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抗孕激素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分析

李金梅

关键词:新型抗孕激素,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观察新型抗孕激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每日饭前空腹给予优力司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彩超和妇科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P<0.05),观察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优力司特作为新兴抗孕激素药物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且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术前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使其在手术后能恢复正常生活,缓解焦虑、提高满意度护理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科68位行肠造口术患者,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实验组焦虑程度降低7.5%,满意度提高15%.结论: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例示范、造口用品展示四个方面进行术前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显著效果,提高满意度.

    作者:何淑宁;陈芸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鼠自由饮10%酒精3个月对肝脏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年小鼠自由饮10%酒精,连续3个月后对肝脏、部分肝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饮酒组和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每组10只.饮酒组自由饮10%酒精3个月,正常对照组自由饮自来水.各组小鼠自由进食,3个月后空腹摘除眼球采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取小鼠肝称重,计算肝指数.并取肝左叶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饮酒组组小鼠血清AST活性明显升高(P<0.01);血清TG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76);饮酒组小鼠肝指数明显增加(P<0.01),肝脏明显脂肪变及坏死(P<0.01、P<0.05).结论:小鼠自由饮10%酒精3个月,会造成肝细胞肿胀、脂肪变及坏死.

    作者:徐燕;曾勇;陈育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会阴切开评估下无保护会阴分娩305例分析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将2014年2~12月分娩的初产妇350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11月分娩的初产妇305例设为实验组,制定会阴切开技术评估表,明确会阴切开指征,实施无保护会阴方法干预,评价两组的会阴切开率、会阴完整率.结果:对照组产妇的会阴切开率为52.571%、会阴完整率为12.286%;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开率下降为11.148%、会阴完整率上升为23.934%,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会阴评估法,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施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有效的降低会阴切开率,保护会阴完整性.

    作者:严瑷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膜联蛋白A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就诊128例患者标本,其中正常肺组织组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98例.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两组标本中膜联蛋白A2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并结合肺癌患者随访数据运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期分析.结果:膜联蛋白A2在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分化程度越差、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及临床分期越差ANXA2的表达越高(P<0.05).生存分析提示ANXA2的阳性组的生存期较ANXA2阴性组的低(P<0.001).结论:膜联蛋白A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能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中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杜志明;曾娟;余俊键;章祖雄;谢春发;唐志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危胆囊颈部结石并嵌顿60例

    目的:总结经皮肝胆囊穿刺联合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危患者胆囊颈部结石并嵌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0例高龄,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的胆囊颈部结石并嵌顿的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后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临床表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胆囊穿刺联合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危胆囊颈部结石并嵌顿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钟桂红;简以增;韩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其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有效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站采集的10份A型新鲜冰冻血浆,置37℃水浴箱融化后,迅速均匀分成A、B两袋,A袋置于4℃冰箱,B袋置于室温(25℃).分别在0 min、30 min、1 h、2 h、4 h、8 h、12 h、24 h时间点各袋一次取样5 mL,立即检测凝血因子Ⅷ含量.结果: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室温条件凝血因子Ⅷ含量下降的速度高于4℃冰箱保存;同条件下凝血因子Ⅷ监测结果:25℃室温环境中2、4、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环境中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直接受保存的温度和时间影响;为了保证FFP的质量,FFP融化后尽量在室温保存2 h、4 ℃冰箱保8 h内输注.

    作者:庄运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金属离子在骨溶解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仍然是假体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金属离子是骨溶解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它们使关键的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增加,刺激破骨细胞,促成了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的发生.本文主要对金属离子在骨溶解中扮演炎症发起者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金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4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心脉隆治疗),每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其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以皮肤红肿、变硬为症状的乳腺浸润性小叶癌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左上肢及左胸壁皮肤肿胀、硬化2月余于2010年3月17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12月底始出现左腋下皮肤发红、肿胀、变硬,并自觉发热、疼痛,后渐向左胸壁扩展,于2010年1月上旬左乳晕处皮肤出现较多的绿豆大小红色结节,且局部亦渐肿胀变硬,并向下向后扩散,左上肢出现肿胀,左肩关节上举困难,活动受限,左胸壁、左上腹及左腋下皮肤常有疼痛感.

    作者:刘四君;况花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医院2008~2014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264 218例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阳性者标本送佛山市疾控中心行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264 218例患者中筛查发现HIV/AIDS患者183例,检出率0.07%(183/264 218).183例HIV阳性者中男153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5.1:1;年龄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56.29%);职业以工人(民工)、商业服务、农民为主(55.1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3.0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85.25%);地区分布以本市为主(49.23%);科室分布较广,以内科(26.78%)、骨科(24.04%)为主.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重要途径,对预防职业暴露、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志军;王文秋;张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DSS调节内脂素防治去卵巢大鼠骨基质丢失的研究

