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晕厥患者的TCD表现及病因分析

赖丽萍;苏晓蓉;陈朝晖;赖庆文;刘芳

关键词:晕厥, 经颅多普勒, 血流速度
摘要:目的:探讨晕厥患者的TCD表现并据此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采用Dop P型经颅多普勒诊断仪对89例晕厥患者发作间歇期及6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病例组MCA、ACA、PCA、VA和BA的Vs、Vd、Vm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各支脑动脉的PI值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晕厥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常加快,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晕厥的常见病因之一,建议晕厥患者常规行TCD检查.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缓慢静滴,对照组21例予将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滴,均为1天1次,连续14天,观察用药后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91.43%,心电图好转率77.14%;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85.71%,心电图好转率57.14%.结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良好.

    作者:曾晓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实用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作用.方法:对5 028例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常规检查,并随诊观察.结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14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根据图像特征作出各类畸形的诊断.经分娩后超声诊断,手术或引产的尸体确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使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在产前即可作出诊断.通过彩超清晰分辨肾脏实质和肾脏集合系统及对肾动脉的追踪显示和定位有助泌尿系统畸形的鉴别诊断.较早地筛查出畸形胎儿,为临床及早采取措施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作者:彭燕;彭红玲;王晓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TDP与肝素钠乳膏合用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特定波谱治疗仪(TDP)与肝素钠乳膏合用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28例病人随机分治疗组(特定波谱治疗仪与肝素钠乳膏合用)和对照组(使用传统凡士林纱块敷盖方法),观察压疮病灶的治疗起效时间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特定波谱治疗仪(TDP)与肝素钠乳膏合用能提高压疮的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黄清云;刘其文;谢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病例60例,分为巴曲酶组22例,低分子肝素钙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三组均采用阿司匹林、舒血宁、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作为基础治疗,巴曲酶组予巴曲酶:首剂10 BU,隔日5 BU,共3次;低分子肝素钙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连用2周.结果:巴曲酶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8.9%,均大于对照组的75%,疗效显著(P<0.05),但两组间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均有效,但巴曲酶相对来说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赖朝晖;李广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肌肋定位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目的:探索以第一肋前斜角肌结节为标志确定行锁骨上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0例需行深静脉穿刺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定位后行穿刺术,观察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5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二次成功,总有效率100%.结论:该定位法具有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谢崴;鲁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临床应用体会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全方具有补气血,通阳行痹,调合营卫之功.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一些病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敬东;刘宗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Ⅰ期固定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7~11岁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解除反<牙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失访,余成功率为100%,平均疗程为3.5~4.5个月,与活动矫治器相比疗效显著.结论: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下颌骨对上颌骨向前发展阻力,降低恒牙期综合矫治难度.

    作者:钟瑾;林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规范进行溶栓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密切观察心电图、注意心律失常、出血倾向、低血压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在溶栓过程中15例患者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其中3例室颤病人及时采取措施转危为安;20例患者梗死血管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规范溶栓治疗措施和监护指标,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谢来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的比较

    目的:研究0.075%罗哌卡因与0.07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在分娩镇痛中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52例足月单胎待产孕妇,ASA Ⅰ-Ⅱ,要求分娩镇痛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26例与布比卡因组(B组)26例,均采用PCEA、LCP模式,A组:0.0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B组:0.075%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观察二组局麻药用量、疼痛评分、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及产妇的满意度.结果:二组在局麻药用量、疼痛评分、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及产妇的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075%罗哌卡因与0.07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均能安全有效用于分娩镇痛.

    作者:蔡教材;廖禄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T三维成像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CT三维成像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多发结石、鹿角状结石患者行KUB、IVU和CT检查,并应用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处理.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皮肾穿刺取石,结石清除率达96.8%,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发生.结论: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CT三维成像处理获得的三维图像较KUB、IVU和普通CT图像对复杂性肾结石的定位与穿刺更具优越性,简便易行,安全性高.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可提供肾盂肾盏集合系统的清晰图像,并可准确发现结石,判断结石的立体形状及其与肾盂肾盏的关系,有利于明确经皮肾穿刺部位.

    作者:华余强;夏维木;叶永峰;徐玉生;张中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晕厥患者的TCD表现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晕厥患者的TCD表现并据此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采用Dop P型经颅多普勒诊断仪对89例晕厥患者发作间歇期及6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病例组MCA、ACA、PCA、VA和BA的Vs、Vd、Vm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各支脑动脉的PI值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晕厥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常加快,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晕厥的常见病因之一,建议晕厥患者常规行TCD检查.

