的比例,并对主要病原体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患儿出现慢性咳嗽的因素,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因素为主,其次为过敏因素,各种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衣原体感染占据的比例大,支原体感染为其次,结核杆菌感染为少,各病原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病原体为支原体和衣原体,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可应用抗支原体、衣原体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腰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采用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应用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2月收治腰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镇痛,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镇痛,分析在麻醉前(T0)、针刺破背部皮肤(T1)、椎间盘纤维化边缘(T2)、开窗(T3)、髓核取出(T4)、射频消融时刻(T5)时刻镇痛情况。结果 T0时刻患者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和SpO2(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T1~T5时刻研究组患者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5时刻研究组患者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O2变化不明显(P>0.05),T1~T5时刻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追加药物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5.9%)(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和术后均未出现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腰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采取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能够起到很好的镇痛效果,能够降低芬太尼用量,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王泽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机选取医院产科收治的2013年1月~2015年1月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不仅提升临床疗效,还可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发挥积极临床疗效。
作者:黄海;黄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