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涛;罗庆丰;高玟;黄传生;涂侃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 SRT )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大分割剂量低分次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放射生物剂量为DT 60 Gy,同期配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0次。结果近期局部有效率为90.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7%(102/128)、53.1%(68/128)和46.1%(59/128);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AFP及CA199水平变化显著( P<0.05);治疗3个月后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立体定向低分次放射治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减少放射性肝病的发生,是治疗失去手术指征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晖;龚金兰;李莉;王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异甘草酸镁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CHB )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105例NSCLC合并CHB患者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48),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拉米夫定、异甘草酸镁,对照组单纯接受化疗。结果①第1次入院化疗时,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次入院化疗时,观察组ALT、AST、TBIL、HBV D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完成4个化疗周期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异甘草酸镁可显著改善NSCLC合并CHB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肝功能,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清HBV DNA,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炎良;刘建民;吕赛平;王迪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hMAM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4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患者血清hMAM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hMAM表达与临床病理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hMAM mRNA阳性表达占6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P<0.05。化疗1周、2周后 PR组的hMAM表达指数显著低于SD+PD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hMAM阳性表达与TNN分期及ER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结论血清hMAM能作为诊断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
作者:徐海声;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需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结局,并对2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3+、CD4+、CD4+/CD8+、NK各免疫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 <0.05),而 CD8+无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营养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 CD3+、CD4+、CD4+/CD8+、NK 各免疫细胞活性分别为(35.6±4.2)%、(42.2±3.0)%、(1.7±0.3)%、(27.3±5.3)%,接近于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临床结局较好,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卫;周铃;孙浩;陈刚;陈利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作为内镜治疗常用方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EMR)以及近年来国内新开展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疗效与外科手术效果相近[1]。2008年1月以来我院对49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运用内镜进行诊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芳;余小鸣;王丽昆;殷红;杨宇;高建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1/103),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6%(13/103)。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24/103)。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多与操作不熟练、解剖层次不清晰有关。随着操作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并发症会逐渐减少。
作者:陈海明;陈福佳;王金重;郭永学;林群护;胡学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p-ATM、p-p53及p21蛋白表达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p-ATM、p-p53及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p-ATM、p-p53及p2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54%、61.54%、36.54%。52例初治进展期胃癌患者行4个疗程的化疗,p-ATM阳性表达患者治疗有效率高。生存分析结果提示:p-ATM、p21低表达及p-p53高表达是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进展期胃癌组织中p-ATM、p-p53及p21表达水平与其化疗疗效有关。
作者:洪成雨;郑建;李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 MM)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法国Sebia 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对32例MM患者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测定和免疫固定电泳测定。应用美国Beckman Immage 800特定蛋白分析仪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尿轻链测定。采用手工硝酸法进行尿本周氏蛋白测定。结果32例多发性骨髓瘤中IgG型14例(43.75%),IgA型9例(28.13%),IgM型1例(3.13%),轻链型2例(6.25%)。所有类型中κ链13例(40.63%),λ链11例(34.38%),尿本周氏蛋白阳性18例(56.25%)。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蛋白阳性率为96.9%。结论 MM患者以IgG型、IgA型比例高,轻链类型中κ链比例稍高于λ链,尿本周氏蛋白阳性者多于尿本周氏蛋白阴性患者,免疫固定电泳检查对MM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红;吴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联合替吉奥(S-1)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5例晚期胃癌均采用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以上),d1;替吉奥胶囊80 mg/( m2.d),分2次(早、晚餐后)口服, d1~14;每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35例患者,CR 0例(0),PR 17例(48.57%),SD 12例(34.29%),PD 6例(17.14%),总有效率为48.57%,疾病控制率为82.8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且相对安全。
作者:阮新建;张书霞;贾得前;宋飞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后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A199、AFP、CEA、NSE、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2例肺癌患者放疗后无CR病例,PR 25例,SD 30例,PD 27例,治疗后患者血清CA199、CEA、NSE、CYFRA21-1水平显著降低( P<0.05);治疗后PR患者血清CA199、CEA、NSE、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SD及PD患者(P<0.05),其中PR患者治疗后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降低,SD患者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D患者治疗后CEA、CA199及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AFP及NSE水平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199、CEA、NSE、CYFRA21-1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疗效具有重要评估价值。
