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团结
选取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盲穿法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2、8、12及48h时的VAS评分,以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辅助的次数与例数;12h内,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组组患者(P<0.05),24~48h组间的分数差异性不大(P>0.05)。同时患者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的自我评分时,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在药物辅助方面,24h内对照组使用镇痛药物的频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腹腔镜盲穿法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术后12h内镇痛效果良好,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建;李健;王健;李解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共抽取广东省惠州市4个居委会和4个村2400户人家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家庭一般情况调查和精神量表调查,根据精神量表的调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对不同组内研究对象进行个体诊断检查,比较精神障碍不同程度的调查对象抑郁症的患病率、就诊率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结果显示精神障碍高危组435例,精神障碍中危组664例,精神障碍低危组1301例;精神障碍高危组人员中抑郁症现患率和就诊率均高,中危组其次,低危组少;经调查,女性、年龄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住在乡下、家庭收入较少、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得抑郁症的几率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在生活中应多加注意,而女性、年龄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住在乡下、家庭收入较少、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因此应着重注意该类人员的抑郁症预防。
作者:欧秋明;邓思灵;翟伟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研究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根据自愿入组、随机分组原则,将186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在出院时进行简单教育及指导,观察组制定个性化家庭跟进式护理计划,出院后跟进式护理3个月,出院时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测评,3个月跟进式护理结束后再次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并用抑郁症自测(EPDS)量表测评产后抑郁(PPD)发生情况。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个月测评时,观察组在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八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跟进式护理3个月后PPD发生率为5.38%,对照组为15.05%,观察组PP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4.2164,P<0.05)。跟进式护理模式可从生理、心理、新生儿养育多方面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初产妇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从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对预防PPD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孙舒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阐明C肽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程度、持续时间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早期临床防治,探讨两者之间对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的在本院新生儿300例,纳入研究患儿均诊断为低血糖,检测患儿的低血糖持续时间、C肽水平等实验室指标,对C肽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值之间的相关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血糖的表达值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儿母亲合并有妊娠糖尿病、母亲合并有妊娠高血压与低血糖的表达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表达值的高低与临床实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新生儿低血糖与C肽具有相关性,调整之后风险OR=5.05,95%CI为1.14-23.45,P=0.02。结论新生儿低血糖与C肽的水平具有相关性,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C肽呈正相关性。
作者:黄佩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瓣植骨治疗手舟骨腰部骨折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记录的40例手舟骨腰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折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通过随访7~24(平均14.3)个月,比较两组外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数据。试验组外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腕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手舟骨腰部骨折,不论在新鲜骨折还是陈旧性骨折,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治疗手舟骨腰部陈旧性骨折的过程中,在对骨折端进行稳固内固定的同时,选用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瓣植骨,可以获得与新鲜骨折相近的治疗效果,可减少骨不连、骨坏死的发生。
作者:孔镜波;彭剑飞;钟振东;韩春梅;贾献磊;康国锋;李敬矿;王光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析归肺经中药的性味与临床效用及药理作用的构成情况。收集相关的文献信息,建构数据库,对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分析数据信息,共筛选130种归肺经中药,总结归纳归肺经中药与临床效用及药理作用的构成情况。从临床效用上看,大部分有祛痰、止咳、平喘及解表等效用,主治疾病为皮肤、肺脏、鼻、咽喉等;药理作用大多为祛痰、止咳、平喘、抗炎、抗菌剂抗肿瘤等。通常归肺经中药主要是寒凉药性,祛痰、止咳、平喘及解表等效用和祛痰、止咳、平喘、抗炎、抗菌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都可能和归肺经相关。
作者:赵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难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布地奈德组与地塞米松组各44例,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地塞米松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1.8%,布地奈德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5%,布地奈德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1%,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优于地塞米松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危重患者常常表现为体内能量代谢紊乱,往往合并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因此,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是改善危重患者疗效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肠内营养由于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能明显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率,因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文就危重患者胃肠内置管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抽取接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进行研究,作为研究组,而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测定血清瘦素水平,所用测定方法为ELISA法,同时对两组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并组间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营养指标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补体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较高,且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应加强重视。
作者:夏郁彬;卢娟娟;蔡迎蕾;马于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全麻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观察组患者麻醉后FVC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FEV1及FVC/FEV1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3%与对照组2.9%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均会影响患者肺功能,但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肖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小儿麻疹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临床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莲;张友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ADL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陈婉琼;陈容梅;欧阳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比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种营养支持方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在医院中随机选取收治的100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情况。观察组在体重指标及平均体重方面、营养指标回复方面、并发症及护理时间方面、治疗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中应用效果较好,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手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关节腔灌注冲洗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关节腔灌注冲洗治疗,每3天灌注一次,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运动功能、综合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前观察组和治疗组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项指标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身体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和一年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关节镜下手术血必净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余德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对52例IMPC的病理组织学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IMPC发生率为4.7%,2年生存率为73.1%,5年生存率为42.3%(22/52);52例IMPC病理学观察肿瘤组织中均可见比例不等的典型微乳头结构,其中53.8%可见高度淋巴管侵袭,76.9%可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IMPC具有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预后极差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李胜难;杨清平;罗小红;殷清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常规护理组与个性化护理组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护理干预后,常规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个性化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6%,个性化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贵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150例,入组患者住院后根据肿瘤性质进行手术或放、化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行MRI-DWI检查,分析MRI-DWI诊断宫颈癌的准确率。本组宫颈癌患者DWI图像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0.89±0.05)×10-3mm2/s,DWI及ADC序列亦可清晰显示宫颈癌结合带破坏与否。因宫旁浸润与原发灶同源,DWI亦呈不均稍高信号;淋巴结的转移除见其肿大外,DWI呈稍高或高信号;MRI-DWI诊断宫颈癌准确度明显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治疗前后ADC值分别为(0.89±0.05)×10-3mm2/s、(1.26±0.15)×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宫颈癌诊断率高、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断,指导诊断及治疗,应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真娇;梁梅芬;钟菀杞;董延江;周雁玲;余艳萍;王永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及感染、血透血流量、并发症等发生情况。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3个月~6个月,其中8例发生导管血栓,分析其血栓形成原因包括导管位置不良2例、导管弯曲3例、导管压迫1例、早期纤维鞘形成2例。6例经尿激酶溶栓治疗成功,溶栓成功率为75.00%,2例溶栓治疗失败后拔出中心静脉导管。4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5.00%。中心静脉导管是血液透析中的一条血管通路,导管位置不良及导管弯曲或压迫、早期纤维鞘形成均可导致血栓形成,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及导管感染,确保血透中血流量。
作者:吴爱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120例,均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住院,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记录开腹组患者及腹腔镜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淋巴结清除量,并评价对照组患者及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量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腹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结直肠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能缩短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推荐临床应用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田清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探讨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其IL-1、IL-10、TNF-α的影响。选择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用碳酸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有效率,并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L-1、IL-10、TNF-α的变化。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1、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IL-1、IL-10、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喹硫平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与碳酸锂接近,同碳酸锂一样能显著改善患者IL-1、IL-10、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建高;朱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