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惠琴;宋志美;罗金莲;钟义辉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58岁。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全程肉眼血尿2次,量中,无血块混杂,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等。就诊当地医院,门诊查B超:“泌尿系未见明显异常”,后肉眼血尿自行消失,未进一步诊治。5个月来偶有少量肉眼血尿,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饮水后血尿症状缓解,未予重视,仍未进一步诊治。10天前再次出现排全程肉眼血尿,量多,混杂较多血块,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面色苍白等。于当地医院止血等对症治疗后,肉眼血尿症状缓解;为进一步诊治而就诊,彩超示:“膀胱右前壁实质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CT示:“膀胱及其上方囊实性占位,考虑脐尿管囊肿并恶性肿瘤可能”(图1-2);膀胱镜检查:“膀胱巨大占位”,膀胱镜活检病理示腺癌,分化Ⅱ-Ⅲ级。遂拟“脐尿管癌”收住院,行膀胱切除术。
作者:张文书;张望望;杨庆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和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36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人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鸡蛋蛋黄的特殊口感和良好的乳化性使它成为许多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蛋黄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功能正在进一步完善,低胆固醇蛋黄制品正在开发。同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来自鸡蛋卵黄的蛋黄油发挥着清热解毒消肿、滋阴养血润燥、敛疮生肌长肉之功效。
作者:熊丝丝;龚千锋;宁希鲜;李于益;刘健;应亚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中药灌肠及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盆腔粘连分离,输卵管伞端成形或输卵管伞端造口术,疏通输卵管,恢复盆腔正常解剖术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中药灌肠及体外短波治疗仪理疗,观察术后一年内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术后一年内,观察组妊娠率43.75%,对照组妊娠率21.88%。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离、恢复盆腔正常手术后,联合中药灌肠及盆腔理疗法,可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切口注射布比卡因与亚甲蓝合剂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方法的混合痔患者,术后于切口及痔结扎线处注射布比卡因与亚甲蓝合剂。注射深度2 mm,每次约0.5 mL。观察1周内术后镇痛效果并记录。结果:除2例患者肌注颅痛定外,其余78例患者术后1周内均未用镇痛药物。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与布比卡因及亚甲蓝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布比卡因与亚甲蓝合剂镇痛方法简单,药物便宜、用量小、安全,且镇痛疗效显著,作用时间长,可用于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李家发;何玉峰;王洪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合并动脉瘤治疗策略、治疗方法。方法: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确诊出血的10例患者,根据AVM血流动力学及动脉瘤特点,取不同栓塞策略,先栓塞动脉瘤后栓塞动静脉畸形。结果:畸形团内型5例,用Onyx胶、弹簧圈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与供血动脉相关型4例,与畸形团无关型1例,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再Onyx胶栓塞畸形血管。复查DSA,动脉瘤全部栓塞,AVM完全消失5例,3例栓塞80%,2例栓塞60%~80%,1例术后出现病变对例肢体轻度偏瘫。后期再次栓塞畸形血管团2例,行开颅切除畸形血管团1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结论: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畸形团供血动脉瘤优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畸形团内动脉瘤则以闭塞该部血流为主,如技术条件允许也尽量先栓塞带瘤血管巢。
作者:张柏林;张震宇;黄锦庆;蒋秋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1( MMP-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甲状腺良性肿物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其MMP-11抗体浓度。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血清MMP-11抗体浓度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MMP-11表达水平较良性病变和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因此,血清MMP-11检测可用于术前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存在实际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金日群;黄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顽固性低心排量综合征( LOCS)的治疗方法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的疗效分析。方法:本组28例瓣膜置换术后LOCS患者在药物纠治无效时均使用IABP辅助,并对辅助前后的循环指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观察应用IABP的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28例患者使用IABP后循环指标均改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减少,使用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11例(39.28%)患者IABP辅助后期心功能仍无法恢复,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17例存活患者应用IAB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其中5例行气管切开。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应用IABP辅助,可减少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心脏收缩功能恢复,改善重要脏器循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IABP是成功救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患者的重要手段。
作者:熊健宪;李文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酒依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疗效,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对酒依赖并自愿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戒酒治疗,并配合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干预,行为矫正,家庭干预等各种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及出院6个月后由心理医生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测查,评定患者心理症状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45%,研究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20%,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酒依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戒酒成功率。
作者:吴联霞;崔竹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自体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6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术前采血400 mL,在术中或术后回输,对采血前后及输血后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选择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在采血时仅有1例出现轻度头昏,休息片刻即缓解。在血液回输时,无寒战、发热、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各项指标采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科学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输血方法之一。
