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锋;李雪峰
筛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拟诊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活检证实早期肺癌患者71例,肺部良性病变15例,于病理活检前行胸部X线平片、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根据CT影像结果 进行诊断,探讨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敏感性为94.37%(67/71),特异性为86.67%(13/15),诊断正确率为93.02%(80/86),X线胸片敏感性为59.15%(42/71),特异性为46.67%(7/15),诊断准确率为56.98%(49/86),螺旋CT对早期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平片,P<0.05,并且与病理证实结果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对于早期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明显优于传统的胸部X线平片,并且其检出结果 与病理实验结果 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熊劲松;肖成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共6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分别为(3.64±0.91)分和(3.06±0.89)分,比干预前均明显升高,并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情绪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彩燕;邓碧霞;谢秀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高龄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更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P<0.05).结论 在高龄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东光;罗盛珍;曾杏新;陈环球;赖欢乐;陈理端;赵文雅;关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我院9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普米克治疗,观察组采取普米克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指标,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并作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FEV1、CRP、WBC、PaO2、PaCO2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91.49%;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普米克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运动功能,消除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作者:艾新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均给予动态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 的检测结果 .结果 68例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ST段抬高、T波高耸及U波倒置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临床效果满意,能准确、完整记录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立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择我院眼科门诊青少年轻度近视患者60例116眼,按照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规范验配,随访2年,观察其疗效.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期间,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与配戴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膜厚度与配戴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角膜塑形镜能有效的控制青少年轻度近视的增长.
作者:丁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医疗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处置训练,每周1次,持续8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8周末评定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健康教育及药物处置训练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及药物处置训练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联合药物处置训练可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的疾病康复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作者:戴迪;戴烨;程梅英;张永辉;李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随机抽取我院8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60岁.根据患者治疗方法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胸腺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两组疗效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分子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胸腺肽+抗生素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用药安全性,对保障老年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小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共75例,其中32例孕妇行阴道分娩,43例行剖宫产分娩,对比分析分娩结局;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剖宫产分娩及阴道分娩母婴情况对比中,阴道分娩孕妇产后出血、感染、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感染及窒息各因素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剖宫产分娩及阴道分娩孕妇并发症对比中,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阴道分娩孕妇术后发热、恶露过长、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再次剖宫产孕妇,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具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后孕妇再次分娩时,若具备临床指标及阴道分娩适应证,可阴道试产.
作者:钟海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TCT)用于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进行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患者3000例,采用第二代DNA基因杂交捕获方法 (HC-2)和TCT检查,并采取宫颈组织病理活检作为确诊标准.分析并对比联合检测和单独检测结果 .结果 HR-HPV结果 中阴性2317例,阳性例数683例.TCT结果 阴性和阳性例数分别为2562、438例.TCT、HR-HPV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96%、76.00%.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1.67%,阴性预测值为98.24%,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组(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TCT)用于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能够提高筛查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剑;潘斌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对照组应用YL-1型微创针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多少、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86.67%,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小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用YL-1型微创穿刺针引流术治疗,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耿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产检的10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组基本切面扫查法对所有产妇(于孕23~27w)进行超声检查.产前17例确诊胎儿中,在产后检查无1例误诊,均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分别为:完全性心内膜塾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大血管转位1例,室间隔缺损7例,卵圆孔直径增大3例,检查准确率100%,但是,对所有孕妇进行跟踪调查,在产前未确诊的病例中,有6例先天心脏病患儿,其中,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4例,诊断敏感率为70.59%.四腔心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6%;右室流出道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4%;左室流出道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4%;三血管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1%;主动脉弓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2%.四腔心切面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其他各个切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超声检查对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伟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请眼科会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178眼)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眼底照相与荧光血管造影进行筛查,并做视网膜病变分期,总结两者的表现差异并进行分析.89例(178眼)糖尿病中,眼底镜检查结果 显示21例(42眼)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FFA检查,7例(14眼)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诊断为DRPⅠ期者11眼,诊断为DRPⅢ期者3眼;眼底镜诊断为DRPⅠ期26例(52)眼中,经FFA诊断,5例(10眼)为DRPⅢ期;眼底镜检查诊断为DRPⅡ期的18例(36眼),经FFA诊断,4例(8眼)诊断为DRPⅢ期;眼底镜下检查诊断为DRPⅢ期的有13例(26眼),经FFR诊断,5例(10)眼诊断为Ⅳ期;眼底镜下检查诊断结果 显示有11例(22眼)产生新生血管、纤维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落,为Ⅳ期、Ⅴ期、Ⅵ期,经FFA检查,与眼底镜下检查诊断结果 一致.FFA能够较早的觉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血管异常,诊断DRP的准确性较高,对后期治疗十分有益.
作者:杨田;蒲一民;卢苇;何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足月产并行剖宫产术患者76例,术前无胎儿宫内窘迫,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改良Bromage评分、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及作改良Bromag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9%,而对照组为2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锋;杨玉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83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气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患儿日间症状分数、夜间症状分数、IgE、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日间症状分数、夜间症状分数、IgE、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日间症状分数、夜间症状分数、IgE、肺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其肺功能的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柳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替硝唑泡腾片治疗,试验组采用利维爱联合替硝唑泡腾片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阴道健康状况评分、阴道炎症评分、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MV)、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阴道健康状况评分、阴道炎症评分、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子宫内膜厚度、E2、FS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阴道健康状况评分、阴道炎症评分、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子宫内膜厚度、E2、F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维爱联合替硝唑泡腾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能够迅速改善老年阴道炎的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若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具有引产指征的孕妇20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孕妇采用欣普贝生引产,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催产素进行引产.对比两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新生儿情况及分娩情况.研究组孕妇在引产成功率、宫颈成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剖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欣普贝生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具有显著的效果,与催产素相比,其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5年1月~12月到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迁延性肺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痰、化痰、抗生素、呼吸支持和基础病等相应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纤维支气管镜检,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28例患儿支气管都被感染,主要临床症状为黏膜充血、分泌物多以及组织水肿等,其中15例伴随着其它呼吸道类疾病.单纯的支气管内膜感染8例(28.57%),绝大多数的患儿在灌洗后慢性炎症得到改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9例(32.14%),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患儿4例(14.29%),副鼻窦炎2例,会厌畸形2例,右主支气管肿物1例.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43%,对照组为85.71%,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迁延性的儿童患者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纤维支气管镜检进行治疗,对其病因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柏华;胡婷;钟亮;鲁巍巍;赵少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获得明确诊断的Gensini积分结果 显示为低度、中度、重度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0例(对照组).对这四组研究对象展开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检测,并对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发现,四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各组炎性标志物检测结果 存在明显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冠脉病变可引起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因此对血清炎性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为临床诊断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吴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 ,治疗组增加核心力量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定量表、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步行能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核心力量训练分别与运动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步行能力呈正相关(P<0.05).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曾智本;秦少福;詹素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