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后勤;蒋志平

关键词:七氟醚, 芬太尼, 小儿短小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短小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取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意识消失更快、清醒时间更短,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技术用于在小儿短小手术,具有很高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清醒迅速,状态安全平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抑制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对比观察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55例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并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成功之后给予七氟醚、阿曲库铵行麻醉维持;于手术结束前10min,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芬太尼,比较两组术后躁动发生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躁动率为10.7%,较对照组(18.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间值分别为21.0±4.2、31.8±6.2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抑制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开放手术与经皮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通过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32例)采用经皮微创手术,对照组(30例)仅进行开放手术传统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按Johner-wruhs评分,治疗组优良率为88.44%(优23例,良6例,差3例),对照组术优良率为70%(优12例,良9例,差9例),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血量为123±25ml、住院时间为9±2d、手术时间为78±11min,对照组分别为198±30ml、13±3d、116±1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胫骨远端骨折行经皮微创治疗愈合率高,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泽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综合康复模式在早期中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模式干预.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综合康复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早期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肢体障碍程度,应用价值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黄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4%,治疗组的复发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叶;高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77例疗效分析

    2012年2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77例,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A组和B组两组,其中A组42例,应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椎旁植骨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B组35例,应用单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A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9%,并发症发生率为4.8%;B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4%,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均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进行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使患者在术后能够尽快康复.将融合组手术与单纯减压组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苏华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有创血压监测在新生儿重症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有创血压监测在新生儿重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102例新生儿重症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给予观察组新生儿重症患儿行有创血压监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无创血压监测,对比两组患儿IBP与NBP水平及IBP、NBP测定值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儿IBP收缩压高Neonatal 于NBP收缩压,两组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测量方法血压相关数据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动脉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IBP测定足月后比较稳定,而出血性疾病、出生窒息、新生儿休克等可以明显影响有创血压值,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重症患者中应用有创血压监测有利于及时准确了解患儿血压和组织灌注,为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救治新生儿重症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小群;钟碧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炎症因子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选取我院接受食管癌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生存质量以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及手术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具有很好地临床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福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视知觉学习与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差异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视知觉学习与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诊治的18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视知觉学习组与传统疗法组各90例,传统疗法组患者采用描红、穿针等精细目力训练、红光闪烁仪等传统方式治疗,视知觉学习组采用视知觉学习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视知觉学习组与传统疗法组在轻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上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和重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上比较,视知觉学习组明显优于传统疗法组(P<0.05).结论 视知觉学习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作者:吴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探讨采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诺和锐30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程结束后,两组血糖控制时间、血糖控制率、FPG、HbA1c、血清C肽和低血糖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降低治疗风险,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顾明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自助式心脏康复护理对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观察

    将112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加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和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分别于出院后6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康复运动治疗后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总体健康及自我评价方面,较观察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运动治疗后在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心率、空腹血糖方面,较对照组也有明显改善,有极显著差异(P<0.001).自助式心脏康复护理能够降低冠心病可逆性危险,对经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加上该护理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云;袁丽华;周云英;黄颖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B、C、D四组各纳入患者47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联合他汀类药物,C组、D组分别在B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阿司匹林,对比治疗前、6个月后相关指标.结果 A、B组IMT、LDL-C、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B组LDL-C、hsCRP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IMT、SV、RI、LDL-C、HDL-C、hs-CRP与治疗前、A组差异,C、D组IMT、SV、RI、LDL-C、hs-CRP与B组差异,D组LDL-C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复发与血栓性事件发生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比重低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增强调脂效果,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斑块形成,改善颈内血流循环,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脑梗死后情感障碍和脑神经功能部位损害与其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情感障碍和脑神经功能部位损害与患者发生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认知功能障碍80例为A组,情感障碍40例为B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C组,分别测定其认知功能、情感障碍功能,并进行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A、B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情感功能评分与C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组,情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病灶对患者造成的认知、情感功能障碍影响明显高于右侧病灶;额叶、颞叶脑神经损伤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大,顶叶、颞叶、额叶部位的脑损伤对情感功能影响较大;不同脑神经损伤部位对脑梗死患者认知、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与情感障碍的概率较大,且与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有显著相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邓嵘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化血红蛋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收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诊治的12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共计64例)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共计64例),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一个月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1个月后及出院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复发情况.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为10.92%,复发死亡率为6.25%,对照组复发率为1.56%,复发死亡率为0,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及出院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复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更高的复发率.

    作者:牛丽华;张中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6例临床观察

    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紫癜汤进行治疗,连续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6.8±1.5d;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紫点、紫斑消失时间为8.9±2.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病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介入性超声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7月在西安市某三甲医院进行治疗的38例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19例患者采取细针穿刺抽吸结合硬化方式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9例患者采取超声介入性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4.74%(18/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14/19),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FT3、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甲状腺病变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张申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三联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和口服金双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黄疸消退情况.结果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有2例患儿发生腹泻现象,对照组有4例患儿发生腹泻现象,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双歧、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也即是三联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凤小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浆脑钠肽对老年ICU综合征并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住的92例被确诊为患有ICU综合征的重症监护病房的老年人患者,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单纯ICU综合征组(对照组,n=45)和ICU综合征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组(观察组,n=47).检测并对比分析入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NP水平差异,并对ICU综合征并急性心力衰竭组治疗前与治疗1、2、3个月后血浆BNP水平和症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为1657.3±38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6±42pg/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下降程度与症状改善程度呈正相(r=0.643).血浆BNP是协助诊断、评估老年ICU综合征并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严重度及监测治疗效果的一个较为敏感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劲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放射治疗NK-T细胞淋巴瘤90例疗效分析

    将我院接诊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治疗,而研究组予以放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以及随访3年时生存率,并对比分析.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3年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可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而且随访生存率高,值得借鉴.

    作者:宋建文;周美秀;盛易明;汪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搜集并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受我院治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资料,将其进行整理分组.按照麻醉治疗的不同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术进行手术,观察组55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进行手术.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的收缩压(SPB)、舒张压(DPB)较麻醉前显著降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对照组手术牵拉时心率(HR)下降较为明显,而观察组在变化较为平稳.观察组麻醉效果的优秀占85.45%,较对照组的高,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55%)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0%)高,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在给妊娠高血压产妇进行剖宫生产手术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其麻醉效果较好,在短时间内可以较好地起到麻醉作用,且血压可以得到好的控制,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16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108例.甲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妊娠率及治疗前、后月经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甲组妊娠率高于乙组(P<0.05);两组治疗前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别(P>0.05);甲组治疗后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值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与宫腔镜下刮宫术相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李玉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