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兢;喻紫晨
目的:探讨高清窄带成像内镜( NBI)及色素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结肠镜检出大肠息肉86枚,应用高清窄带内镜观察其黏膜表面毛细血管形态(CP)和色素内镜观察腺管开口类型(PP),预测息肉的类型,并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清窄带成像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78.8%,准确度为80.2%,阳性预测值为86.0%,阴性预测值为72.2%。色素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83.0%,特异度为84.8%及准确度为83.7%,阳性预测率为89.8%,阴性预测率为75.7%。两者对大肠肿瘤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高清窄带成像内镜及色素内镜,均能高度准确预测大肠肿瘤的病理类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辉;田字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常见的类型,也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附件包块。腹腔镜下手术为内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腹腔镜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或亮贝瑞林预防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复发,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对比了孕三烯酮与亮贝瑞林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巩固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会玲;李明锦;王梅;王海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同期放化疗组28例放疗同期应用多西他赛(75 mg/m2· d1)+奈达铂(25 mg/m2· d1-3)化疗,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放疗期间化疗2个周期,放疗结束后化疗2个周期。单纯放疗组28例,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线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DT60~66 Gy/6~6.5周。结果同期放化组和单纯放疗组近期疗效CR分别为28.57%和21.43%( P<0.05)。同期放化组和单纯放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66.67%、45.83%和62.50%、37.50%、25.00%(P<0.05),同期放化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但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同期放化组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叶金辉;赵可雷;胡国林;梁卫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长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发生肝胆管癌变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长期预后情况。方法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498例,其中经过术前腹部彩超、CT或MRI、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及术中手术切除病理显示为肝胆管癌变者37例(7.4%),观察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随访。结果①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癌变组较单纯肝内胆管结石组患者的年龄大[(55.2±13.6)VS.(35.2±17.4),P=0.032],临床症状如右上腹隐痛、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及皮肤、巩膜黄染病史较多(62.2%VS.24.3%,P=0.042),结石病程较长[(9.4±4.1)VS.(5.8±3.2)年,P=0.047],既往有胆道手术史较长(56.7%VS.18.0%,P<0.01);②与单纯肝内胆管结石组相比,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癌变组患者术前检查的外周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较高(59.5%VS.33.8%,P=0.042),HBsAg(+)及AFP(+)例数较多(21.6%VS.12.8%,P=0.045),彩超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较多(18.9%VS.8.9%,P<0.01);③与单纯肝内胆管结石组相比,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癌变组患者术中探查发现肝内占位病变直径>5 cm的较多(73.0% VS.19.1%,P<0.01),行内镜下逆行胆汁内引流及内支架植入术者较少(13.5%VS.89.8%,P<0.01),行开腹手术者较多(86.5%VS.10.2%,P<0.01),行肝切除术者较多(48.6% VS.0.4%,P<0.01),围手术期死亡者较多(16.2% VS.0.7%,P<0.01),1、3、5年远期生存率均较低(P<0.05)。结论临床中需要高度警惕长期肝内胆管结石发生胆管癌变的可能,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定期复查。肝切除术是目前较为彻底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癌变的1种有效的手术,可提高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李鹏飞;白光文;谢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肢体骨肉瘤并发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4例肢体骨肉瘤患者,给予相关治疗,分析骨肉瘤患者预后情况及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相关因素。结果骨肉瘤合并病理骨折发生率为20.1%。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及局部复发等3项进行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 P=0.001)、局部复发(P=0.001)为肢体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肿瘤体积较大、有局部复发的骨肉瘤患者较容易合并病理性骨折,且预后相对较差。
作者:肖兢;喻紫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的糖链抗原125(CA125)、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和C反应蛋白( CRP)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良性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恶性组。用免疫比浊法、酶比色法和电化学荧光法检测2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A125、ADA、CEA、CRP的浓度。结果良性组的ADA和CRP浓度均显著高于恶性组(P<0.001),而其CEA与CA125则显著低于恶性组(P<0.001)。在良性组中,ADA和CRP的诊断敏感性高于CEA和CA12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诊断特异性方面4个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恶性组中,ADA、CRP的诊断敏感性高于CEA和CA125,CEA、CA125、ADA的诊断特异性均高于CRP,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良性胸腔积液的诊断,CRP联合ADA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89.0%;CRP、ADA、CEA联合CA125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到97.4%,92.9%。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CEA 联合CA125的敏感性为71.2%、86.7%, CA125、CEA、CRP、ADA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到94.0%、95.5%。结论 CA125、ADA、CEA、CR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刘妍丽;韩丹;陆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保肛手术在老年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76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保肛组和Miles组,各38例。观察2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期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远期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4.21%,明显高于Miles组的60.53%(P<0.05)。结论保肛手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可保留患者正常排便形式,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TEN、P27在HER2阳性乳腺癌含蒽环类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含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新辅助靶向治疗患者除外)2个疗程以上、化疗后可手术的113例女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原发灶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PTEN、P27的表达情况,分析分子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113例接受含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临床部分缓解66例(58.4%),病理完全缓解14例(12.4%),疾病稳定30例(26.5%),疾病进展3例(2.7%)。 PTEN、P27的阳性率分别为62.8%、70.8%, PTEN与P27共表达率44.2%。多因素分析提示PTEN与P27共表达为HER2阳性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指标(OR=3.411,95%CI=1.212~9.597,P=0.020)。结论 PTEN与P27共表达可以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指标,但其预后意义还有待长期随访及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证实。
