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锋;周丽文;萧树银;李秋萍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多且易于反复,现代医学主要是通过激素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激素对于患者的伤害较大,治疗效果有限。祖国传统中医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方面具有比较积极的优势,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激素类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在临床上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力求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站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就诊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14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辛复宁组各73例。辛复宁组采用单一辛复宁治疗,联合组在辛复宁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联合组HPV转阴率为87.67%,辛复宁组为5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有效率为91.78%,辛复宁组为6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为4.55%,辛复宁组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应用保妇康栓联合辛复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辛复宁治疗,能提高HPV转阴率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嘉琳;黄江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每天进行3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饮食摄入能量=理想体重×30~38kcal/kg,对照组给予常规自由活动支持,患者可在身体可接受范围内自由活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对孕妇进行饮食控制的时间为GDM确诊后(约孕24w左右),使孕期体重增长放缓,但对妊娠结局影响可能较弱。观察组综合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B组(P<0.05)。综合护理能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可将其综合护理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尤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2月于我院呼吸科治疗的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细节组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测试前宣教和细节化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检查前宣教指导和细节管理指导下的宣教指导后,对宣教内容掌握程度、肺功能测定的有效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细节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5%、肺功能测定成功率完全有效为47.62%,对宣教内容的各细节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常规宣教指导后的阶段,但两阶段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细节管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肺功能测定的配合度及成功率及满意度,效果显著,可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丁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行孕前TORCH检测并出现异常妊娠的妇女19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孕前TORCH检测并正常妊娠的妇女19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TORCH检查结果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重视TORCH检测,可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的发生,对优生优育工作及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英杰;赖俊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孕妇采用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联合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筛查价值。方法抽选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产前检查孕妇1000例,分别在妊娠8~14周测定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24~28周实施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OGTT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观察筛查结果,并与健康孕妇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HbAlc≥5.5%且BMI≥24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OGTT筛查结果为接近。试验组孕妇的FBG、HbAlc、BMI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和正常孕妇存在明显差异,糖化血红蛋白联合体重指数测定能够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凤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对2352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检出疾病1320例,检出率56.12%;脂肪肝、肾囊肿、胆囊结石、肾结石在性别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肾囊肿、胆囊结石的检出率不同年龄组有差异(P<0.05)。腹部彩色超声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多种疾病,应作为健康体检腹部实质脏器的常规首选检查项目。
作者:李瑜;林菱;郑淮武;李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行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在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血糖控制情况,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血糖恢复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早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清除高血糖毒性作用,恢复正常血糖值,而且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少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乳腺癌患者20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均实施综合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的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0%,5年生存率为80%。25.00%的乳腺癌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5例患者再次接受综合治疗,其1年生存率为60.00%(3例)。患者并发症少,生存质量提高。乳腺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意义重大,利于乳腺癌患者治疗疗效的提高以及预后的改善。
作者:章琳;彭华彬;孙海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消除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小儿肺炎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加快症状缓解速度。
