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谢贤生;刘胜初;廖驭国;张显强;杨建雄;黄建斌;钟云天;罗捷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对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评估临床疗效、体征和预后情况.结果: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后51例100%栓塞,4例95%栓塞,1例90%栓塞.治疗后的GCS评分(14.6±1.7)明显高于治疗前(9.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轻微,患者6 ~ 24个月的随访中无再出血发生.患者出院时和末次随访时的GOS评分5分为43例(76.8%)和45例(80.4%),且未出现1分,表明预后良好.结论: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具有很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患者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2 cm)的临床分析(附157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在肾结石(<2 cm)微创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157例肾结石(<2 cm)患者资料,包括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等.结果: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的结石清除率95.54%,平均手术时间(36.3±14.8) 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7.7±1.7) h,平均住院时间(49.5士5.3) h,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0.38±0.07) g· dL-1,并发症包括5例发热和1例石街形成.结论:运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2 cm),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冷松柏;黄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EVAR与oEVAR在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pEVAR与o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我科的71例行腔内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其中pEVAR患者26例,oEVAR患者45例,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手术时间、支架、股动脉与全身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上,pEVAR组显著低于oEVAR组(P<0.05).结论:p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在具有oEVAR技术基础的血管外科中心可常规开展.

    作者:刘建平;段青;肖骏琦;叶荣;方萃福;段训洪;刘凤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其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有效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站采集的10份A型新鲜冰冻血浆,置37℃水浴箱融化后,迅速均匀分成A、B两袋,A袋置于4℃冰箱,B袋置于室温(25℃).分别在0 min、30 min、1 h、2 h、4 h、8 h、12 h、24 h时间点各袋一次取样5 mL,立即检测凝血因子Ⅷ含量.结果: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室温条件凝血因子Ⅷ含量下降的速度高于4℃冰箱保存;同条件下凝血因子Ⅷ监测结果:25℃室温环境中2、4、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环境中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直接受保存的温度和时间影响;为了保证FFP的质量,FFP融化后尽量在室温保存2 h、4 ℃冰箱保8 h内输注.

    作者:庄运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境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境的影响,以便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120名大学生参加12周篮球、乒乓球或健身气功的训练,每周训练2次,每次45 min.对照组为120位不训练的学生,也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选取.使用简明心境量表在大学生训练前1周、训练12周后,各测量1次,观测训练效果.结果:(1)训练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心境无显著差异(P>0.05);(2)训练结束时,实验组心境整体上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组训练结束时心境与训练前有显著差异,训练结束时心境状态更好(P<0.05);对照组训练结束时心境与训练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身气功、篮球、乒乓球的锻炼对防止大学生心境的恶化有积极作用.

    作者:段忠阳;唐宏;李伟;杨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并发关节痛1例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常累及多个系统,常见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损害及其心脏后遗症,出现关节痛者较为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关节痛患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2岁1个月.因“发热8天,双眼结膜充血4天”入院.患儿于人院前8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0℃~40.5℃,无寒战及抽搐;4天前患儿出现双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并1天前出现口唇充血、手足末端水肿;无皮疹.

    作者:王华彬;王萍;罗开源;刘小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miR-155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IgA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目的:检测miR-155在IgA肾病(IgA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活检组织中miR-155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介导miR-155 mimics瞬时转染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snail、fibronectin、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miR-155在IgAN组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活检组织中miR-155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关系,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关系;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上调miR-155表达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间质表型标志物fibronectin表达升高,而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降.结论:miR-155的表达上调与IgA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IgAN的进展.

    作者:叶伟标;李仪;刘涛;王珍;李仲均;黄素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术前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使其在手术后能恢复正常生活,缓解焦虑、提高满意度护理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科68位行肠造口术患者,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实验组焦虑程度降低7.5%,满意度提高15%.结论: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例示范、造口用品展示四个方面进行术前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显著效果,提高满意度.

    作者:何淑宁;陈芸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鼠自由饮10%酒精3个月对肝脏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年小鼠自由饮10%酒精,连续3个月后对肝脏、部分肝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饮酒组和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每组10只.饮酒组自由饮10%酒精3个月,正常对照组自由饮自来水.各组小鼠自由进食,3个月后空腹摘除眼球采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取小鼠肝称重,计算肝指数.并取肝左叶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饮酒组组小鼠血清AST活性明显升高(P<0.01);血清TG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76);饮酒组小鼠肝指数明显增加(P<0.01),肝脏明显脂肪变及坏死(P<0.01、P<0.05).结论:小鼠自由饮10%酒精3个月,会造成肝细胞肿胀、脂肪变及坏死.

