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银;骆小辉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10 U 加0.9%生理盐水500ml 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雌激素联合钙剂治疗,比较两组高危孕妇患者2h 内出血量、2~24h 内出血量及子宫切除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 内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578.4±230.1ml vs 879.6±35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24h 两组患者出血量分别为(103.6±69.7)ml、(165.4±65.9)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例给予全部子宫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无子宫切除术及死亡病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疗后有1例出现恶心反应,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后1例出现恶心,两组都无呕吐和血栓形成。2例患者均未做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雌激素联合钙剂预防产后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岑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更年期阴道炎患者中选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所有患者的分组,对照组60例更年期阴道炎患者予以醋酸清洗液及保妇康栓联合治疗,观察组60例更年期阴道炎患者予以妇舒能洗剂与维生素 E 胶丸进行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舒能洗剂与维生素 E 胶丸外擦阴部治疗更年期阴道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秀敏;罗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150例手术患者,依据术前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组均行常规术前访视,在此基础上,术前1日由主管护师带领观察组患者参观手术室,以对手术器械进行了解。将告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当日记为 T1,将术前访视的当晚记为 T2,对比分析两个时间点两组的焦虑评分情况和术后1日内的疼痛评分情况。T1时间点内,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时间点内,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时地引导患者了解手术室内的环境,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减轻其术中疼痛感,效果显著。
作者:刘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临床株 rpoB 基因的多态性。方法提取NTM 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的 DNA,扩增其 rpoB 基因部分序列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10种共27株 NTM 临床株中有8种共14株的 rpoB 基因存在多态性位点,其中脓肿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中均发现3个多态性位点。结论NTM 临床菌株的 rpoB 基因存在多态性,是否会影响其在 NTM 分子鉴定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尹小毛;林丽;毛欣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评价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下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拟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共60例。使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稳定在低肺泡气有效浓度(MAC)0.6 MAC、1.0 MAC、1.3 MAC,各浓度均维持15min,记录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结果与麻醉前比较,0.6 MAC、1.0 MAC、1.3 MAC 的 BIS、动脉血压、体温值均降低(P<0.05);1.0 MAC、1.3 MAC 的 BIS、动脉血压、体温值低于0.6 MAC(P<0.05);1.0 MAC、1.3 MAC 的术中 BIS、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 MAC、1.0 MAC、1.3 MAC 的心率显著高于麻醉前,术后动脉血压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0.6 MAC 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心率均显著低于1.0 MAC 及1.3 MAC,术后动脉血压显著高于1.0 MAC 及1.3 MAC(P<0.05);不同麻醉深度术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显示随着七氟醚浓度增高 BIS、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值降低,麻醉深度监测仪具有良好的临床麻醉应用前景。
作者:廖亿粦;林跃华;钟瑜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16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配合香茅草煎液坐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6及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护理干预配合香茅草煎液坐浴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黎燕银;骆小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6例外感高热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临床疗效以及咳嗽、退热及咽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23%,而对照组的为83.0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外感高热病症患者采取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冰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87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结合仿生海豚音的视听觉统合训练,每天45min,15d 为一疗程,间隔2个月后开始下一疗程,评估其治疗前后的孤独症特征性症状,结合治疗前后的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对比。结果经比较第一、二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研究对象的特征性症状可见,眼神交流、模仿动作、想象性游戏、模仿语言以及重复和刻板动作5项指标差异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相较于治疗前第一疗程结束后不同指标的改善率为8.0%~26.4%,第二疗程相较于第一疗程结束后改善率为42.5%~64.3%,综合连续两疗程改善率为50.6%~67.8%,连续两个疗程前后的 ABC 分值显著改善(P<0.01),且年龄越小,改变分值越大。数字化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眼神交流、模仿动作、想象性游戏、模仿语言,减少重复和刻板动作,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比较肯定。
作者:李坚旭;李慧娟;汪月娟;胡效荣;崔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择9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出院后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社区居家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老年人的护理依从性、社区居家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发生误吸次数和再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采取社区居家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
作者:陈建新;汤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院60例患者于2011年9月~2015年4月收治者中抽选,按照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组:对照组(卡马西平)、研究组(奥卡西平),评估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预后的疾病缓解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的疼痛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奥卡西平疗法作用突出,可减轻疼痛度,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王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所有患者均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8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作为观察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FBG、2h PBG 水平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FBG、2h PBG 水平、胃轻瘫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满意度分别为94.83%、96.55%,对照组分别为84.48%、87.93%,观察组依从率、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全方位护理有利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血糖水平控制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春华;冯桂芳;欧晓恩;黄云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06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分别对其实施传统护理和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自评表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症状自评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采用 Ridit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置信区间为0.352587~0.502060、对照组的置信区间为0.502513~0.648430,不存在重合区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伟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96例经入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8例、联合组48例。常规组根据小儿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恢复影响。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情况比较联合组高达95.8%,常规组仅为83.3%,联合组较常规组疗效好(P<0.05);未治疗时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较常规组肺功能恢复情况好(P<0.05)。临床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可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患者疗效好、恢复快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樊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因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8例,根据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用博莱霉素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胸腔注入治疗,根据胸腔注药治疗后疼痛感的程度、胸水量作出对应比较及不良反应的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病情的缓解效果比较,观察组控制胸腔积液的总有效率为83.3%,而对照组为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经胸腔注药治疗后,胸水减少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注药治疗后胸膜增厚持续周数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博莱霉素胸腔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以及远期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比较。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I、II、III 组,每组40例患者。比较三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月、6月膝关节 Lysholm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VAS 评分、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时,Ⅰ、Ⅱ比较和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患者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时,Ⅰ、Ⅲ比较和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就术后3月内恢复效果来看,术中保护鹅足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其他方式。但在术后6个月时,修复重建鹅足组的膝关节功能也有较好的恢复。
作者:曾思平;叶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抽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共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强化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试验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性护理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爱娟;汪细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回顾分析近两年来采用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48例与双孔4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后2、24h 疼痛 VAS 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症状全部缓解。两组间术后2、24h的 VAS 评分、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单孔微创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与双孔相比,均取得了满意的手术结果。但单孔较双孔在创伤疼痛、住院时间及美容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胡寿祥;谢汉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型三阶段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清 IL-2、IFN-γ以及 IL-6变化情况40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2.50%,对照组为7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8.12%,对照组复发率为16.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 IL-2、IFN-γ及 IL-6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 CO2激光疗法、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黄甘颗粒三阶段疗法可以提高肛周尖锐湿疣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从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6.197, P<0.05)。在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融洽医护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哮喘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进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4例儿童哮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哮喘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性别、发病年龄、呼吸道感染次数、病情程度、早产、母乳喂养、二手烟暴露、环境毛屑暴露、过敏史、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选入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程的因素主要有呼吸道感染次数、病情程度、二手烟暴露、环境毛屑暴露、过敏史和喜鱼饮食;其中病情程度、二手烟暴露、环境毛屑暴露和过敏史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呼吸道感染次数和喜鱼饮食是影响预后的有利因素。不同性别的哮喘患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病年龄较低、早产、非母乳喂养的哮喘患儿预后情况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预后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病情程度、二手烟暴露、环境毛屑暴露和过敏史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呼吸道感染次数和喜鱼饮食是影响预后的有利因素。因此,哮喘患儿应在早期接受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促进患儿早日痊愈。
作者:胡梅华;林岳华;胡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