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SCLC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辉;董小帅;刘莉

关键词:预后因素,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转移位点、病理形态、乳酸脱氢酶、血小板、血清C反应蛋白、顺铂胸腔内灌注这9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NSCLC恶性胸腔积液存活率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形态、乳酸脱氢酶、血清C反应蛋白、顺铂胸腔内灌注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和顺铂胸腔内灌注为预后独立的影响因子。结论血清反应蛋白和顺铂胸腔内灌注为预后独立的影响因子。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的效果。方法60例胆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治疗组采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前的血清总胆红素值都呈现为高位状况,术后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术后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漏、低氧血症、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6.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能促进胆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远期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勇刚;李德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氨基甾体 Z1对 MEG-01白血病细胞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分化作用

    目的:观察氨基甾体Z1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MEG-01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实验、集落培养实验、MTT实验观察氨基甾体Z1对MEG-01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采用Wright染色、AS-D NAE染色、细胞膜CD41表面标记物检测氨基甾体Z1对MEG-01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10-8~10-4 mol/L的氨基甾体Z1连续作用后,细胞和集落计数明显减少,处理组MTT值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Wright染色显示处理组细胞有分化表现,AS-D NAE染色A值升高(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组细胞膜上CD41表面标记表达阳性率为76%。结论氨基甾体Z1能显著抑制MEG-0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巨核细胞系分化,提示该药或可成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种新型诱导分化剂。

    作者:周阳;张君;李震;何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13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组探究。结果133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中37例(27.8%)出现并发症,其中出血2例,感染25例,栓塞形成10例。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2组患者手术时间、ASA分级、APACHE-Ⅱ评分、肿瘤分化程度及合并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150 min、ASA分级Ⅲ~Ⅳ级、APACHE-Ⅱ评分≥14分、肿瘤中低分化及合并糖尿病是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述危险因素提示患者并发症风险极高,对于这一类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其预后和生存质量。

    作者:段照华;彭科;先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缓解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析癌痛进行即释吗啡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癌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进行即释吗啡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盐酸羟考酮片治疗,2组均治疗10 d。治疗后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比较2组的起效时间及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起效时间及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患者进行即释吗啡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可显著缓解病痛,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汇敏;李明强;吴树宁;周立文;叶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突变型 P53表达对恶性脑胶质瘤替莫唑胺同期放化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表达对恶性脑胶质瘤替莫唑胺(泰道胶囊)同期放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经手术、放疗和替莫唑胺联合治疗的33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根据P53表达情况分成高表达组(17例)和低表达组(16例)。结果患者性别、年龄、Karnofsky生活状态( KPS)评分及肿瘤切除情况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突变型P53低表达组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P=0.036),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7)。结论突变型P53表达情况可能会影响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替莫唑胺同期放化疗的预后。

    作者:刘桂超;胡学锋;黄国森;林力;黄泽黎;梁少波;苏建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组织中 VEGF-D、MMP-2及 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VEGF-D)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及60例正常组织中 MMP-2、MMP-9及VEGF-D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60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7%、56.67%,VEGF-D阳性表达率为61.67%。 MMP-2、MMP-9及VEGF-D阳性表达率Ⅲ~Ⅳ期者显著高于Ⅰ~Ⅱ期者;低分化者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者;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且MMP-2与VEGF-D表达,MMP-9与VEGF-D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低分化、Ⅲ~Ⅳ期乳腺癌患者高表达MMP-2、MMP-9与VEGF-D,MMPs与VEGF-D表达呈正相关性,可通过阻断VEGF-D及MMPs活性控制、治疗乳腺癌。

