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艮;胡晓民;王国辉;周建峰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7岁.B超检查发现左肾上腺肿物10天.患者于2000年8月11日体检时行B超检查,于左肾上腺区检查探及一110 mm×88 mm×86 mm实质性肿物,考虑为肾上腺无功能性腺瘤.患者平时无明显自觉症状,入院行24 h血压动态监测正常,无腰背压痛、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痤疮及精神异常.
作者:柏凯;姚丽青;余英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能否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36例早期乳腺癌,常规HE染色检测腋窝淋巴结,对HE染色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及所属非前哨淋巴结,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肿瘤的转移情况.结果常规病理检测,36例中,10例腋窝有转移,其中2例仅前哨淋巴结有肿瘤转移.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检测26例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共61枚,非前哨淋巴结406枚,2例(2枚)仅前哨淋巴结发现有肿瘤转移,余24例前哨淋巴结及非前哨淋巴结均无肿瘤转移,HE染色的检测阴性的前哨淋巴结患者假阴性率为7.7%(2/26).结论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可以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作者:白月奎;张保宁;杨红鹰;刘秀云;孙耘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Fas、bax和bcl-2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7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Fas、bax和bcl-2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结果Fas阳性42例(60.0%),Fas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明显相关性(P>0.05);bax阳性39例(55.7%),bcl-2阳性65例(91.5%),bax和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as、bax和bcl-2基因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张明;赵志毅;涂响安;刘丽萍;左连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嵌合抗体VcD11的各种生物学特性,确定其人源性、特异性,中和VEGF的中和活性以及体内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纯化的VcD11进行ELISA和Westerm bbt实验,分析其人源性、特异性;采用抑制由VEGF刺激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实验分析VcD11的中和活性;采用近交系小鼠T739的小鼠肺腺癌LA795实验动物肿瘤模型分析VcD11的抗肿瘤活性.结果VcD11在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中均呈阳性结果,并可抑制由VcD11的刺激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虽未能明显抑制小鼠肺腺癌LA795原发瘤的生长,但可显著抑制其肺转移灶的形成和生长.结论抗VEGF嵌合抗体VcD11具有人抗体的恒定区,可与人VEGF特异地结合,并具有良好的中和活性和抗肿瘤转移的活性.它可能在临床治疗肿瘤中有着重要、广泛的应用潜力.
作者:冉宇靓;杨治华;孙立新;遇珑;刘军;董志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与鼻咽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及RIA法分别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清sIL-2R及TNF-α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sIL-2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sIL-2R可了解鼻咽癌患者的免疫状态,sIL-2R水平可作为诊断鼻咽癌的1个参考指标;TNF-α则与恶病质的形成有关.
作者:罗绮宁;韦明壮;方文珠;杨伟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于1999年10月~2000年1月采用CT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35例,我们从CT影像学角度进行初步评价,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
作者:潘海英;魏经国;王耀程;黄进;孔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细胞DNA倍体变化的特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1 805例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细胞DNA的含量.结果在1 805例恶性实体瘤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有51例出现了DNA异倍体细胞,其检出率为2.83%.在这51例患者中,DNA异倍体的DI值为1.21±0.25,DNA异倍体细胞在血细胞中所占百分比为28.87%.DNA异倍体患者的肿瘤转移率、未手术率和未化疗率均显著高于二倍体患者(P<0.05).结论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液中确实存在一定比例的肿瘤细胞,而且其检出率与恶性实体瘤的某些临床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治疗有一定关系.
作者:周振英;沈宗丽;朱月清;吴晓柳;张军妮;王亚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0岁.因吞咽疼痛伴梗噎1月余,于1999年11月10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见一长约6 cm软组织块影,向腔内生长,其粘膜破坏,钡剂通过尚通畅.诊断为食管癌.患者于同年11月15日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中段,大小约6.0 cm×6.0 cm×4.0 cm,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周围淋巴结肿大,予以清扫.
