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麦国

关键词:曲美布丁, 阿嗪米特, 功能性消化不良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2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发阿嗪米特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加用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均治疗2w,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温针灸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麦肯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温针灸。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温针灸结合麦肯基疗法联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针刀与手法联合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单肩肩周炎患者11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结合手法综合松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针刀与手法联合松解术在观察指标以及临床疗效方面均好于传统的手法治疗方法。针刀与手法联合松解术治疗肩周炎具有痛苦小、快速有效、不易反复、经济实惠等优势,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程珍泉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及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颗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侯晓亮;洪建康;肖雪云;张雪莲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

    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共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血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进行血糖控制能够有突出的临床效果,对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本院诊治的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患者12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后血压改善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下降,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为42.62%;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9.84%;研究组的总发病率比对照组总发病率低,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缬沙坦配合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美唑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联合头孢美唑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痰热清联合头孢美唑治疗。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联合头孢美唑对小儿肺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欧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280例临床及内镜特点比较

    目的:比较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80例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岁的分为老年组(149例),<60岁的分为中青年组(13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溃疡类型、内镜特点。结果老年组临床表现为节律性上腹痛、非特异性症状、无明显症状、伴随其他疾病的比例(10.1%、24.2%、16.8%、49.0%)与中青年组(51.9%、13.7%、5.3%、29.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24.2%vs55.7%、65.7%vs33.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溃疡直径>2cm的比例(12.8%)高于中青年组(4.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伴随其他疾病,溃疡直径较大,中青年多表现为节律性腹痛,直径较小。

    作者:盛利遐;洪少雄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综合门诊部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一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0.2%,对照组为69.3%;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改善临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沈美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环节质量管理在手术室切口感染护理预防中的应用

    对比我院各种手术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状况,提出了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各个环节的工作中应注意的措施,通过这些环节的分析探讨了环节质量管理在手术室切口感染护理预防。通过各个环节质量管理的加强,有效防止了患者的伤口出血感染的现象。加强护理人员在术前、中、后各个环节中的洁净消毒工作,有效地较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其不仅能是病人安全的保障,也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有效性措施。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不同年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年龄的临床特征。方法本次选择280例SLE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其中1~14岁儿童(A组)16例,15~49岁成年(B组)207例,50~83岁老年(C组)57例,回顾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结果 C组脱发、雷诺现象、肾损害率显著低于B组,肺部病变、疲乏、肌痛肌无力、体重下降、关节痛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在脱发、肌痛肌无力率上呈较低水平,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率上呈较高水平,与其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比较,C组在抗dsDNA阳性、白蛋白降低、补体降低率上呈较低水平,肝功能损害、血沉增快发生率较高,A组在UIRNP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IgG升高率上呈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LE确诊时间相对较长,临床较少见,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但预后良好,病情轻,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雷诺现象有较低发生率。儿童SLE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较多见,发生率相对较低,比成人病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掌握临床特征,对治疗方案的治疗及预后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伟伦;姚翠霞;林永明;甄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热毒宁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04例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使用热毒宁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对照组使用头孢硫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体征症状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体征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康复情况更显著(P<0.05)。小儿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实施头孢硫脒与热毒宁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康复情况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萍;叶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2010~2012年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分析

    对我院各临床科室2010~2012年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的PPI中,奥美拉唑的使用强度大,且所有PPI的使用从2010~2012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2012年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较为合理,需进一步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PPI的过度使用。

    作者:漆平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磺脲类继发失效老年糖尿病人的疗效和胰岛功能的影响

    选取我院收治的磺脲类继发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39例进行分析,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变化。治疗后患者的FP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空腹C肽、餐后C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对磺脲类继发失效老年糖尿病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闽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4例,分别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及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著改善18例,改善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患者中,显著改善17例,改善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权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处在急性发作期,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P<0.05。动脉血气分析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PaC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小儿肺热咳喘糖浆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住院的咳嗽患儿1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7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糖浆。比较两组的疗效情况、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71%)明显高于对照组(87.35%),研究组复发率为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9%,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5)。小儿肺热咳喘糖浆有抗菌、平喘的作用,与西药同用能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提倡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红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南昌市16个社区的168名身患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每周假日,以“片医、片护”的责任包干形式,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图文并茂的健康行为形成方案,进入家庭进行一对一的交谈。结果75%的社区老年患者纠正了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168名老年患者健康行为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90%,健康教育覆盖率100%。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了老年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家属的照顾技巧,使他们愉快地渡过晚年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花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55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42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治愈时间10~28(平均15.6)d;对照组治愈35例,好转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55%。治愈时间15~40(平均20.8)d。两组疗效相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1年的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45%,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8.18%;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好,复发率低,疗程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健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洛美沙星与诺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洛美沙星与诺菲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98例尿路感染患者分别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其中试验组49例服用洛美沙星;对照组49例服用诺氟沙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细菌清除率、复发率以及服后副作用。结果试验组痊愈36例(73.5%),总有效率为93.9%(46/49);对照组痊愈27例(55.1%),总有效率为85.7%(42/49),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为75.5%(3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29/49);试验组尿菌感染复发率为8.2%(4/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8/49),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4/49)和10.2%(5/49),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洛美沙星对尿路感染临床效果更理想,可供临床优先选择。

    作者:肖玥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A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B组)和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组(C 组)各60例。 A 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d,B 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2次/d,C 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5mg,2次/d。疗程均为8w。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压,检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12导联心电图等,观察、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总有效率A、B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组与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各自单用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