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勋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5例和开腹组35例。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3年无瘤生存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50.2±12.5min,明显长于开腹组,但其术中出血量(118.5±3.9ml)、肠功能恢复时间(2.2±0.5d)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7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手术安全性相近,但腹腔镜组患者近期疗效相对要好,应作为治疗方案的首选。
作者:钱江;黎发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偏头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与SD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及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而言,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偏头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谌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等指标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可在临床中普及和推广。
作者:李桢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纯后路手术)和观察组(后路手术+椎管减压)各40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神经功能和下腰痛改善情况。观察组Frankle分级A级、B级、C级比例低,E级比例高;经治疗后患者的JOA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在后路手术中实施椎管减压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下腰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豪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然后对其进行CT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在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有60例,而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来说,其表现为单纯的胰腺体积增大的患者有60例,而体积增大且密度也增大,胰腺内坏死或者出血的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来说,CT诊断具有更加明显的表现形式,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胰腺炎的病理类型,从而增强治疗的准确性,且CT诊断对患者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作者:庞瑞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20例患者进行CT横状位扫描;12例患者进行横状位、矢状位扫描,观察期信号改变、形态以及骨质等情况。本组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的CT及磁共振表现为韧带附着炎、脊柱关节炎、椎间盘炎、脊柱炎。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88个椎体中,侵犯S1、L5、T7、T6各2个;L4、T9、T8各4个;L3、L2、T10各6个;L1有12个;T11有16个;T12有22个。以T11~L1侵犯较多,共占58.14%(50/86)。单纯椎体受累26个,为30.23%;椎体及附件受累60个,为69.77%。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脊柱关节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清晰的显示韧带起止炎、关节软骨侵袭、滑膜炎、骨髓水肿、脊柱椎小节滑膜或骶髂关节结构改变,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胡院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采集20000名出生72h的新生儿足底血,利用酶联免疫法测促甲状腺激素,当检测结果8.5μU/ml时,需要再次对患儿进行检测,所有检测结果中,两项以上(包含两项)结果显示阳性时,患儿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观察所有新生儿检测结果。结果在20000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300例,经复检确诊21例,发病率为0.1%。治疗与随访结果显示,无患儿智能和体格发育异常。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经过及早发现和治疗,保证患者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提高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文高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2190例产妇。按产妇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9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产后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比两组产妇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睡眠质量、并发症及产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72h的乳汁分泌优秀率分别为61.64%、89.04%,较对照组的39.73%、61.64%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h及72h的子宫复旧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h疼痛轻于对照组,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给予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可有效促进子宫复旧及乳汁分泌,改善产妇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局部疼痛,值得临床产科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如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选择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及孟鲁司特钠口服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夜间咳醒次数、咳嗽积分、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夜间咳醒次数、咳嗽积分、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辉;苏伟强;陈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实施功能神经术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都行全身麻醉,待手术结束前0.5h时,观察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而对照组按照同样的方式等量泵入生理盐水,比较诱导前、术后两组患者苏醒时的心率、动脉压及术后的呛咳次数、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前心率与动脉压无差异(P>0.05);而术后苏醒时,试验组患者的心率与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恢复主呼吸时间与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呛咳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啶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并减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兴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商品名金因肽,由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对促进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本院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术后无特殊处理;治疗组使用金因肽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对比两组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术后第3d切口愈合及疼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术后第10d切口愈合分类及疼痛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与肉芽肿形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产妇术后第42、90d比较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裂开、硬结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降低感染率的作用。
作者:邓娅莉;丁依玲;李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耳镜下冲洗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耳镜直视下氧氟沙星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25%氯霉素滴耳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气导听阈值和骨导听阈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耳镜直视下氧氟沙星冲洗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安全、高效,且无内耳毒性的副作用。
作者:熊剑丁;夏良勇;杨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接受门冬酰胺酶与培门冬酶联合化疗的80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门冬酰胺酶组及培门冬酶组,比较门冬酰胺酶及培门冬酶的患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门冬酰胺酶组42例,8例(19%)有转氨酶异常,15例(35.7%)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异常,7例降低,临床无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栓等表现。培门冬酶38例,10例(26%)有转氨酶异常;11例(28.9%)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异常,5例降低,临床无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栓等表现。4例(10.5%)出现肾功能异常,以尿素氮增高(2例)为主,临床未发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3例(7.8%)发生高血糖症,1例(2%)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发生。38例次培门冬酶治疗中,仅2例(5%)发生了典型的过敏反应,以明显的风团样皮疹伴瘙痒为主要表现,有一过性喉头异物感,经吸氧、镇静等处理后很快缓解。无过敏性休克。PEG-Asp 和L-Asp在NK/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疗效相当,但PEG-Asp具有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日的优点。
作者:易昆;双跃荣;涂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健康体验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双侧颈动脉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及颈动脉斑块测定。结果研究组血清脂联素水平(2.86±1.23mg/L)低于对照组(7.55±1.46mg/L),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88±3.52分;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贺兰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时,接受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结果患者通气后3、24、72h及撤机后24h pH、PaO2值较通气前显著增加,PaCO2较通气前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8.2±6.7d。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何洪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对比我院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中,分别采用热能刀和5mmPK刀烧伤和电凝两种不同方法止血,术前(月经第2~3d)及术后(第2次月经第2~3d)均采静脉血4ml 化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三种女性激素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手术前比较两组女性激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比较两组女性激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中分离止血,应用热能刀比5mmPK刀对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损伤、影响比较小。
作者:郭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采取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QL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戴望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74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临床症状基本得到缓解,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效率分别为70.27%、97.30%,对照组患者阿托品使用量、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6.8±12.50mg、15.2±1.62d、19.2±1.54d,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58.3±16.77mg、8.8±0.74d、11.0±0.47d,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临床予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毒素清除快,值得推广。
作者:谢朝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03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病例特征。103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中,60~70岁患者居多,共44例;<50岁患者少,共12例;病灶部位分布情况中,贲门胃底居多,共47例;小弯侧少,共17例;临床症状情况中,出现上腹不适居多,共41例;出现黑便少,共8例。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可为治疗与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高艮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选择肺炎患儿痰液样本1200例进行培养,对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共分离出病原菌289株,检出率为24.1%。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242株,革兰阳性菌47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总数的3.72%,鲍曼不动杆菌占10.74%,阴沟肠杆菌占25.62%,大肠埃希菌占27.69%,而克雷伯菌多,占35.95%。革兰阴性菌中金黄色葡萄菌占17.02%,表皮葡萄菌占19.14%,肺炎链球菌多,占46.8%。通过分析小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究引起小儿肺部感染的原因,并针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儿肺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作者:徐建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