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丽;张美丽;董晓辉;吕希峰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门诊接受静脉采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门诊接受静脉采血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滕俊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管理在农村卫生室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卫生室输液环节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健全环节质量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完善重点环节工作流程,强化质量控制,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结果:实施环节质量管理6个月后,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用错药、拔错针等缺陷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强卫生室输液环节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重症监护室(ICU)是急症重症患者集中,运用现代诊断和治疗技术广泛的科室。机械通气(MV)是重症监护室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由于部分危重病患者的呼吸功能严重受损,需要在ICU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或控制呼吸以维持患者正常生理功能机械通气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后呼吸支持、呼吸衰竭、气体交换障碍、呼吸肌活动障碍等。凡是通气不足或(和)氧合欠佳,面罩吸氧后PaO2<60mmHg和(或) PaO2/FiO2<150,呼吸急促(RR>30-35bpm)或呼吸缓慢(RR<5bpm),肺活量小于15ml/kg,VT小于正常的1/3, VD/VT大于0.6及大吸气负压小于25cmH20,都是应用机械通气的指征[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各种危重症患者施行机械通气治疗78例临床资料,总结呼吸机应用的特点和护理经验。
作者:胥晶;段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对象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与医院共同发展为目标。前者为后者提供支持和保障。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何德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我国中药注射剂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促进我国中药注射剂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法,溯源中药注射药剂历史,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中药注射剂的发展趋势。结论:中药注射剂在开发过程中,应审慎立项,建立中药注射剂产学研体系,加强中药注射剂基础研究工作,确保上市前有充分的基础研究资料,以保障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张焕;戴临风;曹永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新生儿家庭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儿脱离母体后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需要经过逐步调整和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故新生儿极易发生窒息、溶血、感染等疾病,为此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按时对新生儿家庭访视尤为重要,通过家庭访视及时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作者:邵荷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口外弓作为支抗推第一磨牙远移矫治上颌Ⅱ度牙列拥挤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应用口外弓支抗推磨牙向后矫治患者26例,治疗前后拍摄正中咬牙合位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以头影测量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成功矫治,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4.23 mm(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外弓支抗推磨牙远移效果可靠,但是需要患者很好的配合。
作者:王世兴;赵俊杰;冯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炎琥宁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来我院治疗的10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Ⅰ组)52例和对照组(Ⅱ组)52例。两组患儿都进行常规的治疗,但Ⅰ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针进行治疗;Ⅱ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板兰根颗粒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进行治疗。结果:Ⅰ组总有效率达到98.08%,Ⅱ组总有效率是84.6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也显著短于Ⅱ组。结论:炎琥宁针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好,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沈思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居家胰岛素注射患者中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居家胰岛素注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一般的教育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对胰岛素相关知识及注射技术掌握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注射不规范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使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更规范,低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顺应性,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爱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阿托品是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药物之一,合理应用阿托品与用药速度是救治关键。因此,用药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陈伟;刘启华;董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毕业实习是药学学生从课堂走入工作岗位的过度阶段,探讨有效的实习带教方法,激发实习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而导致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上有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假小叶形成等特点[1]。在代偿期可无明显症状,失代偿其可出现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候群。主要表现为乏力、消化道症状、出凝血障碍、内分泌障碍、低蛋白血症、及腹水、脾功能亢进,并可有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腹腔积液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早期可是应用药物治疗消退,但晚期难治性腹水还需要反复穿刺放液才能缓解症状。反复腹腔穿刺不仅增加穿刺风险,而且加重病人的痛苦,我科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膜置管引流治疗6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郑玉香;董晓辉;吕希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 1ine HDF)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尿毒症患者行前稀释法 On-line HDF,并与10例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磷(SP)下降率及治疗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机HDF治疗后血清Scr、BUN、SP水平显著降低,患者对联机HDF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显著优于HD,透析并发症和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HD。结论联机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疗效优于普通透析,尤其适合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或有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润蕾;周莲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腹腔镜保守手术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年4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同时选择20例常规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及相关数据。结果42例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手术全部成功,4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105.38±36.97)mL,手术时间为45~90 min,平均62min。患者术后平均住院6 d。术中、术后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没有发现盆腔及穿刺口感染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内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一切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氯胺酮、水合氯醛、氨基甲酸乙酯与戊巴比妥钠对离体蟾蜍心脏作用。方法:选用氯胺酮(40mg/kg)、水合氯醛(400mg/kg)、氨基甲酸乙酯(2000mg/kg)、戊巴比妥钠(40mg/kg)分别作用于离体蟾蜍心脏,观察不同实验动物麻醉药对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组内比较时四种麻醉药均对心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氨基甲酸乙酯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四种麻醉药均对心肌收缩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氯胺酮和戊巴比妥钠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种实验动物麻醉药对离体蟾蜍心脏均有抑制作用,以氨基甲酸乙酯的心脏影响大。
作者:张洋;王红军;徐明;孟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微波技术在胆道镜下治疗胆道息肉的适应症及应用方法。方法:在胆道镜直视下对胆管壁病变43例(包括胆管息肉、胆管息肉样病变)进行微波治疗:采用功率90~110w,直视下将辐射头插入病变实质内,使病变局部发白炭化。结果:胆管息肉及息肉样病变43例次46处,经微波治疗,所有胆管壁病变均消失或基本消失。胆道镜复查或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本组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在随访期内肝功能检查无特异性改变,胆道无明显狭窄形成,胆道镜使用后无损坏,图像显示仍良好。结论:用本方法治疗的息肉直径建议为1厘米以内。所有患者必须活检,以排除胆管细胞癌。用本方法治疗胆管息肉,充分利用了微波技术和胆道镜技术两者的优势,且操作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马利林;朱建伟;陈瑞新;夏骏;田晓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案将93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小剂量组31例、大剂量组30例。3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治疗组分别加用不同剂量的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4天后比较三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三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前有下降(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显著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且大剂量参附注射液作用更明显。
作者:张静;陈彩萍;过晶;陈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溶液治疗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于放化疗开始1-14d发生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组用康复新溶液15ml口含,对照组用锡类散局部喷洒溃疡面,两组均每日使用4次,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溶液治疗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疗程短,疗效好。
作者:李娟;顾平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中88例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伴发其他慢性疾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等因素有关。结论及时去除或治疗诱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对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极为重要。
作者:邵慧;石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出血并发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7.5%;而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并发症对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预见性护理能降低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李海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