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春;孟新科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中S100β及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4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参酮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治疗指南方法进行规范治疗。丹参酮组为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黄疸和新生儿肺炎患儿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经治疗后的第1、4、7天取患儿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S100β及NS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2组患儿S100β及NSE的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丹参酮组与常规治疗组患儿S100β及NSE水平均降低。治疗第1天(即开始用药第1天抽血查血清S100β及NSE含量)丹参酮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治疗第4、7天血清S100β及NSE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可做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刘光慧;龚俊飞;陈祥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全程联合应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婴儿(以下指高危人群)阻断乙肝病毒( hBV)母婴传播,提高高危人群免疫效果。方法:181例hBsAg携带者母亲分娩的婴儿,根据自愿接种的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出生后4h内婴儿大腿前部外侧肌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100 IU,并分别于出生后24 h内、1个月和6个月三角肌肌注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对照组于出生后24 h内、1个月、6个月分别三角肌肌注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婴儿7月龄时检测hBsAg。结果:观察组血清hBsAg阳性率为4.63%,明显低于单独使用乙肝疫苗的对照组17.81%。结论:采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全程联合应用,对阻断hBsAg携带者母亲分娩的婴儿hBV母婴传播,提高高危人群免疫效果明显。
作者:张爱玉;詹宝游;陈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脑电图( EEG)在小儿脑损伤综合征( BD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67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35例非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NSE检测及脑电图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损伤综合征患儿NSE升高明显,脑电图异常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NSE、EEG对脑损伤综合征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可用作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刘耀宗;邱建武;蒋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58例重症监护病房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运用改良型方法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及采用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1.9%,较对照组11.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和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护理方法比较,改良型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聂亮;谢艳梅;幸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乌药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借助红外光谱的指纹特性,以11种乌药样品红外指纹图谱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为指标,计算了样品相对于该标准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变异峰率的大小建立了不同的序列。结果:广东、赣州和福建的乌药样品红外图谱比较吻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广东、赣州、福建乌药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400~4000 cm-1)共有峰率均大于90%。结论:多维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不同产地乌药具有准确、精细且非常直观的鉴别能力,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别不同产地的乌药。
作者:钟秋明;刘冰晶;曾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酒依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疗效,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对酒依赖并自愿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戒酒治疗,并配合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干预,行为矫正,家庭干预等各种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及出院6个月后由心理医生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测查,评定患者心理症状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45%,研究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20%,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酒依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戒酒成功率。
作者:吴联霞;崔竹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感染后咳嗽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联合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分别于治疗第5、14 d进行随访,根据咳嗽症状积分表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后评分的改善率。结果:治疗后第5天,观察组评分(2.25±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76±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9,P﹤0.01);第14天,观察组评分(1.67±0.32)分虽较对照组(1.81±0.41)分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P>0.05)。治疗前后2组症状改善率(67.95±11.23)%、(64.30±10.67)%接近。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胺联合孟鲁司特在改善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症状方面有明显疗效。
作者:曾令礼;陈良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监测25例急性颅内高压征危重患儿,使用甘露醇前、后大脑中动脉频谱形态和血流速度变化。结果:23例急性颅内高压患儿注射甘露醇0.5 h后收缩期峰流速( Vp)、舒张期末血流速度( Vd)、平均血流速度( Vm)均增加,搏动指数(PI)降低(P﹤0.05),20例TCD频谱改变呈高阻力型,2例注射甘露醇前后均无脑血流信号。结论:急性颅内高压患儿使用甘露醇治疗可改善脑血流灌注,但对于TCD频谱变化明显异常、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反向血流的患儿甘露醇疗效不佳,预后差。
作者:罗开源;王华彬;钟小明;罗娟娟;王长浦;廖红群;赖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血压影响的疗效。方法: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胎儿娩出断脐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实验组:胎儿娩出断脐后子宫切口上缘注射缩宫素20 U,子宫切口下缘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12 h后臀部肌内注射益母草2 mL。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无升高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明显升高血压且有恶心呕吐腹泻及寒战高热不良反应。两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好且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安全、无不良反应、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作者:蓝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催产素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350例)和对照组(342)例。观察组常规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并于服用第3天米索前列醇前0.5 h加服五加生化胶囊(6粒·次-1,Bid)5天。B超确诊绒毛排出后连续3天肌注催产素(10 u·次-1,每天2次)。对照组仅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流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催产素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了流产后月经复潮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晓燕;杨晓凌;麦健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B超、造影或宫腔镜检查诊断为黏膜下肌瘤,而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术后放置曼月乐42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是否有肌瘤复发、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度为95.24%,其中0型、Ⅰ型术后满意度100%,Ⅱ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度66.67%。