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红
目的:进一步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治疗方法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优势,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后,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手术时间、患者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等方面表现优异,是临床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可靠选择。
作者:杨帆;李晓华;陈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抽取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常规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功能复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舒利迭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潘红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单肩肩周炎患者11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结合手法综合松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针刀与手法联合松解术在观察指标以及临床疗效方面均好于传统的手法治疗方法。针刀与手法联合松解术治疗肩周炎具有痛苦小、快速有效、不易反复、经济实惠等优势,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程珍泉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我院接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纤维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桂利嗪与血塞通联合对脑动脉硬化性头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凡有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将我院收治的5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格拉司琼,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洛诺司琼防治肿瘤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官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试验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方法将聚集剂加入到风寒血小板的血浆中,并进行连续性的搅拌,使得血小板相互作用并聚集在一起成团,然后对血小板的大聚集率(MAR)进行测定。此次进行试验的有:80例心梗死患者、80例脑梗死患者、80例高脂血症患者、正常健康人群80例。结果经过相关的试验发现,心肌梗死组和脑梗死组的MAR分别为90.7±12.0%、76.5±4.9%,与对照组的36.8±5.2%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高脂血症患者的MAR为62.3±5.0%,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的36.8±5.2%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能够对血栓的早期形成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同时对心肌梗死的发病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探讨对老年肺癌患者围化疗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体会。对近两年来老年肺癌患者围化疗期分别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和常规护理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将两组患者的VAS、SSD、SAS、SDS、并发症、镇痛剂使用率和治疗依从性等进行比较,人文关怀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老年肺癌患者围化疗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陆滢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清热化痰平喘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WBC总数及NEU%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痊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化痰平喘法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显著,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涌彬;朱婵如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本文就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唐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抽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32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非阿奇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单纯接受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膜充血、前庭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儿科应用阿奇霉素的治疗过程中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应注意药学监护,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李鑫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比我院各种手术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状况,提出了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各个环节的工作中应注意的措施,通过这些环节的分析探讨了环节质量管理在手术室切口感染护理预防。通过各个环节质量管理的加强,有效防止了患者的伤口出血感染的现象。加强护理人员在术前、中、后各个环节中的洁净消毒工作,有效地较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其不仅能是病人安全的保障,也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有效性措施。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绝经前、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环氧合酶-2(COX-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子宫内膜息肉COX-2、MMP-9表达水平检查的120例患者(包括绝经前患者60例、绝经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COX-2、MMP-9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结果不论是绝经前患者还是绝经后患者,息肉腺体中COX-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息肉间质(P<0.05),息肉腺体与息肉间质中MMP-9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患者、绝经后患者之间息肉腺体COX-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患者息肉腺体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后患者(P<0.05),绝经前患者息肉间质COX-2、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后患者(P<0.05)。结论性激素水平可能是影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息肉间质中COX-2表达水平,以及息肉腺体、息肉间质中MMP-9表达水平的主要因素。
作者:唐靖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给予米氮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29%,观察组经米氮平治疗,总有效率为75.7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米氮平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沈健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60例,以活血化淤为主要治疗手段,以消瘤缩宫为主要治疗目的,且要分月经期与非月经期两个阶段治疗,在月经期以益气化淤药方为基本方,在非月经期以活血化淤、消症药方为基本方。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辨证分型,适当增减药方。4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所举80例患者,治愈22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0%。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文广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A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B组)和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组(C 组)各60例。 A 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d,B 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2次/d,C 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5mg,2次/d。疗程均为8w。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压,检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12导联心电图等,观察、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总有效率A、B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组与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各自单用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36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取金刚藤胶囊治疗,对照组采取妇乐冲剂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安全性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金刚藤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效果显著,在临床方面,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发莲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我院收治的43例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实施保守治疗和精细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禁食和胃肠减压护理、控制消化液分泌、抗感染治疗护理、糖皮质激素使用护理及全静脉营养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所有经保守治疗和精细护理后均成功治愈,无1例进行二次手术,肠功能均在2~9d内恢复,治愈率为100%,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为100%。采取精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小儿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临床效果,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陈慧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2010~2012年MTB对INH耐药状况,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就诊肺结核患者,分离株培养鉴定为MTB菌株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INH耐药性检测,分析MTB对INH 的耐药情况。结果2010~2012年无锡地区MTB对INH耐药性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MTB对INH耐药率与INH的浓度有关,MTB对高浓度INH耐药率明显较低浓度INH为低。结论 INH仍可作为抗结核的一线药物,临床尽可能选择高浓度给药,可提高疗效及减少耐药性产生。
作者:彭晓杰;黄秋生;高爱霞;李群;邓美慧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172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其中26例发生切口感染,1694例未发生切口感染。阅读相关文献并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职业、饮食等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将收集到的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部位、切口长度、急诊手术都是影响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结论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种风险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为预防感染的产生,应在术前准备充分,做好评估,改善手术技术,合理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赖进光 刊期: 2013年第18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73岁,主诉腰背部痛,右侧腰部包块半年。查体:右腰部于立位可扪及一大小约5.0cm×4.0cm的包块,质软,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可,有明显冲击感。使用我院美国GE公司LP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的使用频率为3.5MHz,患者取坐位及侧卧位,经侧腰部做冠状切面及横向扫查。
作者:江爱香;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