作者:陈天文;陶霖玉;梁亚男;王开昕;张好云;王红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Livin与Smac/DIABLO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和Smac/DIABLO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64/100)、16.7%(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组织中Smac/DIABLO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36/100)、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Livin 与Smac/DIABLO 表达间呈显著负相关,γ=-0.245,P<0.05。结论 Livin 高表达及Smac/DIABLO 低表达或失活,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元建华;彭大为;李建旺;王美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Ⅲb期及Ⅳ期肺腺癌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 PP组)30例,采用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对照组( GP组)30例,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30.0%和26.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6.7%和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3.3%(4/30)和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3%(1/30),6.7%(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6.7%(2/30),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脱发的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3/30),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
作者:邓颖;胡洪林;杨兰;潘海霞;朱学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们对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PTC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军;何均;周存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甲氨喋呤治疗绒毛膜细胞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鞘内注射甲氨喋呤联合静脉化学治疗绒毛膜细胞癌脑转移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鞘内注射甲氨喋呤治疗绒毛膜细胞癌脑转移客观缓解率为88.9%,5年生存率为44.4%,不良反应轻。结论鞘内注射甲氨喋呤治疗绒毛膜细胞癌颅内转移安全、有效。
作者:邱家玲;武立菊;陈小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 n=20例)采用希罗达1250 mg/m2,每天2次口服,连用14天。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对照组( n=20例)采用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入,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65.0%,中位生存时间为16.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脱发和消化道毒性。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45.0%,中位生存时间为10.9个月。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发热、肌痛、关节痛等。2组有效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优于单一多西紫杉醇治疗,且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紫杉类或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作者:燕平;艾淑颖;李志玖;何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病变( 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65例宫颈癌,90例CIN (其中CIN Ⅰ30例,CINⅡ30例,CINⅢ30例),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组为6.7%(2/30)、CIN组为70.0%(63/90),宫颈癌组为100.0%(65/65)。 P16蛋白在CIN和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16蛋白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魏璇;张一兵;杜雪;马雪梅;杜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Ⅱ( CAⅡ)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4例GIST组织中CA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GIST组织中CAⅡ表达阳性率为66.7%(36/54),CAⅡ表达与肿瘤大小、原发部位及危险度分级有关(P<0.01)。结论 CA Ⅱ表达可能与GIST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林慧;张冲冲;陈佳菁;康锶鹏;陈远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淋巴瘤组织中4-1BBL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淋巴瘤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采用不同抗体量化测定其CD20、4-1BBL N端和4-1BBL C端表达情况;并且应用Image-Pro Plus软件计算各病例的IOD值。结果霍奇金病( HD)患者中CD20抗原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N端和C端4-1BBL表达水平并无显著相关性,不同患者4-1BBL转变为s4-1BBL的比率不同;通过测定IOD值发现大多数s4-1BBL是通过MMP直接切割导致的;少部分s4-1BBL是直接表达出来转运到细胞外的。结论不同淋巴瘤患者4-1 BBL的表达水平不同、S4-1 BBL的产生机制也不同,针对不同患者应提供不同的免疫治疗策略。
作者:姜文国;张树平;董秀红;杨茗;亢泽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联合放疗、睾丸去势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对38例已行放疗、睾丸去势治疗的前列腺癌进行HIFU治疗。结果15例(3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降至正常,20例(52%) PSA下降,2例(10%)仅症状缓解,有效率达92%。前列腺体积也明显缩小。结论 HIFU联合放疗、睾丸去势治疗前列腺癌,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为前列腺癌提供了1种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唐勇军;余建军;冯慧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生存质量评估。方法1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56例患者行保乳手术,63例患者行标准根治术,61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结果保乳手术组具有住院时间较短、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与根治术组(标准根治术组+改良根治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001);三组患者生存率、远处转移、术后复发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乳术组患者心理因子、躯体因子、精神因子和社会支持因子四个方面均显著优于标准根治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患者(P<0.05);术后乳房外观及美容效果保乳术组与标准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近期疗效较满意,严格把握相关手术指征、规范切除和术后放化疗等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庞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卵巢Wolffian附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Wolffian附件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 EnVision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左侧卵巢肿块组织11 cm,镜检:肿瘤细胞呈小管状、筛状结构或弥漫实体片状,细胞呈多边形或短梭形。免疫组化结果示:CK18、vimentin、WTl、CD99、Inhibin-α及calretenin、Melan-A阳性、EMA、ER、PR等阴性。结论 Wolffian附件瘤是一罕见且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须与其他妇科肿瘤鉴别。
作者:张晓娟;杨其昌;朱燕;沈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顺铂对肺癌 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毒性作用。方法将肺癌A549细胞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索拉非尼组、顺铂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给予处理。观察各组裸鼠肿瘤大体形态,测定裸鼠体重、肿瘤大小,计算瘤重、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T2(治疗后肿瘤增长至治疗前瘤体积2倍所需的时间)和肿瘤生长延迟时间( TGD),记录动物死亡率。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索拉非尼及顺铂单药组。治疗后第30天联合用药组瘤重小于对照组及索拉非尼和顺铂单药组( P<0.01)。死亡率均未超过20%,治疗后体重减轻亦未超过20%。溶剂对照组、顺铂组、索拉非尼组及联合用药组各死亡1只。各组未出现CR,其中索拉非尼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PR各1例。索拉非尼单药组和顺铂单药组TGD分别为8.53天和9.72天,联合用药组的TGD达16.73天。结论索拉非尼及顺铂单药对人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模型均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增强抗肿瘤效应。两药联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郑航;崔彦芝;陈逢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