作者:王颖轶;陈书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实用癌症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不同吸入氧浓度( FiO2)和呼气末正压( PEEP)对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全麻患者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腹腔镜下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分为4组,每组27例:第1组给予FiO2(100%的纯氧)和0 mmHg的PEEP;第2组给予FiO2(100%的纯氧)和7.0 mmHg的PEEP;第3组给予FiO2(50%的纯氧)和0 mmHg的PEEP;第4组给予FiO2(50%的纯氧)和7.0 mmHg的PEEP,均在即时(T1)和30 min(T2)和60 min(T3)三个时间点时分别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a-ET)CO2。结果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T1时1、2、3、4组间PaCO2、和P(a-ET) CO2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1组与2组比较、3组与4组比较、1组与3组比较、2组与4组比较PaCO2和P(a-ET)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O2浓度较高时,同时一定要相应提高PEEP,则可以有效降低P(a-ET) CO2;PEEP较低时,同时一定要降低FiO2浓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P(a-ET) CO2。
作者:王瑚;曹奕;华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老年、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瘤体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结果老年组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多于中青年组(P<0.05),接触性出血者明显少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非鳞癌比例(10/36)低于中青年组(23/36)(P<0.05),肿瘤分期晚于中青年组(P<0.05),瘤体小于中青年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老年组(47.22%)低于中青年组(77.78%)(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常见,病理类型以鳞癌多见,临床分期较晚,瘤体相对较小,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中青年患者好。
作者:谭国柱;王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从我科住院患者中选取的8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灌注不同剂量的甘露聚糖肽,并进行对比。结果胸腔注入甘露聚糖肽20 mg、40 mg、60 mg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7%、73.3%、80.6%,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血性胸腔积液胸腔注入甘露聚糖肽疗效比血性胸腔积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轻重与甘露聚糖肽的剂量无关,患者耐受较好。结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注入较高剂量的甘露聚糖肽较低剂量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世伟;刘军校;高计林;杨璞;李反念;豆瑞刚;张静;王瑜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肿瘤的生长、转移受到多因素的调节,其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质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CXCL12)是趋化因子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其在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但既往研究认为SDF-1是通过其唯一受体CXCR4发挥作用的。但近年来发现SDF-1还有另一受体CX-CR7,并且CXCR7与SDF-1的亲和性远高于CXCR4。 CXCR7的发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SDF-1的作用机制。目前已有大量关于CXCR7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研究发现, CXCR7在肿瘤组织中普遍表达,并且在促进肿瘤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的肿瘤中,CXCR7表现出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不尽一致,表明 CXCR7的作用机制是十分复杂的。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关于CXCR7在肿瘤生长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为肿瘤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
作者:吴晓邡;戴小珍(综述);姜鹤群(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激素受体ER、P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axVin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2例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患者新辅助化疗前、新辅助化疗后ER、PR表达情况。结果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辅助化疗前与化疗后检测结果完全相同:5例不表达ER,8例ER +,12例ER ++,7例ER +++;6例不表达PR,7例PR +,12例PR ++,7例PR +++。同时ER、PR阳性表达具有良好一致性,32例患者中ER、PR阳性表达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激素受体ER、PR表达结果完全一致,新辅助化疗安全可行。
作者:赵波涛;罗庆丰;高玟;黄传生;涂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晚期胃癌术前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A实验组、B对照组,每组45例。A实验组:第1~14天给予卡培他滨2500 mg/m2口服,分早晚各1次;同时在第1天时给予奥沙利铂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外周静脉滴注2 h。每3周重复1次,连续使用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术前复查评估化疗效果。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2~4周行胃癌根治术治疗。 B对照组:患者在确诊后2周内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2组均行D2式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A实验组4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6.7%),部分缓解(PR)25例(55.6%),稳定(SD)14例(31.1%),进展(PD)3例(6.7%);化疗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溃疡和外周神经炎。 A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13.3%(6/45),生存率44.4%(20/45),中位生存期为26.7个月;B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33.3%(15/45),生存率为17.7%(8/45),中位生存期为15.9个月。2组在复发率和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25;χ2=7.465,P=0.006)。结论中晚期胃癌术前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术后生存率。
作者:陈浮;朱海杭;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力尔凡辅助吉西他滨联合顺铂( GC)治疗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价值。方法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单用GC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顺铂30 mg/m2,化疗第1~3天静脉滴注,28 d为1个疗程。实验组除给予GC方案化疗,并给予力尔凡辅助治疗。静脉滴注力尔凡20 mg+生理盐水100 ml,每天1次,连用21天。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KPS评分、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CR 5例(11.9%),PR 16例(38.1%),SD 13例(31.0%),PD 8例(19.0%);实验组中CR 6例(15.4%),PR 20例(51.3%),SD 10例(25.6%),PD 3例(7.7%)。实验组总有效率(66.7%)虽比对照组(50.0%)提高,但是没有显著差异(P=0.18)。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治疗2个周期后实验组KPS评分稳定及提高人数(34/39)比对照组(28/42)显著增加(P=0.037)。实验组骨髓抑制比对照组较轻,其中Ⅲ~Ⅳ度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实验组显著降低(P=0.006),且实验组周期推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结论力尔凡对膀胱尿路上皮癌具有一定治疗作用,而且能够保护骨髓,对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有一定作用,耐受性好。
作者:解放;孙晓刚;李岩;赵继明;牛志宏;吕家驹;丁森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05年4月由中国抗癌协会发起和美国癌症协会提供技术支持的“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正式在中国启动,我院先后普查数量达到17515人次。2009年7月我们曾对2005年5月-2009年5月的普查数据进行了1次分析和报道[1],现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普查对象的不同年龄、职业的乳腺疾病发病情况,普查分级与病理结果关系,乳腺癌高危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1次初步分析。
作者:熊美玲;吴毓东;孙正魁;张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