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灸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唐丹

关键词:光灸,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探析光灸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100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光灸治疗进行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大腿围、胸围、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光灸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极为理想。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研究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经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组(B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组(C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组(D组),每组40例。A组常规注射催产素、B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C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D组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双肾俞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比较4组产后第1、2、3d宫缩疼痛程度及血清TNF-α。四组宫缩疼痛程度比较发现,B、C组与A组在第1、2d无重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d,A组与B组重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中的血清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与A组比较,B、C、D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D组与B、C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痛有显著的疗效,是一项经济简便,产妇易于接受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爱兰;张杰英;夏慧;谷风;章青英;唐桂香;郭金妹;欧素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ADL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陈婉琼;陈容梅;欧阳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6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传统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给予VSD技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换药次数、2次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80.0%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2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美观度优良率90.0%与对照组63.3%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SD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减少了换药次数,通过充分填塞伤口死腔消除细菌生存环境促进创面愈合,使患者能尽早进行创口缝合或植皮术,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美观度高,疗效显著。

    作者:沈伟辉;蒲鹏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热性惊厥患儿日后癫痫发生与其临床和脑电图特征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日后癫痫发生与其临床和脑电图(EEG)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45例FS患儿的临床资料和EEG特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日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45例FS患儿中, EEG结果显示正常患儿93例(64.13%);异常患儿52例(35.86%)。患儿出现EEG异常与年龄、FS家族史、发热温度、持续时间、FS类型以及24h内发作次数有关。EEG异常患儿日后发生癫痫39例,发生率为75%。此外EEG显示异常日后发生癫痫患儿中,15例额区放电日后发生癫痫14例(93.33%),19例枕区放电16例(84.21%)发生癫痫,13例Rolandic区放电8例(61.54%)发生癫痫,5例广泛性棘慢波者日后发生癫痫的有1例(20%)。结论 EEG检查异常的FS患儿中,中枕区和额区阵发性异常放电者更容易日后发生癫痫,在临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玉霞;谢鹤;蔡燕杏;钱月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确诊为脑梗死的中青年患者50例,短暂性脑缺血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于确诊后检查各组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组中青年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组中青年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中青年人群中导致脑血管病倾向的指标,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预测、预后及指导治疗中青年脑血管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何淼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分析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900例,其中46例并发病毒性脑炎,根据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特点,给予消毒隔离、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控制体温、配置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吸食的流质饮食等护理。46例患儿住院时间8~21d,平均住院(11.2±5.8)d。全部治愈,无后遗症发生,无1例死亡。在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康复中,精心护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护士应加强观察,制订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计划,及时发现HFMD并发脑膜脑炎,从而减少其从重症向危重症发展,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山莨菪碱、丹参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本院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组给予山莨菪碱,硫酸镁和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浆粘度、尿蛋白定量、延长孕周、新生儿存活率。两组均较治疗前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大,在改善血浆粘度、尿蛋白定量、延长孕周、新生儿存活率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联合山莨菪碱、丹参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眉;刘彤;黄梅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4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榕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选择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联合奈达铂75mg/m2”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病理学改变及不良反应。通过新辅助化疗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至少达85.7%(36/42),疗效评价CR达26.2%(11/42),CR+PR达76.2%(32/42),CR+PR+SD达95.2%(40/42),术后病理及分期、肿瘤细胞G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未对往后的治疗产生影响。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控制肿瘤病灶的发展、为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降低肿瘤的转移率,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雷叶青;李海涛;许金凤;陈桂宝;王海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丹参注射液对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研究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50例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中的患者,结合丹参注射液和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较短,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再出血率较对照组无增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治疗中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再出血率无升高和生存率高,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百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危重患者胃肠内置管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

    危重患者常常表现为体内能量代谢紊乱,往往合并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因此,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是改善危重患者疗效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肠内营养由于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能明显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率,因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文就危重患者胃肠内置管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牙科收治的6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中均进行正畸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前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牙周序列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疗后牙周附着损失、探针深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 P<0.05。采取牙周序列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牙齿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推广运用。

    作者:刘汉珍;岳章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在预防老年患者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研究

    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5月起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将其应用于200例老年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前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率进行比较。通过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远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调查分析发现,护理风险预警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了老年外科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减少风险事件带来的损失,能有效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工作流程。

    作者:钟秋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

    选取本院40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护理。收集患者术后窦性心律恢复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周80%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6个月95%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98.5%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风湿性心脏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情况较快,且恢复率高,患者满意度高。早期的预防性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窦性心律人恢复,增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吕虹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鉴别细菌感染的价值评价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4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4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进行检测。观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水平,进行ROC曲线分析,患者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试验组患者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鉴别细菌感染有一定的价值,可辅助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

    作者:苏莉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住院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作为治疗组,正常成年人76例做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两组血清中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唑来膦酸治疗后30天,全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髋部骨密度有明显的升高(P<0.001),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瘦素有关。

    作者:唐久阳;胡益雄;吴元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效果分析

    探讨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母儿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孕周使用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198例早产孕妇及出生的213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产前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并比较不同孕周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治疗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于34周的早产儿其Apgar评分明显高于相应孕周早产儿评分(P<0.05),各孕周早产儿出生体重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产妇的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两组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以促进胎肺成熟改善早产儿的肺功能,对34周前的早产儿尤其重要。

    作者:马新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外痔弧形切除缝合加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外痔弧形切除缝合加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痔弧形切除缝合加PP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率、治疗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水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4.4%,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外痔弧形切除缝合加PPH治疗环状混合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了治愈效率,减轻了患者负担和术后疼痛,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团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难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难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布地奈德组与地塞米松组各44例,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地塞米松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1.8%,布地奈德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5%,布地奈德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1%,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优于地塞米松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对分娩疼痛和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选取ASAⅠ~Ⅱ级,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依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A、B组均为6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非分娩镇痛;B组为研究组,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观察、记录产妇镇痛后30min疼痛评分(VAS)、下肢运动能力评分(Bromage评价)、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以及使用催产素情况。B组产妇在镇痛后30minVAS评分、Bromage评分、第二产程时间、剖功产率以及使用催产素情况方面显著优于A组(P<0.01)。但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疼痛,产妇可自由行走,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利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