    作者:徐燕;曾勇;陈育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金属离子在骨溶解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仍然是假体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金属离子是骨溶解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它们使关键的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增加,刺激破骨细胞,促成了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的发生.本文主要对金属离子在骨溶解中扮演炎症发起者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金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Frankle Ⅲ功能矫治器快速解除替牙期反(牙)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李XX,女性,11岁,于2015年2月27日来我科就诊.主诉为地包天.有频繁咬上唇不良习惯,无相关家族史.口外检查可见面部对称,鼻唇角正常,颏唇沟浅,上颌后缩,下颌前伸,凹面型.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及压痛,开口型及开口度正常.

    作者:张秋芳;刘子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对提高孕妇自数胎动依从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孕妇自数胎动依从率的效果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拟定计划,对孕妇自数胎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措施并实施,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提高了孕妇自数胎动的依从率,品管圈成立之前自数胎动79.1%,成立后自数胎动9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有效提高了孕妇自数胎动的依从率,提高工作质量和团队建设.

    作者:徐芳萍;王慧群;王希希;吴玲玲;徐丹;万立安;万枫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法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推拿及坐位枕颌带牵引治疗.并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跟踪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88.37%,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65.00%,2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愈所需要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愈显效率治疗组为93.02%,对照组为57.50%,2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6个月后,治愈显效率治疗组为97.67%,对照组为55.00%,2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减少患者治疗次数,降低复发率,其短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

    作者:赖春柏;蔡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医院2008~2014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264 218例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阳性者标本送佛山市疾控中心行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264 218例患者中筛查发现HIV/AIDS患者183例,检出率0.07%(183/264 218).183例HIV阳性者中男153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5.1:1;年龄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56.29%);职业以工人(民工)、商业服务、农民为主(55.1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3.0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85.25%);地区分布以本市为主(49.23%);科室分布较广,以内科(26.78%)、骨科(24.04%)为主.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重要途径,对预防职业暴露、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志军;王文秋;张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需无痛纤维支气管检查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组(异丙酚-芬太尼)和K组(氯胺酮-咪达唑仑),每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给药前后的循环呼吸情况、术后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的变化.结果:氯胺酮-咪达唑仑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对循环和呼吸的抑制作用明显小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而清醒时间明显晚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小、麻醉效果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患儿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方法:分析68例SSSS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发生及创面瘢痕形成.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晓明;曾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带涤纶环双腔管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

    目的: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方法:用带涤纶环双腔管对8例需做血液透析患者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导管术.结果:8例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均成功,导管血流量充分.结论:用带涤纶环双腔管可以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血流量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润秀;谢富华;许荣;林方兰;曹春瑜;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OX-2及Ki-67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环氧合酶同工酶中的一种诱导性酶,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且选择性COX-2抑制剂(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s,COXIBs)能有效地抑制胃癌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胃癌预防及治疗的有效药.Ki-67是人类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呈高表达,可反映肿瘤的增殖情况,但其与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

    作者:吴丽凤;陈朝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出院后健康宣教运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健康宣教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疗效.方法:选取73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的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对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出院时BPRS评分无显著意义(P>0.05),干预组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之间治疗依从性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延续性健康宣教的护理模式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出院的效果、治疗依从性有显著的影响,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朱政仁;袁水莲;李江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赣州市某高校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赣州市高校大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探讨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700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认知较差,仅3.4%的同学能够完全正确分类;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会按照垃圾桶分类投放的占总人数的26.1%,从不进行分类投放的为6.4%;对于不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垃圾投放的原因,42.6%的同学表示是由于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分类投放.结论:应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规范垃圾分类行为,实现生活垃圾的科学分类.

    作者:欧阳璐;林芬;邱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啶应用于ICU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机械通气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43例)采用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方式,对照组(43例)采用咪达唑仑药物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谵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调整两组患者药物剂量使Ramsay评分在2~4分时,两类药物镇静效果类似,但右美托咪定组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患者在停药后能够随时唤醒.此外,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更短,显示了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使用的优点.结论:右美托咪啶对ICU患者监护中的镇静、镇痛有明显作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并无其他明显不良作用.

    作者:曾晶晶;赖锴;任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