    作者:张阿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SOX在胃肠及头颈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SOX( sry-related high-mobility-group box)基因家族均含有1个编码79个氨基酸的保守序列,包括A~J共10个不同的亚组,其编码的蛋白即SOX蛋白,属于高迁移率超家族的DNA结合蛋白,其在性别分化、神经系统发育、骨组织发育、晶状体发育、血细胞生成等多种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近年有关SOX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有大量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李舟蕾(综述);任艳鑫;李晓江(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癌疼痛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肺癌疼痛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8例肺癌疼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为4个部分:①入院肺癌疼痛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②入院肺癌疼痛患者的疼痛情况问卷;③关于肺癌疼痛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调查。通过这些调查问卷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疼痛状态、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患者心理痛苦的因素以及对患者结局的影响。结果在接受治疗的98例肺癌疼痛患者的重程度疼痛中以中度疼痛患者多,轻程度疼痛则以轻度疼痛为主,而平均程度疼痛和当前程度疼痛都以中度疼痛患者多。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吸烟状况和临床的病理分期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有关(P<0.05),而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则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无关(P>0.05)。结论肺癌疼痛患者的心理痛苦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吸烟状况和临床的病理分期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同时也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税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NSCLC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转移位点、病理形态、乳酸脱氢酶、血小板、血清C反应蛋白、顺铂胸腔内灌注这9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NSCLC恶性胸腔积液存活率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形态、乳酸脱氢酶、血清C反应蛋白、顺铂胸腔内灌注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和顺铂胸腔内灌注为预后独立的影响因子。结论血清反应蛋白和顺铂胸腔内灌注为预后独立的影响因子。

    作者:高辉;董小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20例肺癌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结果肺癌手术患者中抗菌药使用率为36.36%。药物使用频率前4位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品种比例分别为28.05%、45.12%。结论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欠合理,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差距,有待改善,合理用药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陈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球蛋白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12例,根据患者在第三次131 I治疗时是否出现转移及转移灶的不同将其分为无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组、肺部转移组、骨转移组、颈部转移组及其它转移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结果淋巴结转移组、肺部转移组、骨转移组、颈部转移组及其它转移组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要高于无转移组( P<0.05)。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与转移灶大小和数目呈明显正相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2.317,P<0.05;R=3.018,P<0.05)。结论甲状腺球蛋白在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出现转移灶及转移灶大小和数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武鸿文;赵力威;段云;梅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创通气治疗肺癌晚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肺癌晚期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确诊的肺癌晚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80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无创通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精神及食欲状况、血气指标、呼吸费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平喘药物应用等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肺性脑病的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AFACT-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通气能够有效地治疗肺癌晚期并呼吸衰竭,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立;程旭东;严蕊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RNA-34 a对人结肠癌细胞 HCT116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微小RNA-34a(microRNA-34a,miR-34a)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的过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设计合成并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miR-34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稳定转染HCT116细胞。通过Realtime PCR验证转染后miR-34a的表达变化。 MTT法检测转染前后HCT116细胞增殖能力变化, 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前后HCT116细胞侵袭能力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34a转染HCT116细胞后其表达量增加到(7.32±1.34)倍,而HCT116细胞增殖能力也受到显著抑制,下降到(0.49±0.10);Bcl-2蛋白受到miR-34a表达的抑制,而BAX的表达则受到miR-34a表达的增强;HCT116细胞侵袭能力在miR-34a过表达后显著增强,相应的MMP-2和MMP-9表达也出现显著增强。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iR-34a的过表达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及侵袭转移,与调控Bcl-2/BAX和MMP-2和-9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庄彪;闵志均;王廷峰;张鹏;倪熊;瞿惠龙;丁育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 VMAT技术对心脏受照剂量风险评估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VMAT技术对心脏的物理剂量学和生物学的指标,评估心脏的受照风险。方法随机选取1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设计4种常用计划:①改良野中野调强计划FIF(8~10个子野);②四野调强计划4F-IMRT;③五野(增加正对心脏射野)计划5F-IMRT;④包含心脏正对弧双弧VMAT计划。统计每个患者靶区、心脏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区LAD剂量体积参数,用NTCP-RSM模型计算放射性心脏病死亡率。统计分析VMAT技术的结果与其余技术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心脏Dmean和V25在4种计划下平均值分别是:7.7 Gy,6.9 Gy,9.7 cGy,6.4 Gy;9.1%,7.9%,9.7%,4.9%;LAD的平均剂量分别是29.0 Gy,27.6 Gy,32.8 Gy,26.1 Gy;NTCP的平均值分别为2.7%,1.1%,1.3%,0.86%。靶区CI四套计划平均值为:0.44、0.56、0.61、0.71,HI为0.82、0.78、0.70、0.53,VMAT技术的CI和HI结果与另外3种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与常规调强技术相比,包含心脏正对弧的VMAT计划不会显著影响心脏的并发症概率( NTCP),同时VMAT计划靶区的CI、HI要优于静态IMRT计划,VMAT技术可以在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不明显增加心脏的受照风险。

