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例急诊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效果分析

郭玉飞

关键词:急诊, 急性胰腺炎, 诊治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4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科治疗,对两者患者的诊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急诊治疗时,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科治疗,能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诊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比较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并且依据HbAlc浓度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为7%~9%及9%~11%两个次级组,记为A1,A2和B1,B2,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实行门冬胰岛素30的治疗,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格列吡嗪控释片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糖、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变化与低血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两种药物的分别治疗后,发现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明显降低血糖与HbAlc(P<0.01),HOMA-β提高(P<0.05);在HbAlc9%~11%范围,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有着更好的降低血糖的疗效(P<0.05);两组患者在低血糖发生概率上差异较小(P<0.05)。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当HbAlc在7%~9%的时候,应当将格列吡嗪控释片用作初诊患者的一线用药;而门冬胰岛素30对HbAlc的患者有着更明显的降血糖效果。

    作者:任静;章小梅;杨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4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38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9.0%,6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和低热不适,未出现皮肤坏死和截瘫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虎;周桂荣;孙功能;杨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药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病情明显好转,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一西医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江承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应用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应用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应用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治疗有效减轻了患者创伤与痛苦,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选取收治的494例癌痛患者,根据住院号调取相应的住院病历,通过统计分析麻醉镇痛药物的应用数据,提出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措施。临床涉及麻醉镇痛药品主要有盐酸吗啡缓释片、吗啡口服液、盐酸吗啡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哌替啶。用药基本合理且符合用药三阶梯原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在癌痛治疗中合理应用麻醉镇痛药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解除患者痛苦,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李兰;罗应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艾迪注射液对肺癌化疗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肺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化疗开始之日开始加用艾迪注射液,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液有助于显著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胜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甲状软骨锲形切除在喉癌术喉重建的应用

    目的:探讨甲状软骨锲形切除在喉癌术喉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声带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行甲状软骨锲形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喉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发音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拔管率为100%;对照组总拔管率为82.61%,观察组拔管时间及拔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软骨锲形切除应用于喉癌术中行喉功能重建,可恢复喉功能,改善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雄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膜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选取收治的胸膜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等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6.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膜炎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文娣;林琼申;刘倩如;席惠玲;周鹏;刘香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为77.59%。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不当用药情况分析

    回顾性分析上报的206例消化系统疾病不当用药处方及医嘱等临床资料,分析不当用药发生情况及不当用药原因。206例中不当用药医嘱为135例,占65.63%,不当处方有71例,占34.46%,其中不当用药中,配伍不当29例,使用方式不当22例,品种混用23例,药不对症19例,用药时间过长15例,剂量过大21例,其他情况7例。不合格处方中,滥用药物32例,误用药物39例。不当用药原因集中在抑酸药和黏膜保护剂合用、胃蛋白酶和消化系统疾病药物联合使用、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蒙脱石等联合使用及促动力药治疗胃肠黏膜脱垂和阿托品治疗胃食管反流等。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当用药情况发生率较高,也较为普遍,临床医师和药师在临床用药方面应小心谨慎,有效调整不同药物使用方法和时间,提高用药准确率,进而促使患者康复。

    作者:罗应碧;李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观察

    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妇科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经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治疗妇科疾病中,对患者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安全有效,服用方便,易于吸收,且无明显副作用,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及优越性。

    作者:莫文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翼状胬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术中增加使用丝裂霉素,对照组不增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为95%(38例),复发率为5%(2例);对照组的痊愈率为85%,复发率为1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庆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临床表现特点、生理指标变化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生理指标变化及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所收治103例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住院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进行血气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相应治疗,观察干预结果。结果 CTD-IL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个方面,其中DM/PM主要症状以发热、呼吸困难为主,SLE以呼吸困难为主,RA为咳嗽,pSS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所有患者中,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损害、发热等症状患者较多。103例患者中,36.9%血气分析结果正常,34.9%患者为低氧血症,23.3%为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较少,所占比例仅为4.9%。DM/PM、SLE、RA、pSS、SSc不同类型疾病血气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103例患者均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治疗方案包括泼尼松单独治疗、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泼尼松联合氟米特、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等。其中94例患者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9例患者病情未得到明显控制,无死亡病例。结论 CTD-ILD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方面为主,患者易合并低氧血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目前有效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作者:林茂煌;张淇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86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43例,实施微波疗法加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使用微波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症状缓解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则为93.0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疼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与微波疗法联合对宫颈糜烂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润荣;方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心肌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能量合剂、维生素C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后两组的CPK、CK-MB、LDH及AST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环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素联合应用于治疗心肌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就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展开分析,以便于为此类患儿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7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我院同期所接收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CRP)、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结果两组患儿的CRP、IgM、IgA、IgG等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治疗时,通过对其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原进行检测,可以及时诊断出患儿的病情,让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伍红健;伍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剂量脱水药联合使用的消肿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对消除严重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收住我科的肢体创伤性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5,采用RICE原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消肿治疗)和对照组组(n=45,采用RICE原则治疗),均治疗1w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Na+,K+,Cl-等血生化指标。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过1w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比较,P<0.05,在RICE原则基础上加小剂量脱水药联合使用的消肿效果明显优于RICE原则,且治疗组对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用于严重肢体肿胀的消肿治疗,既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天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椎旁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w、1个月、6个月和1年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近期效果尤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超灵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超灵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选取2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超灵敏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观察两组hs-CRP水平,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对两组患者HOAM-IR指数及HOMA-IS指数进行计算。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hs-CRP值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OMA IR指数与HOMA IS指数同对照组比较,具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其hs-CR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对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君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颅骨缝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颅针结合康复组(针康组)和康复组各30例。康复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治疗,针康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颅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P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针康组治疗后CPR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针康组治疗后FMA及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颅骨缝针治疗对脑梗死可明显降低CRP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文林;王国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