作者:林系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根据不同期肩周炎的临床特征,采用改良的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l)量表分期,制定不同期肩周炎患者的治疗策略,观察按治疗策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住院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试验组40例(按不同期肩周炎治疗策略治疗)、空白对照组40例(自愈组)、常规对照组40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疼痛症状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参照肩关节活动Melle评分,并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半年、1年后疼痛评分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1年试验组疼痛症状的改善明显比空白对照组、常规对照组好(P<0.05)。试验组、常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半年、1年后功能活动评分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治疗后1年功能活动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半年、1年试验组功能活动评分明显比空白对照组、常规对照组高(P<0.05)。3组1年后临床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常规对照组为75%,空白对照组为57.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肩周炎可以自愈,但时间长、功能恢复慢。采用不同期肩周炎的不同治疗策略,能尽快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恢复运动功能,是治疗肩周炎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蔡郁;许恩超;席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转染B7-H3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摄取18F-FDG和18F-FLT的影响。方法检测鼠源性前列腺癌RM1细胞和RM1-B7-H3细胞培养后不同时间段的吸光度(A)值,不同糖浓度、不同细胞数、不同摄取时间的条件下,对RM1细胞和RM1-B7-H3细胞的18F-FDG摄取率进行计算、比较,在细胞数1×106、反应100min的条件下行进行18F-FLT摄取实验,并对加入4H7单抗后的B7-H3细胞的18F-FDG摄取率进行测定。结果 RM1-B7-H3细胞培养1d、2d、3d的A值高于RMl细胞(P<0.05);随培养基糖浓度的增加,RM1细胞和RM1-B7-H3细胞18F-FDG摄取率逐渐降低,而随摄取时间、细胞数的增加有所升高;RM1和RM1-B7-H3细胞18F-FLT摄取率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8F-FDG摄取率较A组低(P<0.05),与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B7-H3基因可提高细胞18F-FDG和18F-FLT的摄取率,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代谢和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加入4H7单抗后,RM1-B7-H3细胞18F-FDG的摄取率有所下降。
作者:曹宇;王伟群;李玥;黄校青;辛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皮质醇昼夜节律性与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62例,主观营养评分(SGA)等级均为A级,按照皮质醇检测结果分为皮质醇节律正常组及节律异常组,两组均按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摄入标准严格饮食控制3个月,比较相同饮食下各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转铁蛋白、铁蛋白、未饱和铁、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的组间及前后差异。结果在基础水平一致的前提下,比较两组3个月后各个营养指标,皮质醇节律正常组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异常组(P<0.05),其余指标无差异。组内比较,皮质醇节律异常组所有营养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总蛋白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炎症评分明显升高(P<0.01)。皮质醇节律正常组内所有营养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皮质醇节律性的紊乱消失可能导致蛋白质肌肉消耗加快,营养状态进一步恶化。提示皮质醇节律性可以作为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的预测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甄别预后差及具有营养不良高危倾向的患者。
作者:刘永恒;刘裕;林旋霞;霍世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调经毓麟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激素水平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激素水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调经毓麟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敏;余王君;张杏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受救治的50例HIE患儿及50例非HIE高危患儿,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就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母亲妊娠期高血压(OR=3.46,P<0.01)、胎儿窘迫(OR=2.49,P<0.05)、脐带异常(OR=3.74,P<0.01)、脐带绕颈(OR=3.81,P<0.01)、产程异常(OR=4.72,P<0.01)、羊水污染(OR=4.72,P<0.01)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根据对应的危险因素开展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海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包块患者共172例,其中有151例良性包块,21例恶性包块,通过微粒子酶联免疫法以及放免法对172例患者的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进行测定,结合测定结果对患者妇科盆腔包块性质的临床鉴别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盆腔包块患者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 的水平值(219.46±112.39)U/ml、(137.83±104.67)U/ml、(6.58±3.27)ng/ml,均高于良性盆腔包块患者的(33.14±25.86)U/ml、(35.05±22.48)U/ml、(3.17±1.05)ng/ml;恶性盆腔包块患者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的阳性率分别为76.19%(16/21)、23.81%(5/21)、9.52%(2/21),均高于良性盆腔包块患者的36.42%(55/151)、5.30%(8/151)、0.00%(0/151)。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前血清CA125、CA199和AFP测定能有效对妇科盆腔包块的性质进行鉴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洁;贾海军;袁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美托洛尔治疗以及美托洛尔联合中药治疗,对比2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有效性。试验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症状评分(盗汗、胸闷、心烦、口干、心悸)均与对照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应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较好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不良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值得应用。
作者:陈玉环;邓永宏;周运东;叶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所起的镇静效果,以便提供更好的临床麻醉镇静方案。方法选择100例拟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随机均分为5组:右美托咪定组(D1、D2、D3三组)、咪达唑仑组(M组)、空白组(K组),记录患者在时间T0、T1、T2、T3、T4、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Ramsay评分、术后患者遗忘程度。结果 D2、D3、M组Ramsay评分明显优于K 组,D3组HR明显低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组完全遗忘率明显高于M及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有更好的镇静效果,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刘鲜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西格列汀为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的一种,主要口服,单独使用该药可有效改善血糖,而与磺酰脲类、二甲双胍以及胰岛素等联合用药时,可明显提高效果,同时还不会使低血糖风险上升,患者体重增加。本文主要对西格列汀的药动学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对该药的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将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且术后对照组患者腹胀、切口感染、膀胱损伤、淋巴囊肿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0%,高于观察组8.0%,差异显著(P<0.05)。对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与治疗效果。
作者:陈凤转;于艳彬;刘全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