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伟
目的:探析小骨窗开颅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出170例随机分组,A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 0.05;A组存活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B组长,且术中出血量多,P<0.01;A组存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与B组的6.10%差异不显著,P>0.05;A组存活患者治疗3周时的GCS评分低于B组患者,P<0.01.结论:在脑出血的治疗中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钻孔引流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但是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不适宜采用,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朱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出90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法不同分组,A组给予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B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两组术后再次出血率以及死亡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P<0.05;A组的预后转归好于B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P< 0.05.结论: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安全可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杨祝文;张剑平;詹煌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别探讨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和非截骨手术入路两种方式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的疗效和畸形愈合发生情况,从而对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复杂距骨骨折患者共82例,包括男43例,女39例,年龄分布在26~81岁之间,平均年龄(55.8±6.9岁),随机分为2组.其中采用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和非截骨手术入路两种方式治疗的各41例,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期的跟踪随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畸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非截骨手术入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广;叶琪毅;刘文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诊断胸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及CT扫描检查,将X线平片、CT扫描检出率与患者治疗后实际情况比较.结果:手术诊断结果为49例肺挫伤,23例血胸,14例气胸;CT检出肺挫伤49例,血胸24例,气胸13例,检出率为96.51%;X线平片检出肺挫伤49例,血胸26例,气胸11例,检出率为90.70%.结论:X线平片与CT扫描均能够有效检出胸部创伤,但CT扫描的检出率更高,为确保胸部创伤具体创伤部位、程度及性质等的准确性,应联合进行X线平片与CT扫描,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超声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癜痕子宫妊娠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彩超扫描观察患者子宫、孕囊着床以及子宫双侧附件超声表现,对比治疗前后不同时点的血β-HCG数值以及孕囊、病灶、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后,子宫恢复正常者24例,可见病灶及其周围血流消失;3例妊娠时间较长,可见宫腔内清晰回声,但无明显血流信号;1例血流信号明显且伴有不均匀回声,经过6周治疗后血流信号消失,可见均匀回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入组病例血流RI升高,血β-HC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病例而言,通过超声检测技术可准确定位瘢痕妊娠,有利于临床评佑病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张伟红;刘泽立;闫红莲;刘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方式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院前急救的方式,分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两组,32例家属自行送患者入院为一般组,35例展开院前急救护理为院前组,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院前组急诊科的时间、溶拴开始的时间、住院时长均显著较一般组短,院前组血管再通、救治成功的几率分别是77.14%、97.14%,相较于一般组的53.13%与84.38%明显较高,且院前组仅5.71%出现并发症,与一般组的18.75%对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对于急性的心肌梗死患者,展开院前急救护理可使患者得到更为及时的治疗,促进救治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玉玲;朱艳芳;马河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针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各30例.参照组患者施予常规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施予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促宫颈成熟术、开始活跃时间较参照组患者的短(t=9.93,、12.41,P<0.05);实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6.67%较参照组患者的33.33%低(2=6.67,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较参照组患者的13.33%没有明显差异(2=0.74,P>0.05).结论: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术中使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振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以ICF为指导在前列腺癌根治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与我院就诊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1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59)与对照组(n=5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运用ICF量表评价并根据结果改进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仅使用ICF量表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结果.结果:观察组患的排尿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F-36(健康调查简表)、MBI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ICF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F-36、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C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运用ICF量袁作为指导,改进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列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孙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通过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境外组织或国家对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本人对境外组织或国家的法律法规、认证程序、现场检查关注重点等内容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境外检查员的执业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对申请境外药品GMP认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药品GMP执行情况进行了细致学习,为今后开展药品GMP现场检查提供了有益借鉴,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冯继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掌背侧小夹板加厚垫外固定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掌骨干骨折患者54例,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分两组,每组27例,对观察组患者行掌背侧小夹板加厚垫外固定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掌背侧双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70.3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18,P=0.03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对照组为40.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23,P=0.033).结论:掌背侧小夹板加厚垫外固定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更有利于掌指关节功能的及时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照全;黄献民;谭祖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80例全麻下择期进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首次PCA时间、芬太尼总用量、MAP、HR及不同时间段疼痛强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内芬大尼总用量为(441.0±56.3)μg,对照组患者24h内芬太尼总用量为(569.6±63.6) μ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8hMAP、HR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镇痛满意度.
作者:孙春红;容英旋;温涛;陈荣坚;方海腾;黄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活血散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上述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活血散瘀汤进行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以及异位囊肿大截面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以及异位囊肿大截面积均显著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以及异位囊肿大截面积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0.05).结论:活血散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保留迷走神经-幽门的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80例,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D2淋巴结清除+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保留迷走神经-幽门的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平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胃肠减压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胃癌患者采用保留迷走神经-幽门的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理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庄壁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U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URS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URSL术,观察组实施UPCNL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术后2天血肌酐、血红蛋白水平、结石清除效果,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CNL和URSL均能较好的治疗肾结石,但与URSL术相比,UPCNL术安全性更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对肾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徐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激素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再发喘息患儿咳喘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1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综合治疗,症状缓解后,观察组继续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照组则未给予特殊处理.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1月、2月、3月咳喘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咳喘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2.3±1.6)d/次vs(4.8±2.7)d/次];观察组1月、2月、3月复发率分别为38.89%、34.44%、18.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应的53.33%、50.00%、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后继续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干预,可有效减少咳喘发生次数,缩短咳喘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云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术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08例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54例以及路径组54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路径组患者采取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以及血浆皮质醇水平(CORT).结果:护理前,路径组患者疼痛VAS评分、SAS和SD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路径组和常规组患者疼痛VAS评分、SAS和SD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护理后CORT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不仅有助于减轻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同时还能减少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以及减轻应激反应,其值碍推广借鉴.
作者:周桃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特定的研究时间段(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在科室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开腹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各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复杂性阑尾炎的患者,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利于能够促进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尽快恢复,且减少对患者的损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罗斯立;梁展雄;汤长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肾损相关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其中34例早期支原体肺炎且未出现肾损伤以及其他系统损伤患儿归为A组,30例患儿伴有肾脏损伤归为B组,25例患儿伴有其他系统损伤归为即为C组,比较三组患儿肾损相关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B组患儿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mg)明显高于A组与C组患儿,B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明显高于C组与A组,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A组、B组,三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原体肺炎肾损伤患儿其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mg)均明显高于早期未出现肾损伤或其他脏器损伤的患儿,若支原体肺炎患儿出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增高,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则表示个体患儿有出现肾脏损伤的趋势,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作者:旋玲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76例纳入此次研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予以治疗,而乙组则在此基础联用酚妥拉明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甲组;且血气指标相比较甲组更佳(P<0.05);从其疗效看,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甲组的78.95%(P< 0.05);且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后,乙组CRP、IL-6水平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将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而且能够调节患儿的血气指标,并降低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林宁;林玉婵;江月明;李素;廖志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规范化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血糖控制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早期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干预3个月后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施以规范化护理管理,血糖控制效果好,患者并发症少,妊娠结局好.
作者:黄文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