作者:刘小华;刘文俊;张子晖;李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安宝(盐酸利托君)注射剂及片剂用于预防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先兆早产孕妇100例,分为安宝组( n=50)和硫酸镁组( n=50),观察安宝和硫酸镁在防治早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安宝防治早产成功率比硫酸镁增加,起效快,延长孕期,减少住院天数,增加了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结论:及早对先兆早产的孕妇采用安宝进行治疗可以改善胎盘血液循环,改善宫内供氧环境,利于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成熟度及存活率,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钟玉旋;蓝彩旋;邱海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调查主治医师对患者抑郁情绪的觉察率。方法:对291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自编问卷进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结果:①肿瘤患者伴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52.9%,主治医生对患者抑郁情绪的觉察率为18.2%;②与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密切相关的因素分别为: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既往化疗史和住院次数;③以是否抑郁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4个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既往化疗史3个自变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应提高肿瘤患者对癌症的认识,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
作者:钟云辉;赵娟;胡明双;唐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中S100β及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4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参酮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治疗指南方法进行规范治疗。丹参酮组为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黄疸和新生儿肺炎患儿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经治疗后的第1、4、7天取患儿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S100β及NS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2组患儿S100β及NSE的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丹参酮组与常规治疗组患儿S100β及NSE水平均降低。治疗第1天(即开始用药第1天抽血查血清S100β及NSE含量)丹参酮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治疗第4、7天血清S100β及NSE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可做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刘光慧;龚俊飞;陈祥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并分析护理干预后效果。方法:以218例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且符合CCMD-III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对照组采取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体重指数均高于入院时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有一定的影响,采取护理干预后,能有效缓解体重增加情况。
作者:叶秀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更好配合示范病区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儿科病区的护理质量。方法:根据儿科患者病情观察的项目、常规治疗、健康教育等主要内容制成儿科护理巡视记录单,挂置患者床头,全面及时地记录各项护理,保证了护理巡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结果:护理满意度从设施前的87.5%升至93.4%,护理质量考核分由实施前的90.30分升至98.3分。结论:儿科护理巡视单的使用细化了护理工作、方便了病情观察、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段美华;王香香;刘红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乳腺癌患者诊疗行为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43例接受传统治疗模式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未入径组),52例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入径组),对比两组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日、药占比。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3820.6元,少于对照组14889.8元(t=3.88,P<0.01);研究组平均住院药品费用为3703.5元,少于对照组5225.5元(t=8.70,P<0.01);研究组平均住院日为12.6天,低于对照组14.2天(t=4.47,P<0.01);研究组药占比为26.8%,低于对照组35.1%(t=13.91,P<0.01)。结论:临床路径应用到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后,对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可获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作者:张凯清;黄文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 PAC)服务在流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则按常规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PAC服务措施的干预,宣传保健知识,并分别于术后1~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掌握患者的避孕、月经、重复流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避孕知识和流产后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AC对女性流产后有效避孕干预效果明显,为女性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做好保障。
作者:黄小青;吴闽君;张六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临床收治的17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为研究对象,取其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太冲等穴位配伍行针刺治疗4周,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及SCL-90量表评价疗效,对治疗前后心理测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IAT量表得分治疗后(54.76±6.71)低于治疗前(64.12±3.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899,P﹤0.001)。治疗前,研究组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时,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抑郁、焦虑等2个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无差异( P>0.05)。结论:针刺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有良好效果。
作者:陈伟;罗江洪;王井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感染后咳嗽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联合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分别于治疗第5、14 d进行随访,根据咳嗽症状积分表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后评分的改善率。结果:治疗后第5天,观察组评分(2.25±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76±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9,P﹤0.01);第14天,观察组评分(1.67±0.32)分虽较对照组(1.81±0.41)分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P>0.05)。治疗前后2组症状改善率(67.95±11.23)%、(64.30±10.67)%接近。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胺联合孟鲁司特在改善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症状方面有明显疗效。
作者:曾令礼;陈良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判断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窒息足月新生儿60例为研究组,其中轻度窒息30例,重度窒息30例。随机选择同期本院产科出生的无窒息及无产伤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儿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Alb/Cr)。结果:重度窒息组尿mAlb/Cr异常率为73.33%(22/30),轻度窒息组尿mAlb/Cr异常率为26.67%(8/30)(P﹤0.05);重度窒息组尿mAlb/Cr为(3.26±1.16)mg·mmol-1,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2.17±1.02)mg ·mmol-1和对照组的(0.98±0.84)mg·mmol-1(P﹤0.05);轻度窒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和肾损害密切相关,是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监测的灵敏、有效的指标。
作者:张俊;杨嘉琛;朱绪亮;程卡米;李海珍;陈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