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护理巡视记录单设计与应用

段美华;王香香;刘红香

关键词:儿科, 巡视记录单, 设计与应用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配合示范病区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儿科病区的护理质量。方法:根据儿科患者病情观察的项目、常规治疗、健康教育等主要内容制成儿科护理巡视记录单,挂置患者床头,全面及时地记录各项护理,保证了护理巡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结果:护理满意度从设施前的87.5%升至93.4%,护理质量考核分由实施前的90.30分升至98.3分。结论:儿科护理巡视单的使用细化了护理工作、方便了病情观察、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催产素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催产素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350例)和对照组(342)例。观察组常规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并于服用第3天米索前列醇前0.5 h加服五加生化胶囊(6粒·次-1,Bid)5天。B超确诊绒毛排出后连续3天肌注催产素(10 u·次-1,每天2次)。对照组仅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流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催产素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了流产后月经复潮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晓燕;杨晓凌;麦健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NSE及脑电图在脑损伤综合征中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脑电图( EEG)在小儿脑损伤综合征( BD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67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35例非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NSE检测及脑电图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损伤综合征患儿NSE升高明显,脑电图异常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NSE、EEG对脑损伤综合征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可用作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刘耀宗;邱建武;蒋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6例,随机分为2组,各68例,观察组应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二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PPI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龚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跟骨牵引病人保暖防压疮足套的设计制作和应用

    为有效降低跟骨牵引患者足部压疮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特设计制作了一款用于跟骨牵引患者足部,集保暖和防压疮作用于一体美观、穿脱方便的足套,达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方便护理人员护理目的。

    作者:钟惠琴;宋志美;罗金莲;钟义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甘露醇对急性颅内高压危重患儿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25例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使用甘露醇前、后大脑中动脉频谱形态和血流速度变化。结果:23例急性颅内高压患儿注射甘露醇0.5 h后收缩期峰流速( Vp)、舒张期末血流速度( Vd)、平均血流速度( Vm)均增加,搏动指数(PI)降低(P﹤0.05),20例TCD频谱改变呈高阻力型,2例注射甘露醇前后均无脑血流信号。结论:急性颅内高压患儿使用甘露醇治疗可改善脑血流灌注,但对于TCD频谱变化明显异常、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反向血流的患儿甘露醇疗效不佳,预后差。

    作者:罗开源;王华彬;钟小明;罗娟娟;王长浦;廖红群;赖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损伤控制在重型闭合性腹部伤合并腹膜后血肿救治中的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 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救治重型闭合性腹部外伤合并腹膜后血肿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1例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腹膜后血肿患者的DCS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21例患者行DCS原则救治和护理干预后,死亡5例,病死率23.8%。结论:对于采取DCS原则救治的重型闭合性腹部外伤合并腹膜后血肿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应用合理的护理策略,能为患者行确定性手术赢得好时机,降少了死亡率,提高了生存率。

    作者:骆方芳;李立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整体护理对产妇产后心理健康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整体护理对促进产妇产后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80例产后访视中发现有产后心理疾病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护理,观察组除一般健康护理外,结合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对产后访视进行全方位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内容。分析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心理健康问题,患者易于接受、易学易用,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梅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安宝用于防治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安宝(盐酸利托君)注射剂及片剂用于预防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先兆早产孕妇100例,分为安宝组( n=50)和硫酸镁组( n=50),观察安宝和硫酸镁在防治早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安宝防治早产成功率比硫酸镁增加,起效快,延长孕期,减少住院天数,增加了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结论:及早对先兆早产的孕妇采用安宝进行治疗可以改善胎盘血液循环,改善宫内供氧环境,利于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成熟度及存活率,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钟玉旋;蓝彩旋;邱海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赣南医学院学报》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流产后关爱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 PAC)服务在流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则按常规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PAC服务措施的干预,宣传保健知识,并分别于术后1~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掌握患者的避孕、月经、重复流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避孕知识和流产后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AC对女性流产后有效避孕干预效果明显,为女性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做好保障。

    作者:黄小青;吴闽君;张六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频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隆胸术后乳腺的结构变化与预后评估

    目的:分析隆胸术( breast implants,BI)后高频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分析乳腺的结构变化与预后评估。方法:运用PhILIPS-IU22,PhILIPS-hD15等高频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曾行隆乳术的女性乳腺37例,其中,奥美拉定注射隆胸术20例,硅胶植入12例,自体脂肪移植隆胸5例,呈放射状多切面,多角度扫查乳腺与腋下,采集多帧图像,询问相关手术史、临床不适症状与体征,综合分析评估,并追踪观察数年。结果:不同的假体材料和植入方式声像图特点迥异。(1)奥美定注射隆胸术:假体呈液态,弥散于皮下脂肪层、腺体内、腺体后、肌层,甚至乳腺外缘及腋下,分布不规则,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回声浑浊,边界尚清,部分内部见丰富的血流。双乳变形,疼痛,1例合并尿毒症,19例均行手术清除,术后随访,乳腺内及肌层仍有部分异物残留,病理显示:大量变性的异物、吞噬细胞和肉芽组织。(2)硅胶植入术:假体位于腺体后方或胸大肌后方,有包膜,内部回声透亮。双乳坚挺,层次清晰,腺体与皮下脂肪结构完整。随访数年,假体形态位置无明显改变。(3)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皮下及腺体后脂肪较厚,腺体较薄,脂肪内散在3~4个直径约5~8 mm的类圆形高回声团,未见明显血流。随访数年,硬结(高回声团)形态大小改变不明显。结论:无论何种隆乳术均为异物植入,对机体都有一定的侵害,高频与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其分辨力高,图像清晰,操作灵活,无辐射,可以多切面多角度大范围地探查方式,对假体植入后的乳腺结构的变化与病理改变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估,为假体的清除与保留提供依据。

