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联合穿山龙治疗风湿病的效果观察

赵齐生

关键词:中药, 穿山龙, 风湿病, 风湿性关节炎
摘要: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穿山龙药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25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6.0%,对照组8例显效,12例有效,30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牙齿酸麻,1例患者出现感觉迟钝,经停药后均消失。中药穿山龙应用于风湿病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颅骨缝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颅针结合康复组(针康组)和康复组各30例。康复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治疗,针康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颅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P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针康组治疗后CPR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针康组治疗后FMA及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颅骨缝针治疗对脑梗死可明显降低CRP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文林;王国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86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43例,实施微波疗法加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使用微波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症状缓解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则为93.0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疼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与微波疗法联合对宫颈糜烂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润荣;方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梗死头痛患者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头痛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研究结果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梗死头痛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个案追踪法应用于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的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行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的重度痔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案追踪法进行追踪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个案追踪法应用于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爱红;邓惠畅;林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行自血疗法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自血疗法,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护理应用在行自血疗法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芳;吴国志;谢志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从而找到有利于临床及时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新辅助化疗周期前后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从而比较根据化疗前后乳腺肿块变化的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与病理结果。结果经过4个辅助化疗周期后,48例乳腺癌患者中有44例患者被评价为完全缓解,乳腺肿块在治疗前后的弹性评分的应变比比值均明显减小,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25%,8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辅助化疗,其评价疗效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效率高,价格经济等优点。和常规的超声检查相比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有所提高。二者结合可以更加准确的将化疗后的信息反馈与临床,同时也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韩咏峰;蔡少雨;李锐锋;刘珊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隔姜灸神阙穴配合针刺肾关、正筋、正宗穴推拿治疗肩周炎

    78例肩周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隔姜灸神阙穴配合针刺肾关、正筋、正宗穴推拿治疗,连续治疗7d,休息3~5d,再治疗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肩关节局部封闭疗法,注射后,三角巾悬挂固定1d再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9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隔姜灸神阙穴配合针刺肾关、正筋、正宗穴推拿治疗肩周炎操作简单,疗效确且,且无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附睾蛋白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HE4)以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方法应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7例宫颈癌患者,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宫颈良性病变的患者54例以及健康体检妇女41例,分别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以及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的HE4、SCC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结果宫颈癌组的SCC、HE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良性病变组,宫颈癌III、IV期患者HE4以及SCC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I、II期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以及单项检测的敏感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未见明显下降,其准确度、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相对于单项检测均有所提高。结论人附睾蛋白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对宫颈癌患者的疗效评估以及肿瘤的分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洁飞;陈展泽;梁指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美观无瘢痕、疗效确切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晋;周江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内动脉迂曲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并颈内动脉迂曲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内动脉迂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双侧颈内动脉迂曲患者50例为双侧组,单侧颈内动脉迂曲患者50例为单侧组,并选取同期双侧颈内动脉正常患者50例设为正常组。三组患者均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后联合确诊为颈内动脉迂曲,并以TCD行血流动力学评估,比较三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单侧组迂曲侧和非迂曲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Vm、Vs、Vd、PI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颈内动脉迂曲可引起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在一定状态下,严重的动脉迂曲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之一。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疗效分析

    142例住院产妇根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给予普通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包括定期举行产妇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及对住院产妇实施一对一的产科宣传教育和生活饮食指导等,产后通过调查问卷对产妇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剖腹产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和总产程时间,分析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健康教育组在规范服务、护理规范和沟通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剖腹产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中对产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缓解或消除产妇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增长了产妇的孕产期保健知识,增强了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了产妇自然分娩的概率和新生儿的质量,降低了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作者:李玉萍;孙小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颌骨造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颌骨造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造釉细胞瘤复发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肿物部位、X线表现、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物部位中上颌复发率为30.77%;下颌复发率为18.4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 线表现中单房者复发率为38.16%,多房者复发率为12.8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手术患者复发率为53.03%。根治性手术患者复发率为9.5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中以滤泡型为主,占76.79%。结论造釉细胞瘤与瘤体部位、X线表现及临床病理等因素相关,临床应根据以上因素,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彻底治疗,减少复发。

    作者:刘道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40例临床体会

    选择2014年1~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泮托拉唑组)和对照组(奥美拉唑组)两组,每组4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胃溃疡方面,注射用泮托拉唑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忠平;黄戈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我们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剖宫产患者12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患者手术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焦虑不良心理,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术后疼痛,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1例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CT介导下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并观察三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比较,脑室外引流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小骨窗开颅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但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较大骨瓣开颅组患者少,大骨瓣开颅组优良率为51.85%,病死率为29.63%;小骨窗开颅组优良率为70.37%,病死率为11.11%;脑室外引流组优良率为66.67%,病死率为14.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手术适应证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丁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椎旁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w、1个月、6个月和1年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近期效果尤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就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展开分析,以便于为此类患儿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7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我院同期所接收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CRP)、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结果两组患儿的CRP、IgM、IgA、IgG等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治疗时,通过对其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原进行检测,可以及时诊断出患儿的病情,让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伍红健;伍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6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临床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颖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侧卧位体位损伤中的应用

    随机选择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针对临床手术中侧卧位体位易发生的并发症如压疮、血管神经受压、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情况,对两组进行观察比较。自行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体位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预防侧卧位体位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承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分期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期多通道经皮肾镜(PCNL)治疗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分期多通道PCNL治疗,对照组给予I期单通道或多通道PCN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多通道PCNL治疗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效率高、创伤小、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叶向东;连学雄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