    目的:探讨3'-大豆苷元磺酸钠(3 '-daidzein sulfonate sodium,DSS)调节内脂素防治去卵巢大鼠骨基质丢失的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SD雌性大鼠60只,体重160~ 220 g,随机分成5组:①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②卵巢切除组(模型组),③卵巢切除+戊酸雌二醇组(阳性药物对照组),④卵巢切除+ DSS高剂量组(100 μg·kg-1),⑤卵巢切除+DSS低剂量组(30 μg· kg-1).术后1周连续阴道涂片检查10天后,①②组大鼠每天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③组大鼠每天一次戊酸雌二醇片剂水溶悬液灌胃,剂量为80 mg·kg-1;④⑤组分别以高、低剂量的DSS溶液灌胃,1次·d-1.连续给药8周.大鼠禁食12 h,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内脂素(Visfatin)的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STrACP含量.另取实验大鼠右股骨,以浓硝酸消化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骨钙、骨镁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SS可升高骨钙、骨镁浓度,降低血清内Visfatin及STrAC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SS可能通过调节内脂素预防大鼠去卵巢后因雌激素缺乏所致的骨基质丢失,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内脂素的联动效应达到维持大鼠骨代谢平衡.

    作者:黎晓;曾雪亮;黄志华;刘瑞珍;葛程焜;肖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境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境的影响,以便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120名大学生参加12周篮球、乒乓球或健身气功的训练,每周训练2次,每次45 min.对照组为120位不训练的学生,也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选取.使用简明心境量表在大学生训练前1周、训练12周后,各测量1次,观测训练效果.结果:(1)训练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心境无显著差异(P>0.05);(2)训练结束时,实验组心境整体上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组训练结束时心境与训练前有显著差异,训练结束时心境状态更好(P<0.05);对照组训练结束时心境与训练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身气功、篮球、乒乓球的锻炼对防止大学生心境的恶化有积极作用.

    作者:段忠阳;唐宏;李伟;杨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2011年2月~2015年6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DVT.用药前后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另设健康组40例,测定上述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2.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率17.5%,总有效率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血小板计数(PL)、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D62p、CD63、GP Ⅱb/Ⅲ a、FIB及D-二聚体均较健康组升高(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T及APTT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血浆CD62p、CD63、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 a、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急性DVT的总有效率,降低血浆CD62p、CD63、GPⅡb/Ⅲ a、FIB及D-二聚体水平.

    作者:叶智宾;陈章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外科手术后肠外瘘腹部切口裂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18例患者均采用VSD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8例肠外瘘切口裂开患者,经采取VSD、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其中14例患者的切口行二期缝合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经植皮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自然愈合.结论: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疗效确切,配合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温芳芳;谢玉兰;叶林娇;易建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术中均采用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配方为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00 mg、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L、吗啡10 mg和生理盐水配制成的混合镇痛液80 mL)镇痛,术后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对照组给予曲马多缓释片,二组术后根据患者的要求均不限制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肌注作为疼痛补救.比较术后二组患者静息及活动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肌注哌替啶注射液的次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1、2天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7天,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发生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使用替啶注射液的频次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有利于膝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印文;陈棉智;崔邦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赣州市某高校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赣州市高校大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探讨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700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认知较差,仅3.4%的同学能够完全正确分类;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会按照垃圾桶分类投放的占总人数的26.1%,从不进行分类投放的为6.4%;对于不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垃圾投放的原因,42.6%的同学表示是由于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分类投放.结论:应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规范垃圾分类行为,实现生活垃圾的科学分类.

    作者:欧阳璐;林芬;邱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OX-2及Ki-67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环氧合酶同工酶中的一种诱导性酶,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且选择性COX-2抑制剂(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s,COXIBs)能有效地抑制胃癌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胃癌预防及治疗的有效药.Ki-67是人类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呈高表达,可反映肿瘤的增殖情况,但其与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

    作者:吴丽凤;陈朝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目的:对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评估临床疗效、体征和预后情况.结果: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后51例100%栓塞,4例95%栓塞,1例90%栓塞.治疗后的GCS评分(14.6±1.7)明显高于治疗前(9.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轻微,患者6 ~ 24个月的随访中无再出血发生.患者出院时和末次随访时的GOS评分5分为43例(76.8%)和45例(80.4%),且未出现1分,表明预后良好.结论: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具有很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患者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贤生;刘胜初;廖驭国;张显强;杨建雄;黄建斌;钟云天;罗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分别行了单操作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及传统三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6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0例为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观察组,33例为传统三孔胸腔镜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肿瘤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观察组在切口总长度、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疼痛情况、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性肿瘤切缘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对比传统三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作者:田承南;唐志贤;谢春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采血试管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

    目的:为了避免底座不稳,易打翻的缺点,防止试管标本破损,保证标本转运安全.方法:设计制作一种改进的试管架,在试管架底部的下层板四角打4个孔径为4.5 mm的小孔,用螺母安装4个硅胶吸盘,吸盘直径为32 mm,螺丝直径为4 mm,长度为8 mm.结果:底座稳定、试管牢靠,应用效果好.结论:采血管试管架设计科学、合理,提高了试管架的稳定性,避免了试管标本破裂而至重新抽血,较大幅度地提升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作者:黄玉珍;曾书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