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逆行温热灌注卡介菌多糖治疗恶性转移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陈雁;李虹庆

关键词:温热灌注, 卡介菌多糖核酸, 转移性胸腔积液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逆行温热灌注卡介菌多糖治疗恶性转移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顺铂逆行推注胸腔,观察组则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逆行推注胸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情况,治疗后白蛋白、总蛋白变化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8比率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肾功能损伤比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为4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内逆行注射温热卡介菌多糖核酸,通过高温杀灭肿瘤细胞,提高了患者免疫力,固定胸膜腔减少胸水生成。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胆道支架置入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50例,先行胆道支架引流术,再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患者胆红素消退、支架畅通情况、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经过联合治疗后,患者黄疸症状均改善明显,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肿瘤有效率(PR+CR)为90.0%(45/50)。1年和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0%和11.8%,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结论对不能手术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采取胆道支架置入术后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小兵;邹瑜斌;杨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多原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多原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单发结直肠癌(单发癌组)561例(94.1%),多原结直肠癌(多原癌组)35例(5.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采用胃肠生活质量量表( GIQLI)评价手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35例患者共有病灶81个,并发腺瘤样息肉12枚,癌变率33.3%。多原癌组中腺瘤癌变比例较大,单发癌组以直肠部位居多。术后1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GIQLI的总分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P<0.05),自觉症状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多原结直肠癌易伴发息肉病恶变,且以直肠部位居多,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应加强随访和监测。

    作者:陈森林;陈涵;吴星刚;张浩;郭飞;汪岭;包安娜;王春淑;王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实用癌症杂志》2014年改月刊及征稿征订启事

    《实用癌症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肿瘤学引文分析来源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国内统一刊号CN 36-1101/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930。自2014年起,本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期页码也由112页增至128页。改扩版后的《实用癌症杂志》稿件容量大幅增加,印刷装帧更加精美,为此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我们将本着“繁荣肿瘤学术,助您成功成才”的职业精神,真诚地为广大的作者和读者服务。同时欢迎各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图书馆及个人订阅本刊,本刊的邮发代号为44-37,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按订价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电话:0791-88329442,邮编330029。另外,我部尚有2013年及以前的部分卷期杂志,需要者可与我部联系购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保乳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 ICBN)的乳腺癌保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6例采用保留ICBN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36例采用未保留ICBN传统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转移率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保留ICBN成功率为97.2%(35/36),治疗有效率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77.8%(28/36),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完全缓解率77.8%(28/36)显著高于对照组50.0%(1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2.8%(1/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5/36);远处转移率5.6%(2/36),也低于对照组13.9%(5/36)。观察组上肢感觉障碍发生率为22.2%(8/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2%(26/36);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13.9%(5/36),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7%(15/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保留ICBN保乳手术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完全缓解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刚;苏晏;王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乳管内视镜对伴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乳管内视镜对伴乳头溢液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伴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分别应用乳管内视镜以及乳腺X射线进行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乳管内视镜诊断的符合率为94.3%,乳腺X射线检查的符合率为61.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乳管内视镜对伴乳头溢液乳腺癌的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能够为其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信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祎;顾懿帆;刘溦薇;沈继颖;周鸣;房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 PCC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CC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4~62岁,平均53岁。1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早期,4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进展期。1例早期患者行肿瘤手术切除术,随访5年,存活至今。4例进展期患者经皮氩氦刀行冷冻消融术,生存期为4~8个月。结论对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早期PCCCL行手术切除预后较好,PCCCL预后相对较好,术后密切随访及复发后积极治疗非常关键。