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礼华;唐丽霞;郭壮志;邹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顽固性低心排量综合征( LOCS)的治疗方法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的疗效分析。方法:本组28例瓣膜置换术后LOCS患者在药物纠治无效时均使用IABP辅助,并对辅助前后的循环指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观察应用IABP的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28例患者使用IABP后循环指标均改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减少,使用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11例(39.28%)患者IABP辅助后期心功能仍无法恢复,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17例存活患者应用IAB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其中5例行气管切开。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应用IABP辅助,可减少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心脏收缩功能恢复,改善重要脏器循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IABP是成功救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的重要手段。
作者:熊健宪;李文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判断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窒息足月新生儿60例为研究组,其中轻度窒息30例,重度窒息30例。随机选择同期本院产科出生的无窒息及无产伤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儿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Alb/Cr)。结果:重度窒息组尿mAlb/Cr异常率为73.33%(22/30),轻度窒息组尿mAlb/Cr异常率为26.67%(8/30)(P﹤0.05);重度窒息组尿mAlb/Cr为(3.26±1.16)mg·mmol-1,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2.17±1.02)mg ·mmol-1和对照组的(0.98±0.84)mg·mmol-1(P﹤0.05);轻度窒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和肾损害密切相关,是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监测的灵敏、有效的指标。
作者:张俊;杨嘉琛;朱绪亮;程卡米;李海珍;陈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以求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从而指导临床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对121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血清β2-MG检测,并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对每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血清β2-MG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肝火亢盛型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病阴阳两虚型血清β2-MG与阴虚阳亢型的进一步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的进一步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均值比较为: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结论:①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的血清β2-MG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具有一定相关性;肝火亢盛型的血清β2-MG则不具相关性。②阴阳两虚型的血清β2-MG在各中医证型中升高的程度大,可以将血清β2-MG作为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作者:尹宝;陈涛;韩立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需行剖宫产术的妊高征患者分别实施腰硬联合麻醉( CSEA)和硬膜外麻醉( EA),术中分别记录麻醉效果、起效时间、注射局麻药至胎儿娩出时间( ID-D)、使用麻黄碱人数、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SEA组起效时间与注射局麻药至胎儿娩出时间( ID-D)明显短于EA组,麻醉效果也优于EA组,使用麻黄碱人数多于EA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对母婴健康影响小,用于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柯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稳定期行运动平板试验的安全性,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对确定冠脉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对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规抗栓治疗后,2~4周后行运动平板试验,初步判断罪犯血管及狭窄严重程度。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术,评价血管病变,并与运动平板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行运动平板试验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室速发作,2例患者检查后出现反复胸痛发作,其余患者均安全完成检查。阳性者78例,阴性者12例。阳性患者中,出现ST 段抬高者6例,ST段压低者72例,其中Ⅱ、Ⅲ、avF导联压低者28例,Ⅱ、Ⅲ、avF、V5、V6导联压低者18例,Ⅱ、Ⅲ、avF、V4、V5、V6压低者6例,V1~V4导联压低者12例,V1~V5导联压低者3例,V1~V6导联压低者5例。行冠脉造影术对比,12例阴性患者中仅2例造影阳性。78例运动试验阳性患者,有51例患者造影阳性。其中21例阴性者均为Ⅱ、Ⅲ、avF导联或合并V5,V6导联压低者。前壁导联ST段改变多为前降支病变,而下壁导联改变多为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病变。高侧壁导联ST段改变者多为回旋支病变。avR导联ST段抬高者多为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行运动平板试验是安全可行的。通过运动平板试验可以初步判断罪犯血管的部位及严重程度。
作者:廖祥中;陈朝晖;谢东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巩固治疗的疗效进行了临床研究。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GnRh-a巩固治疗4个月,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缓解率、受孕率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缓解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受孕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术后给予GnRh-a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缓解率、提高受孕率、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林晓桃;陈建英;陈建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肥胖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对肥胖发生的生理、遗传及心理等方面的机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影响肥胖发生的社会、遗传、饮食及缺乏运动等因素,旨在为引起人们对肥胖的重视与预防。
作者:葛雪珍;何珏;孙文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帝视内窥镜用于高血压患者气管内插管时的观察与比较。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40例,年龄40~72岁,ASAⅡ~Ⅲ级,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8例,继发性高血压2例。高血压程度介于109.5/180~100/120 mmhg,平均170/105 mmhg。随机分为帝视内窥镜组(Ⅰ组)和普通喉镜组(Ⅱ组)。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插管成功(T3)及插管后1 min(T4)的hR、MAP、BP,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结果:Ⅰ组诱导后的BP与诱导前比明显下降,hR轻度上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插管即刻的BP、hR轻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Ⅱ组于诱导后的BP及hR均较诱导前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于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的BP及hR均高于Ⅰ组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帝视内窥镜、普通喉镜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均有影响,帝视内窥镜在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对血压、心率的影响较轻,不会引起血压、心率的剧烈波动。
作者:袁磊;温小平;王成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有效降低跟骨牵引患者足部压疮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特设计制作了一款用于跟骨牵引患者足部,集保暖和防压疮作用于一体美观、穿脱方便的足套,达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方便护理人员护理目的。
作者:钟惠琴;宋志美;罗金莲;钟义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