作者:张伟;陶可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D44V6、ER、PR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评价其可否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方法采用CD44V6、ER、PR单克隆抗体对63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进行S-P免疫组化检测,采用X2检验方法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CD44V6阳性表达率及强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状况、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而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单纯癌、硬癌和髓样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粘液腺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硬癌和单纯癌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小叶癌.ER和PR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状况、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CD44V6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不够理想.ER和PR测定的意义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邱小芬;蒋旭;张翠萍;张增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5年7月~1998年7月采用高剂量后装治疗机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峰涛;陈福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胆管癌胆汁中的肿瘤相关糖蛋白N-连接型糖链结构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31例胆管癌胆汁和13例良性胆道疾病胆汁直接点在硝酸纤维膜(NC)上,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刀豆凝集素(ConA)、欧曼陀罗凝集素(DSA)、麦胚凝集素(WGA)、小扁豆凝集素(LCA)进行点印迹分析.结果胆管癌组和良性组ConA、DSA、LCA和WGA阳性率(阳性例数/总例数)分别为80.6%(25/31)和76.9%(10/13)、74.2%(23/31)和0(0/13)、70.0%(22/31)和15.4%(2/13)、80.6%(25/31)和23.1%(3/13),胆管癌组DSA、LCA和WGA阳性率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胆管癌胆汁糖蛋白复杂型糖链增多,其核心岩藻糖和唾液酸含量丰富,可能出现偏二天线以及天线数的增加.胆汁糖蛋白的凝集素印迹分析法为胆管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晓凌;王炳生;陈惠黎;童赛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比较B超扫描与临床触诊在检查鼻咽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灶放疗前后有无数量、大小等方面不同的结果,探讨B超扫描在鼻咽癌颈淋巴结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25例初发和复发的鼻咽癌患者颈淋巴结在放疗前、后进行临床触诊及B超检查,记录颈淋巴结有无、数量、大小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临床触诊共检出淋巴结302个,B超检出363个,触诊漏检率达16.8%.触诊双侧颈N0和单侧颈N0的假阴性率分别为31.4%和30.8%.颈淋巴结融合成团的8例患者,临床触诊其大的淋巴结均≥4 em,而B超检查结果均<4 cm.29例复发患者,B超发现其中5例除单侧上颈有淋巴结外,同侧下颈也有淋巴结,共7个,触诊未及.13例超重或肥胖患者颈淋巴结大小触诊与B超检查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结束时对残留淋巴结的检查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超检查较临床触诊鼻咽癌患者颈淋巴结准确性更高,对临床分期、指导鼻咽癌患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学锋;蒋军;卢秋霞;陈兴;邓小芸;刘冬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国产管状吻合器在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5例胃癌经腹做全胃切除,应用国产管状吻合器完成空肠侧侧吻合92例,端侧Y型吻合63例.结果153例一次性吻合成功,2例吻合器吻合失败改行剖胸再吻合.无吻合口瘘及出血,术后随访0.5~2年,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熟悉国产吻合器性能,操作得当,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黎才海;杨世杰;舒味冰;饶华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骨巨细胞瘤局部溶骨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双染检测了10例骨巨细胞瘤、5例骨肉瘤和5例正常人血清中TNF-α含量和M-CSF、IL-1的表达.结果骨巨细胞瘤组织TNF-α含量和M-CSF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肉瘤和正常人.TNF-α由骨巨细胞的部分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分泌;而M-CSF及IL-1由部分单核基质细胞分泌,多核巨细胞则不表达.结论骨巨细胞瘤中各种细胞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该肿瘤的局部溶骨过程.
作者:姚俊霞;文剑明;钟思陶;张萌;谢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1972年1月至1997年1月收治阴道恶性肿瘤132例,其中阴道透明细胞癌12例,占9%.现对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本病发病原因、发病年龄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曾四元;李诚信;钟传庆;万建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研究发现HER-2/neu基因扩增或过表达的乳腺癌倾向于早期复发且患者生存期缩短,且化疗及三苯氧胺治疗效果不佳,这种基因对乳腺癌患者极为不利.人们希望能有1种抗癌基因的药物问世,特别是抗HER-2/neu基因的药物,既具有下调HER-2/neu基因的作用,又可增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延长患者的生命.近年Herceptin的研制成功给乳腺癌治疗带来了希望,开辟了生物学靶向治疗的新时期.该药已于1998年经美国FDA批准,正式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并取得了明显疗效,令人鼓舞.现就HER-2/neu基因的检测及Herceptin的治疗状况作一综述介绍.
作者:郑绘霞;阚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上腹部隐痛不适4个月,于2000年3月11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进食后发噎,以进干性食物明显,后吞咽困难逐渐加重.体检:营养中等,发育正常.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肺平滑肌肉瘤是1种少见的肺部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肺部肿瘤的1%[1].这种肉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多,发展迅速,术前常较难获得病理诊断.本文1例因突然咳出一异物求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诊断为肺末分化癌,经异物组织学及术后病理诊断为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拓扑替康为合成的喜树碱类衍生物,其抗瘤谱广.Ⅱ期临床研究表明,作为二线方案单药治疗卵巢癌时,对初治无效患者有效率可达10%~15%,对初治有效的患者有效率达25%~30%.拓扑替康作为1种治疗卵巢癌新的有效的二线药物已日益受到关注[1].我们于2000年4月~6月应用单药拓扑替康治疗4例晚期复发卵巢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娜;胡爱民;杨心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血清鳞癌抗原(Scc-Ag)、癌糖类抗原(CA19-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测定对肺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78例肺癌、45例良性肺病患者的血清Scc-Ag、CA19-9和CEA水平,评价3项指标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Scc-Ag、CA19-9和CE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肺病组(P<0.01),联合应用敏感性达70.5%.临床分期越晚,Scc-Ag、CA19-9和CEA水平和阳性率越高.Scc-Ag检测的阳性率以鳞癌高(64.3%);CA19-9+CEA检测的阳性率以腺癌高(71.1%).结论该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并对判断病情及病理类型有较大帮助,但对早期诊断帮助不大.
作者:罗耀凌;欧国萍;邱瑞芬;李小东;吴兴平;雷穗妮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