    作者:赖丽萍;苏晓蓉;陈朝晖;赖庆文;刘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输尿管镜、肾筋膜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操作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11例尿道狭窄患者常规金属尿道探子扩张失败后,输尿管镜直视下插入斑马导丝通过狭窄处,顺留置的斑马导丝逐号置入10~18 F的筋膜扩张器扩张尿道.结果:11例均扩张成功,手术时间15~40 min,术后无假道形成,排尿通畅.其中10例经定期尿道扩张治愈,1例因长期频繁尿道扩张后患者要求手术而行尿道内瘢痕电切术.结论:输尿管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是安全、简便、有效的腔内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抚触对腹股沟疝术后患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对腹股沟疝术后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生理反应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78例腹股沟疝术后患儿分为抚触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生理反应指标及复发率.结果:抚触组比对照组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等生理反应的影响明显减轻,复发率明显减少.结论:抚触对患儿的早日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梁镝敏;陈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卒中急性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lc及乳酸脱氢酶的测定值与预后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ESS)评分,测定FBS、HbAlc、LDH及中性粒细胞(NEUT)比例,按疾病类型及FBS与HbAlc联合两种方法分组,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脑出血组的ESS评分低于脑梗死组,NEUT高比例的发生率及LDH水平高于脑梗死组(P<0.05),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ESS评分低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NEUT高比例的发生率及LDH水平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和糖尿病性高血糖组(P<0.05).结论:高FBS伴HbAlc正常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LDH水平高,病情重.

    作者:黄旭华;钟善全;刘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PARγ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PPAR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Rγ,其中PPARγ与肿瘤的关系为密切,成为近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PARγ性质及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和心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重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大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大峰值流速比值(E/A),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血压较前均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3.06%;超声心动图复查IVSd、LVPWd及LVMI均降低,EF及E/A均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以有效地降低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

    作者:利君;徐权胜;廖惠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黄蜀葵对实验性脂溢性脱发的影响初探

    目的:观察黄蜀葵对实验性大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T/E2的调节作用及对毛发脱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后皮下注射5 mg/(kg·d)剂量的丙酸睾丸酮造成脂脱模型,同时对实验组用黄蜀葵油煎剂进行治疗,并用山茶油作溶剂对照组,每天观察脱毛实验观察区脱毛情况,连续给药60 d后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清T、E2并计算出T/E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大鼠血清T明显升高,T/E2明显升高,单位面积脱毛数量明显增高(P<0.01);黄蜀葵油煎剂组分别与模型组、溶剂对照组比较,血清T明显降低,T/E2降低,单位面积脱毛数量减少(P<0.01).结论:脂脱大鼠体内存在着明显的性激素(尤其是雄激素)失调,黄蜀葵可调节机体的性激素水平,使紊乱的T/E2趋于正常,预防毛发脱落.

    作者:陈方;张生枝;陈卫琴;邹玲婷;吕尚;游兵华;赖福记;林卡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体会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特点.方法:采用Bard mesh(补片)和Perfix plug(网塞)治疗86例腹股沟疝,观察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活动能力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平均时间29 min,切口无明显疼痛,无紧绷感;术后6~8 h下床活动,2周恢复日常工作;术后切口血肿2例,阴囊积液1例,尿潴留1例;无切口感染;随访2~4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好,对人体生理功能元明显影响,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恢复快,补片长期留置体内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忠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指末节离断伤24例原位缝合治疗体会

    目的:讨论手指末节离断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手指末节离断病人24例26指,完全离断15指,不完全离断11指,手指末节离断改良原位缝合治疗采取清创,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原位缝合治疗.结果:本组15指完全离断成活率73%,不完全离断11指成活率91%.24例患者均获得随防,短2个月,长3年,平均6个月.结论:手指末节离断原位缝合治疗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对不愿接受血吻合治疗、难找到可吻合血管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挽救手指长度与外形的补救措施.

    作者:蔡周禹;范积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的效果评价

    我国有7 000万糖尿病人,对他们积极有效的防治是降低糖尿病导致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但糖尿病教育对患者的自控水平,糖、脂代谢和精神症状究竟有什么作用,强化的糖尿病教育比一般教育的效果怎样,目前国内尚未见较完整的报道.

    作者:曾忠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