    作者:段临涛;杨志杰;王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电图改变对左侧气胸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左侧气胸患者心电图改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X线胸片证实为左侧气胸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窦性心动过速15例(34.9%),V5、V6导联QRS波群低电压35例(81.4%),顺时针转位34例(79.1%)。结论:左侧气胸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对气胸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黄丽嫦;谢再汉;舒予静;李飞;贺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母草联合缩宫素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对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血压影响的疗效。方法: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胎儿娩出断脐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实验组:胎儿娩出断脐后子宫切口上缘注射缩宫素20 U,子宫切口下缘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12 h后臀部肌内注射益母草2 mL。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无升高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明显升高血压且有恶心呕吐腹泻及寒战高热不良反应。两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好且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安全、无不良反应、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作者:蓝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1例散发婴幼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临床分析及耐药监测

    目的:了解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监测。方法:对31例散发性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例中,2例因家属要求转院,2例好转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对泰能、头孢噻肟/克拉维酸、磷霉素敏感性较高。并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17株,耐泰能株3例。结论: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多见小于2岁的非母乳喂养儿,主要表现为解粘液便或血便,伴有发热等。目前,鼠伤寒沙门菌耐药严重,对常见的头孢三代抗生素耐药率高,选用抗生素时应参考药敏试验。

    作者:黄应希;周飞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贮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自体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6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术前采血400 mL,在术中或术后回输,对采血前后及输血后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选择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在采血时仅有1例出现轻度头昏,休息片刻即缓解。在血液回输时,无寒战、发热、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各项指标采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科学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输血方法之一。

    作者:刘小华;刘文俊;张子晖;李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合并动脉瘤治疗策略、治疗方法。方法: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确诊出血的10例患者,根据AVM血流动力学及动脉瘤特点,取不同栓塞策略,先栓塞动脉瘤后栓塞动静脉畸形。结果:畸形团内型5例,用Onyx胶、弹簧圈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与供血动脉相关型4例,与畸形团无关型1例,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再Onyx胶栓塞畸形血管。复查DSA,动脉瘤全部栓塞,AVM完全消失5例,3例栓塞80%,2例栓塞60%~80%,1例术后出现病变对例肢体轻度偏瘫。后期再次栓塞畸形血管团2例,行开颅切除畸形血管团1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结论: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畸形团供血动脉瘤优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畸形团内动脉瘤则以闭塞该部血流为主,如技术条件允许也尽量先栓塞带瘤血管巢。

    作者:张柏林;张震宇;黄锦庆;蒋秋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灌肠及盆腔理疗治疗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中药灌肠及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盆腔粘连分离,输卵管伞端成形或输卵管伞端造口术,疏通输卵管,恢复盆腔正常解剖术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中药灌肠及体外短波治疗仪理疗,观察术后一年内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术后一年内,观察组妊娠率43.75%,对照组妊娠率21.88%。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离、恢复盆腔正常手术后,联合中药灌肠及盆腔理疗法,可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肌红蛋白、高敏肌钙蛋白T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急剧的血流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的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心肌发生坏死。临床常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的疼痛、发热等不适,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及心电图出现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典型的胸痛超过30分钟,硝酸甘油无法缓解;典型的心电图变化,持续异常的Q 波或两个以上的导联出现 QS 波,持续24 h以上;血清学变化酶测定值或心肌蛋白标志物持续异常或先升高后降低[1]。如何在发病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对降低急性期死亡率有重要价值。我们对97例AMI患者采血检测肌红蛋白( MYO)及高敏肌钙蛋白( hs-TNT )含量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华;林鹏;方先松;陈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阳性强化方式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衰退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护理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衰退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阳性强化方式进行护理,整个过程中强调个人与集体训练相结合,同时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了3个月的阳性强化护理后,患者在责任心、技能、计划性以及参加社会活动方面有着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结论:利用阳性强化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患者的社会生存能力,提高生活的质量。

    作者:杨柳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带蒂肌骨瓣植入术治疗髋部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股方肌骨瓣和缝匠肌半骨瓣植入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带股方肌骨瓣和缝匠肌半骨瓣植入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2例,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10例骨不连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未发生股骨头坏死;2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17例术后效果明显,复查X片示股骨头坏死塌陷停止,患者患髋功能接近健侧,无明显疼痛不适及活动受限。余5例发生股骨头坏死或加重而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结论:此项技术较为经济,手术创伤小,且保留了自体股骨头,为日后髋关节置换保留了较多自体骨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杨福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