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飞;刘丽;石浩文;何俊永;李仁宰;王华;何仁亮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各300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分析可能存在感染的因素。侵入操作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防范意识不强等都会导致感染的发生,干预护理后,ICU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提高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对可能引起感染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均可有效控制和减少发生感染的概率。
作者:郑纯翠;李兰兰;李毅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结核(Tuberculosis,TB)是古老、具破坏性的传染病之一,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的严重形式,导致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约占全部结核病的1%。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关于TBM实验室检查主要有脑脊液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us,AFB)涂片、细菌培养、PCR技术及新型的抗原抗体检测等,本文对TBM脑脊液检测标志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林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明确白细胞介素33(IL-33)及IL-33受体(IL-33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性别年龄匹配组对照人群血清IL-33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表面IL-33受体(IL-33R)表达水平。共检测140例SLE患者和140例正常对照者。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标准判定SLE。结果 SLE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明显高与正常对照者,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各细胞亚群表面的IL-33R(ST2)表达水平在SLE和正常对照组中相似,在CD4+、CD14+和CD19+等细胞亚群内IL-33R表达没有显著差异,但SLE患者CD8+细胞亚群内IL-33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L-3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厚清;张彦鹏;郭岱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共56例,通过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术前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分期进行诊断,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的64排CT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64排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在术前对患者的结直肠癌进行分期,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成厚丕;杨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将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且术后对照组患者腹胀、切口感染、膀胱损伤、淋巴囊肿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0%,高于观察组8.0%,差异显著(P<0.05)。对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与治疗效果。
作者:陈凤转;于艳彬;刘全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分析地佐辛联合曲马多应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取腹部择期手术患者128例,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应用地佐辛、曲马多和托烷司琼,对照组应用芬太尼、曲马多和托烷司琼,比较两组各时间点VAS和Ramsay评分及RR水平。两组间各时间点VAS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开始2h、4h、8h、24h和48h研究组R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镇痛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联合曲马多应用于术后镇痛与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用药具有相近的有效性,地佐辛联合曲马多用药安全性更高,可降低对患者呼吸的抑制作用。
作者:马艳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探讨针灸配合语言训练对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选取收治的78例脑瘫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针对脑瘫实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针灸配合语言训练。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发育商和口部运动功能。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发育商得分和口部运动功能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育商得分和口部运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灸配合语言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发育商和口部运动功能,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廖金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美托洛尔治疗以及美托洛尔联合中药治疗,对比2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有效性。试验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症状评分(盗汗、胸闷、心烦、口干、心悸)均与对照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应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较好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不良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值得应用。
作者:陈玉环;邓永宏;周运东;叶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搜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低剂量(80kv、200mAs)及常规剂量(120kv、200mAs)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比较两种剂量下病灶中心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峰值时间及辐射剂量。两种剂量下病灶中心比较可得,组间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及峰值时间不存在差异(P>0.05);但两种剂量下辐射剂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菊芳;梁立华;陈志军;冯晓荣;李锦;壬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收治的130例住院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开展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特点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再次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达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作者:梁碧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对2352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检出疾病1320例,检出率56.12%;脂肪肝、肾囊肿、胆囊结石、肾结石在性别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肾囊肿、胆囊结石的检出率不同年龄组有差异(P<0.05)。腹部彩色超声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多种疾病,应作为健康体检腹部实质脏器的常规首选检查项目。
作者:李瑜;林菱;郑淮武;李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择收治的11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直接免疫荧光方法,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测定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 A 型(FA)、流感病毒 B 型(FB)、副流感病毒1型(PIVI)、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统计分析检测结果。1125例患儿采集的标本中共发现阳性标本410例,检出率为36.44%,其中5例标本测定出2种病毒,RSV比率(51.71%)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病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阳性检出率(49.2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与冬季呼吸道感染患儿阳性比率分别为46.89%、48.01%,明显高于夏季与秋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免疫荧光法能高效、快速检测出呼吸道感染中的多种病毒抗原,为诊断、治疗提供指导,还能间接减少抗生素滥用。
作者:乔杰;曾淑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包块患者共172例,其中有151例良性包块,21例恶性包块,通过微粒子酶联免疫法以及放免法对172例患者的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进行测定,结合测定结果对患者妇科盆腔包块性质的临床鉴别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盆腔包块患者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 的水平值(219.46±112.39)U/ml、(137.83±104.67)U/ml、(6.58±3.27)ng/ml,均高于良性盆腔包块患者的(33.14±25.86)U/ml、(35.05±22.48)U/ml、(3.17±1.05)ng/ml;恶性盆腔包块患者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的阳性率分别为76.19%(16/21)、23.81%(5/21)、9.52%(2/21),均高于良性盆腔包块患者的36.42%(55/151)、5.30%(8/151)、0.00%(0/151)。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测定能有效对妇科盆腔包块的性质进行鉴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洁;贾海军;袁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每天进行3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饮食摄入能量=理想体重×30~38kcal/kg,对照组给予常规自由活动支持,患者可在身体可接受范围内自由活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对孕妇进行饮食控制的时间为GDM确诊后(约孕24w左右),使孕期体重增长放缓,但对妊娠结局影响可能较弱。观察组综合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B组(P<0.05)。综合护理能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可将其综合护理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尤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实验中心保存及提供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96株,依据随即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对比两组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凋亡率,组织中GST-π、P-gp和Topo-Ⅱ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组织中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织中GST-π、P-gp和Topo-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动力疗法可有效抑制耐药性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具有灭杀宫颈癌细胞的作用,可有效抑制宫颈癌组织中耐药性因子的表达,有利于提高耐药性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海燕;周莉君;兰秀秀;姜侃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采取循证护理干预,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调查对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及住院费用等指标情况。循证护理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偏瘫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加经济有效的促进偏瘫患者临床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曾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疼痛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治疗措施,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和VAS疼痛评分。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为(2.12±0.03)分,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为(5.09±0.04)分(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治疗措施对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疼痛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杨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研究排龈术在修复牙龈下楔状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抽选接诊的100例牙龈下楔状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复合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应用排龈线技术排龈后填充复合树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水平,菌斑指数(PLI)与龈沟出血指数(BI)评分及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PLI、BI、TNF-α及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PLI、BI、TNF-α以及IL-1β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填充修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下楔状缺损应用排龈术能有效降低填充修复后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减少牙龈区菌斑,提高填充修复效果。
作者:叶伟彪;林宝宝;严研 刊期: 2016年第15期
18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术前一天给予术前巡访。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巡访,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术前巡访。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的术前巡访应用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儿,能够更好改善患儿的术前身心状态,从而更为顺利的手术和更早康复,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陈红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手外伤科收治的甲床损伤的患者50例,纳入的患者具有甲床不规则的缺损,甲床缺损的范围在0.5×0.5cm到1.0×1.0cm之间,入院后均第一时间进行甲床的清创,之后采取超薄大鱼际皮瓣对缺损的甲床进行修复,皮瓣及甲床上方用甲板或自制塑料甲板覆盖。结果所有患者的皮瓣均成活,甲板或自制塑料甲板脱落时间1~2(平均1.5)w。均无皮肤或甲床坏死;感染2例,经加强换药后治愈。甲再生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27指,良21指,可2例,差0指。手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外观恢复良好,功能活动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活动的评定标准进行评估,其中优良率达到92%。超薄大鱼际皮瓣对甲板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是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甲床损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相文龙;利春叶;许丽芳;吴迪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