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颖;赵健;张顺仓;李东红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体外培养鼻咽癌肿瘤干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常规无血清悬浮培养法从鼻咽癌低分化细胞株CNE-2中筛选出鼻咽癌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亚群CNE-2S;采随机分组法将细胞分为人参皂苷Rg3组(15μg/mL)、放疗组和人参皂苷Rg3(15μg/mL)联合放疗组;人参皂苷Rg3干预4 h后,将三组细胞16 Gy放射线照射30 min,然后在培养箱内继续孵育1 d、2 d和3 d,再进行相关测定。 MTT法检测各组CNE-2S细胞增殖抑制率;DAPI染色法检测各组CNE-2S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细胞的光密度和面密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CNE-2S细胞SOD水平。结果1 d、2 d和3 d,人参皂苷Rg3联合放疗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细胞SOD水平均明显高于人参皂苷Rg3组和放疗组,而细胞光密度、面密度明显于人参皂苷Rg3和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可显著提高CNE-2 S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促进细胞SOD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孙力人;何士方;王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Ⅰa2~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94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TLRH+LPL和ARH+APL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宫颈阴道旁组织切缘距肿瘤病灶的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宫颈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阴道切缘阳性和脉管癌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Ⅰa2~Ⅱb期宫颈癌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创伤小、宫颈阴道旁组织切缘距肿瘤病灶宽度大,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作者:孙秀利;任倍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实用癌症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肿瘤学引文分析来源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国内统一刊号CN 36-1101/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930。自2014年起,本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期页码也由112页增至128页。改扩版后的《实用癌症杂志》稿件容量大幅增加,印刷装帧更加精美,为此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我们将本着“繁荣肿瘤学术,助您成功成才”的职业精神,真诚地为广大的作者和读者服务。同时欢迎各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图书馆及个人订阅本刊,本刊的邮发代号为44-37,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按订价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电话:0791-88329442,邮编330029。另外,我部尚有2015年及以前的部分卷期杂志,需要者可与我部联系购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域5( HMGN5)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共75例,同期取20例肺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法检测HMGN5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HMGN5基因转录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肺癌组织中HMGN5基因mRNA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肺癌组织中HMGN5基因mRNA呈高水平表达,并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有关;提示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林韬;王红;李利坤;刘爱军;赵永生;刘悦;王志强;李兴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胆囊癌的诊断方法及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76例早期胆囊癌患者,通过整理相关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予以分析。结果采取单纯胆囊切除术中Ⅰ期患者24例,Ⅱ期患者21例;采取胆囊癌标准根治术中Ⅰ期患者5例,Ⅱ期患者14例;采取胆囊癌扩大根治术中Ⅰ期患者2例,Ⅱ期患者1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死亡情况。1年生存率为100.00%,3年生存率为75.00%,5年存活率为44.74%。手术方式、Nevin分期、肿瘤所在位置、分化程度、黄疸为影响早期胆囊癌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据早期胆囊癌患者不同的病理分期以及实际的侵犯范围,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及时发现、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其预后、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作者:宋平辉;张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500例宫颈癌患者,并对其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quality of life core questionaire,QLQ—C30)。结果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分别为文化水平、收入水平、职业状态、就医费用来源、临床病理分期、治疗手段以及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结论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给予积极的社会支持,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蔡颖;赵健;张顺仓;李东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奈达铂( NDP)和顺铂( DDP)单药周方案同步化疗治疗初治局部鼻咽癌的毒副作用及近期疗效。方法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NDP组和DDP组,各30例。 NDP组化疗方案:0.9%氯化钠500 ml+NDP 5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DDP组化疗方案:0.9%氯化钠500 ml+DDP 4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2组均采用全程调强放疗。结果 NDP组和DDP组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3.3%、83.3%(P<0.05);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80.0%、50.0%(P<0.05);NDP组肾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DDP组(P<0.05);2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肝脏毒性、口腔黏膜炎、耳神经毒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分别为93.4%、86.7%(P>0.05)。结论NDP单药周方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较DDP轻,患者依从性好,且与顺铂单药周方案同步化疗近期疗效相近。
作者:齐创;向东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晚期胃癌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化疗,对比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可评价肿瘤进展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可评价肿瘤进展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也不会对可评价肿瘤进展时间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何敬波;雷琳;袁佳;刘晖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5-Fu联合醒脑静干预对绒毛癌致急性脑出血髓鞘相关抑制因子Ephrin-B3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绒毛癌致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 n=15)进行5-氟尿嘧啶(5-Fu)鞘内化疗,治疗组患者(n=15)进行5-Fu鞘内化疗+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发生部位、血β-HCG)、Ephrin-B3的mRNA水平及Ephrin-B3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治疗组Ephrin-B3的mRNA水平和Ephrin-B3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5-Fu联合醒脑静干预能明显降低绒毛癌致急性脑出血髓鞘相关抑制因子Ephrin-B3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
作者:廖学武;罗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化疗后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变化及其机理。方法运用基因芯片的方法筛查出人肝癌的相关因子,在筛查出的因子中进一步用免疫组化进行验证,化疗前和化疗后进行比较。由于化疗后肿瘤侵袭转移能力减弱,所以进一步检测其侵袭转移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进行确认。染色指标为LYVE-1(标记微淋巴管)和VEGF,检测样本化疗后组织,化疗前组织。结果检测临床样本中相关因子的表达,在检测结果中发现在化疗后VEGF低表达,为了确定这一结果,采用免疫组化进一步确定了这一结果,发现化疗前高表达VEGF,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低表达VEGF时的癌组织中淋巴管的表达也降低(相比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结论化疗后VEGF可以通过调节淋巴内皮细胞进行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作者:刘俊;孙秋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从体外水平研究桧木醇(hinokitio1)的抗肾癌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桧木醇对肾癌786-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桧木醇对人肾癌786-O细胞Caspase-3剪切体、LC3和P6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3-MA验证其抗癌作用与自噬作用的关系。结果桧木醇对肾癌786-O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Caspase 途径对细胞凋亡进行诱导。同时桧木醇可以对肾癌786-O细胞进行诱导自噬发生,使LC3蛋白的表达量出现显著上调,而P62蛋白表达则显著下调。结论桧木醇能够显著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而且可以通过过度激活细胞自噬促进肾癌细胞凋亡。