    作者:张敏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70例,其中33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作为观察组,37例行宫颈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盆腔淋巴结转移>1个更容易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P<0.05),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安全可行,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刘宗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数字化立体定位导丝导向活检对乳腺不可触及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化立体定位导丝导向活检(SNLB),对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变(NPBL)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临床触诊阴性,而数字钼钨双靶乳腺摄片发现异常的病灶,进行了SNLB切除活检。结果数字化乳腺摄片表现为:簇状微小钙化49例,孤立性结节27例,局限致密或结构紊乱15例,放射状毛刺影4例。 SNLB活检组织标本病理结果中良性病变67例,恶性病变28例,其中包括导管原位癌14例。结论 SNLB对临床不可触及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准确、安全,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作者:徐向红;赵玉年;王慧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 CT灌注成像下肝癌结节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灌注成像下肝癌结节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对98例肝癌患者进行MSCT灌注扫描,分析肝癌结节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正常组织、肝癌结节、交界处HBF、HPI、HPP、HAP、HBV值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三者TTP及PEI值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大结节病灶中心、交界内1 cm、交界处、交界外1 cm及正常组织HBF、HPI、HPP、HAP、HBV、TTP、PEI比较呈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以清楚反应肝癌结节附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大庆;曾波;牟忠亮;周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嫌色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合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嫌色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嫌色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3例为男性,女性1例;年龄53~70岁,平均62岁;肿块直径2.5~15.0 cm。镜下肿瘤组织由体积较大的多角形嫌色细胞和小圆形嗜酸细胞构成,呈实性片状、腺泡状分布,间质有少量厚壁血管,细胞核不规则,常有皱褶,有时可见双核,核仁不明显,常见核周空晕。免疫组化结果:CD117(4/4)、Ksp-cadherin (4/4)、EMA(4/4)、CK7(4/4)、AE1/AE3(3/4)、CD10(3/4)、Vimentin(1/4)、RCC(1/4),Ki-67计数<5%。 Hale′s胶体铁染色均为阳性。4例中3例存活至今,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1例死亡。结论嫌色性肾细胞癌是1种低度恶性的、少见的、肾肿瘤。根治性肾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预后较好。

    作者:田玉旺;许春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单纯关节镜术后适形放疗对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单纯关节镜术后适形放疗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首诊DPVNS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治疗,其中镜下残留(R1)6例,肉眼残留(R2)2例,7例患者完成DT 30.6 Gy/17次,1例患者DT 27 Gy/15次。结果随访6~30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8例患者放疗耐受情况良好,放疗皮肤反应Ⅰ度( RTOG/EORTC分级标准),局部控制率100%。膝关节功能评分:优4例,良4例。结论DPVNS患者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可有效预防DPVNS复发,且安全性好。

    作者:陈志萍;李国庆;吴新生;彭世义;邬蒙;叶新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术后早期经口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早期经口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将7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方案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早期少量多次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营养状况以及炎性反应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肛门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实验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RP、IL-6、TNF-α等炎性情况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早期经口肠内营养能够显著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能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米托蒽醌组(29例)与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组(31例)。米托蒽醌组采用米托蒽醌、依托泊苷和地塞米松治疗,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组在前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罗华治疗。60例患者化疗4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生存情况。结果米托蒽醌组CR为68.1%;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组CR为87.3%,两组CR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米托蒽醌组1年总生存率( OS)为87.8%,2年OS为76.8%,3年OS为75.4%;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组为91.6%,2年OS为81.6%。3年OS为78.7%;两组1、2、3年OS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0.05)。结论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开展。

    作者:何学鹏;杨凯;陈鹏;刘兵;张媛;王芳;郭智;刘晓东;楼金星;陈惠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诊 TACE 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TACE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合并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者急诊行TACE术止血,同时行腹腔置管引流术( PCD)充分引流腹腔内积血,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平均动脉压由术前(70.60±17.20)mmHg上升到(96.40±16.40)mmHg,心率由术前(121.80±10.20)次/min下降到(80.00±12.40)次/min,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3、6、12、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2.60%(19/23)、69.56%(16/23)、52.17(12/23)、21.73%(5/23)。无3年以上生存者。结论 TACE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创伤小,能降低腹腔内感染,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机会。

