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艳碧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冠心病占50.00%、高血压占26.92%、心绞痛占12.82%、心肌炎占10.26%。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和卡托普利等药物DDDS 位于前三位,其余药物DUI 均≤1。本院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基本情况,给予患者科学的用药指导,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仁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改良中药方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行下肢骨折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改良中药方(血府逐瘀汤合四妙散)预防DVT,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DVT,比较两组DVT发生率。试验组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府逐瘀汤合四妙散基础上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马桥生;林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恩替卡韦单用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的基础上联用健脾解郁方治疗。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HBeAg转阴36.7%,明显高于对照组20%;HBV DNA应答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中医证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采用健脾解郁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获得理想预后,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玉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以6634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采血,观察组采取常规采血,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和消毒工作、对疼痛的护理、环境护理等内容。比较两组体检者晕针发生率。观察组晕针发生率(0.31‰)显著低于对照组(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静脉采血过程中晕针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温美萍;温云龙;王燕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复方丹参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8.38%,两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67.57%,两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与黄芪注射液联合使用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将44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E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配合参一胶囊口服。 EP方案化疗联合参一胶囊能够提高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并且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明晶;景年财;陈卓;杨明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嗪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4.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2.1%;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以及大便形状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肠溶片对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前,患者满意度为77.33%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8.22%(P<0.05),其中产妇产后出血1例、胎盘早剥1例。科学优质的护理结合早期诊断治疗有利于规范治疗,也可以降低子痫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徐芳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24h尿蛋白定量均得到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交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得更明显,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义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以72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永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收治的88例急性腹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使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使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4例和9例,发生率分别为9.1%和2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疗效较山莨菪碱更佳,而且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消化不良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同期100例消化不良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在体重增加、消化道感染发病率、腹痛缓解、地图舌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醒脾养儿颗粒及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恶性肿瘤通常发现较晚,后果严重,患者及家属对其发生发展存在着众多质疑。因此,针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CDH13(基因T钙黏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对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现就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突变和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刘庆峰;王燕;王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因“发热、胸闷、呼吸困难8d”于2013年5月20日9时入院。入院时体征:T:37.5℃,P:96次/min,R:24次/min,BP:120/80mmHg;Sa为96%;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右胸廓饱满、气管左移、右肺叩浊;胸片及胸腔B超均支持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诊断:右侧胸腔积液(大量)。上午给予诊断性抽取胸液送实验室,胸液实验室检查回报为渗出性积液,结合临床考虑为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大量胸水,下午即行右胸腔穿刺抽液术,抽取胸液约650ml后回病房治疗(按结核性胸膜炎进行治疗),起始自诉症状有缓解。但于胸穿约3h后,患者突发气短加重,胸闷和头晕及烦躁伴出冷汗症状。查体:血压76/55mmHg,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77次/min,律齐无杂音和心音低钝,右上肺可闻及多量湿性啰音,Sa为88%。考虑为肺复张后肺水肿,立即给予吸氧、静注氨茶碱、糖皮质激素及抗休克等治疗,症状逐渐好转,约2h后患者感症状缓解,安静无出冷汗,体征:血压105/70mmHg,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较前增响有力,右上肺湿啰音明显减少。第二天自述症状明显缓解,右上肺少许湿啰音。以后又每周抽液2次,每次抽液量均小于1000ml,共4次,同时抗感染、抗结核治疗,于2013年6月12日查胸片回报:右侧胸水已消失,右侧胸膜肥厚,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一般情况良好,出院继续给予抗结核治疗,今年11月份复查胸片大致正常。
作者:李小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46例已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总和游离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中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逐渐好转。丙基硫氧嘧啶能够维持甲状腺功能,有效缓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
作者:王海燕;叶立功;顿晓熠;许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经阴道联合宫腔镜辅助输卵管卵巢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输卵管卵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不孕不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经阴道注水(THL)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时,可以采用经阴道联合宫腔镜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磊清;刘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我院9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方法对股骨近端骨折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洪世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96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配合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26%,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小儿哮喘患儿中药汤剂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傅碧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例患者使用异丙酚对宫颈旁神经阻滞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结果由于选中的麻醉药属于中等程度的麻醉药,具有弥散性好好,黏膜性强的特点,因此,效果非常明显,药效可以维持1~2h。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者感觉麻木,具有很好的无痛效果,没有出现不良反映。麻药用于人工流产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减轻了受术者的疼痛,而且由于受术者的良好表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因此无痛术用于人工流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操作。
作者:徐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联合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组方进行治疗,4w作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种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胃镜像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4.34%;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9.8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联合中药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洪卓周;黄乐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