作者:崔龙;赵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行近端胃癌术式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术式的疗效,探讨临床治疗胃癌的佳手术方式。方法将58例胃癌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临床医生建议,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近端胃癌根治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每组各29例。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比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所需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天数少,首次排气和进食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CD8+T细胞比例并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术式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且可以完全清扫淋巴结,对免疫系统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恢复,应在临床使用中大范围推广。
作者:司义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endothelial cell speci molecule-1, ESM-1)是近年来发现的内皮细胞的特异性因子,是影响多种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之一[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ESM-1在胃癌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晖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垂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与观察组(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肿瘤残留、肿瘤体积缩小程度及内分泌激素下降比例。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肿瘤体积缩小程度及内分泌激素下降比例分别为(83.9±11.7) ml、(90.3±12.2)%、(85.9±12.1)%,与对照组[(351.2±42.8) ml、(53.7±7.4)%、(41.9±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残留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明显优于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因此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健强;薛婷婷;马剑;李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植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性梗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收治的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与治疗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经内镜植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一次性完成手术,两组术后14天的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含量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同时术后14天治疗组的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4天内的急性胰腺炎、出血、胆漏、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随访3个月与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5.8%,对照组分别为83.3%和75.0%,治疗组随访3个月与6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植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性梗阻的手术成功率高,能有效发挥减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张娜;李志霞;肖慧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分别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对2组患者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9%,对照组总有效为68.1%;观察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5.1±2.9)个月,对照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4.9±3.2)个月。2组患者近期疗效与疾病进展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87.2%,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脱发情况发生率分别为52.1%、35.4%及39.4%,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8.1%、63.8%及70.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血小板减少程度比较,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美曲塞和多西他赛分别同步放化疗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较好,且培美曲塞同步放化疗毒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纪春东;于秀芹;赖永新;孙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右丙亚胺单药与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对阿霉素所致相关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并对比其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右丙亚胺单药,61例)、联合用药组(联合应用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75例)与对照组(不予用药处理,30例)。3组患者均采用含蒽环类药物阿霉素的化疗方案。对照组化疗前不予用药处理;单药组化疗前30 min给予注射用右丙亚胺,按与阿霉素剂量比20∶1确定右丙亚胺剂量;联合用药组在化疗前同时给予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15 ml,右丙亚胺用法用量同单药组。结果经4个化疗周期,(1)心脏毒性发生率方面:对照组53.3%,显著高于单药组(29.51%)、联合用药组(8.0%),P<0.05;单药组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P<0.05。(2)心电图方面:3组病例在化疗开始前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化疗过程中右丙亚胺单药组心电图异常者9例(14.75%)、联合用药组7例(9.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例(73.3%);联合用药组的心电图异常比例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3)CK、CK-MB、TnI方面:单药组与对照组化疗后较本组化疗前显著上升(P<0.05);联合用药组化疗后CK、TnI较本组化疗前显著上升(P<0.05),CK-MB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化疗前3组差异不显著(P>0.05)。化疗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4)超声心动图参数LVIDD、LVISD、A/E、LVEF、FS方面:单药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用药组化疗后较本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前3患者各超声心动图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以及毒性程度,维持正常的心电图、心肌酶以及心功能变化,从而增强恶性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耐受能力、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国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骨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其与患者使用的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恶性骨肿瘤的患者102例,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于治疗间歇期进行跟踪随访,调查其生存状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组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在骨科恶性肿瘤患者得分显著高于常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面对应对与SCL-90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中,除躯体化、敌对、恐怖外,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均与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除躯体化、强迫、抑郁外的总分及其他各项因子均呈一定的负相关(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除偏执、精神病性外的其他各因素均呈一定的正相关( P<0.05)。评分PIHS<45分的患者的SCL-90总分及大部分因子(除了躯体化因子)明显低于PIHS>45分的患者(P<0.05)。与PIHS>45分的患者相比,PIHS<45分的患者面对、回避应对得分明显更高,屈服应对评分明显更低( P<0.05)。结论骨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且与采用消极应对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负面情绪及消极应对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进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病情恢复。
作者:黄飞;王显勋;罗小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分析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GP方案化疗,同时使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GP方案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于治疗前后抽取入组研究对象空腹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60.3%、疾病控制率达到87.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IgA、IgG、IgM、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较治疗前有所降低,CD4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后2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明显增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嵘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D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鲜胃癌组织标本5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DX2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的CDX2、Ki67的表达水平升高( P<0.05);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有相关性(P<0.05),且分化不好、浸润深度T3-4、有淋巴结转移,分期较晚的胃癌组织,CDX2表达较低,Ki67表达较高,两者可能与胃癌的增殖分化有关,但两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CDX2、Ki67在胃癌中高度表达,对于分析胃癌的恶性程度并判断预后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秋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