    作者:叶威;龚敏勇;熊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洛铂或顺铂在晚期肺腺癌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洛铂和顺铂联合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5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顺铂联合培美曲塞二钠,共32例;B组为洛铂联合培美曲塞二钠,共33例。 A组常规水化利尿处理,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滴注10 min,培美曲塞给药结束30 min后再给予顺铂滴注,顺铂75 mg/m2滴注超过2 h,21天为1个周期。 B组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滴注10 min,后静脉滴注洛铂30 mg/m2,21天为1个周期。2组常规预服地塞米松(或相似药物)并接受叶酸和维生素B的补充治疗。每周评价一次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2组治疗近期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3,P>0.05);A、B组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率分别为87.50%和81.82%,且白细胞减少均以Ⅰ~Ⅱ度为主。血小板减少A组发生率为71.88%,而B组为84.85%,也是均以Ⅰ~Ⅱ度为主。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为90.63%,B组为72.73%,通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联合培美曲塞二钠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小且易控。

    作者:王俊;王建中;张长春;成家辉;杨勇;罗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保乳术结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结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保乳术结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3年生存28例,复发3例,3年生存与复发率分别为93.3%、10.0%;对照组3年生存27例、复发4例,3年生存与复发率分别为90.0%与13.3%,2组间3年生存率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85.72±12.56)min,对照组为(81.29±11.1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平均为(15.32±1.58)枚,对照组为(14.87±1.93)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平均引流量与拔管时间分别为(321.98±28.62)ml、(4.81±1.52)d,对照组为(534.62±31.82)ml、(8.10±2.14)d,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引流量与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乳房美容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全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均给予相关对症处理,在化疗停止后自行消失。结论乳腺癌保乳术结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理想,可获得更好的乳房外观效果,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嫌色细胞癌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的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51例肾脏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肿瘤大小1.5~18 cm,平均6.1 cm,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与相似肾肿瘤较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其中5例予以肾部分切除,其余4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经随访3个月到4年,3例广泛转移,7例失访,其余41例均未见局部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肾脏嫌色细胞癌术前影像学检查具有较大程度的意义,能与大多数相似肾脏肿瘤进行鉴别;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

    作者:何劼芊;宋永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侵犯颈椎的头颈部肿块15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侵犯颈椎的头颈部肿块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侵犯颈椎的头颈部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侵犯颈椎的头颈部肿块外科治疗的诊疗特点。结果15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6个月复查均未见复发,颈椎稳定性可。结论对于需行手术治疗的侵犯颈椎的头颈部肿块,临床上多以肿块颈外侧入路为主;同时要注意保护椎动脉、神经根和颈髓,术前要充分评估颈椎的稳定性,必要时重建和稳定颈椎,防止神经功能恶化。

    作者:孙光炎;华清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辅助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排便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排便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单纯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新辅助放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距齿状线距离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异常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龄,行辅助放化疗和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是大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能达到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提高保肛成功率的目的,虽然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文伟;童仕伦;郑勇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外成釉细胞瘤样变异型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骨外成釉细胞瘤样变异型尤文肉瘤( AES)/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PNE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头皮下的AES/PNET进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遗传学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大体观察肿物边界尚清,无包膜,切面灰红色、质软。镜下:肿瘤细胞被多少不等、宽窄不一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呈大小不等的巢状、条索状、小叶状、腺样、等结构排列。其中肿瘤细胞巢呈上皮样生长方式是其具特征的形态学表现,部分细胞巢的外周细胞核呈明显栅栏状排列。瘤细胞形态多样,体积小、核深染、胞质少的“暗细胞”,与周围体积大、染色质空泡状、胞质相对丰富的“亮细胞”混杂相间,并可见梭形细胞样或鳞状上皮样瘤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99、FLI1、CKpan、低分子量CK弥漫阳性,Vimentin、Villin、高分子量CK、CD56、EMA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85%;特殊染色PAS(+)/D-PAS(-),证实胞质内含丰富的糖原。分子遗传学:EWS-FLI1融合基因断裂。结论 AES是1种罕见的尤文肉瘤( Ewing's Sarcoma,ES)/PNET变异亚型,需与多种小圆细胞肿瘤进行鉴别,预后很差。

    作者:张惠斌;余英豪;叶显宗;武一曼;曲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