    作者:徐仁良;华双一;祁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大肠癌组织中 BMI-1和 MEL-18基因表达的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BMI-1和MEL-18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6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大肠癌组)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标本(对照组)中BMI-1和MEL-18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Bmi-1基因表达阳性率和Mel-18基因表达阴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mi-1基因表达阴性率和Mel-18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基因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Mel-18基因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Mel-18与Bmi-1基因表达呈负相关性(γ=-0.545,P<0.01)。结论 Bmi-1和Mel-18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Bmi-1基因的高表达和Mel-18基因的低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紧密联系。

    作者:贾雪峰;陈文明;刘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清CEA、CYFRA21-1和NSE检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公布的数据,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球癌症首位。病死率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较低的早期诊断率,所以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肿瘤标志物协助肺癌的筛查和临床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与认同。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EA、CYFRA21-1、NSE指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作者:李凯;刘瑞娟;周金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频彩超结合弹性及萤火虫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彩超结合弹性及萤火虫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6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采用高频彩超结合弹性及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检查,发现232处乳腺病灶。采用萤火虫技术,检测患者乳腺瘤内部以及乳腺瘤周围钙化的形态特点和分布状况,应用弹性成像技术找到病灶内SR比值高的部位。232处乳腺病灶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良性病灶组和恶性病灶组。结果乳腺病灶良性组患者158例,其中乳腺纤维瘤72个,乳腺腺病42个,乳腺腺病伴纤维瘤样病变14个,导管内乳头状瘤6个,非典型性增生6个,慢性炎症病灶10个,脂肪瘤8个。乳腺病灶恶性组患者74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8个,导管内癌4个,腺癌6个,叶状囊肉瘤2个,黏液癌2个,髓样癌2个。高频彩超结合弹性及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方式与高频彩超弹性成像、高频彩超萤光成像单一方式恶性微小钙化检出灵敏度分别为96.69%、95.96%、95.13%;特异度分别为86.83%、75.91%、72.16%;正确指数分别为83.89%、72.11%、67.15%。高频彩超结合弹性及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和正确指数均高于两种方式的单独检测,其中正确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超结合弹性及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高频彩超对于乳腺癌以及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提高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准确率。

    作者:袁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种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3种不同射野数调强放疗方式( IMRT)的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应用Pinnacle8.0计划系统分别设计3种不同射野数的调强计划:4野、5野、6野IMRT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和等剂量曲线评估3种计划的PTV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结果6F-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其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好,5F-IMRT其次,4F-IMRT差。与4F-IMRT比较,5F-IMRT和6F-IMRT的PTV大剂量以及高剂量所包含的体积显著降低。3种计划左肺照射剂量差异较小,均不超过5%;然而心脏照射剂量4F-IMRT小,与5F-IMRT和6F-IMRT比较,心脏V5、V10、V20、V30以及V40分别降低了42.37%、17.65%、5.87%、5.72%、23.38%和42.85%、30.84%、16.31%、6.45%、24.6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放疗中,调强射野数的增加可以提高靶区PTV覆盖率、适形度和均匀性,但是也会增高左肺低剂量照射体积和平均剂量,右侧肺和心脏的受照剂量也会明显增高,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合适的放疗计划进行放疗。

    作者:张云;胡海芹;王小平;丁生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肿节风注射液联合5-Fu 对人胃癌细胞 MGC-80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肿节风注射液(ZJF)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体外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增殖、黏附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通过细胞粘附实验观察细胞粘附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肿节风注射液和5-Fu均能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肿节风注射液联合应用5-Fu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肿节风注射液或单用5-Fu (P<0.05),两药联用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两药单用(P<0.05)。结论肿节风注射液和5-Fu联合应用与两药单用比较,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抑制细胞黏附能力更强、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何志坚;钟睿;刘海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肿瘤切除术40例治疗体会

    近10余年来我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取得了飞速发展,我科从2008年3月开始,成功地开展了40例腹腔镜辅助直肠肿瘤切除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毅;张善忠;刘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