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两种程序的疗效观察

金薇;王瑞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术, 治疗程序, 引流时间, 临床疗效对比, 现报告如下, 肿胀疼痛, 治疗效果, 临床症状, 临床意义, 口腔细菌, 开放引流, 根尖激惹, 根管预备, 消毒, 缩短, 局部, 封药, 方法
摘要:根管治疗术是目前公认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在根管预备封药消毒期间,有时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称根尖激惹现象),使临床症状加重.此外,因多次引流导致口腔细菌进入根管,可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避免不必要的根管开放引流及缩短引流时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作者将两种治疗程序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活动式清创车的制作及应用

    创伤清创是医院手术室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术之一.清创是否干净彻底是关系到创面愈合的关键问题,所以,清创时为了将创口的污物清洗干净,需用大量的生理盐水,特别是遇及大面积多处创伤更是如此.而大量冲洗创面的盐水怎么处置是一个让手术室护士非常关心的问题,早期我们用一次性中单和污物桶处理,但因效果差,而达不到目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反复探索、研究,改进提高,现自行设计制作了一辆活动式清创车,经临床使用效果非常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舒玉兰;李月兰;林武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卒中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达20%~30%[1].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中的正常交流,加重患者抑郁或焦虑等心理和情绪反应,影响治疗.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10月,选择80例住院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兰晓玲;林唐唐;徐华;唐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出现对称性下肢软瘫,发作时查血钾低于正常,经补钾及甲亢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以青年男性为主,常合并低钾血症,积极补钾的同时合理治疗甲亢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作者:肖丽霞;舒涛;吕维名;钟国连;魏晓军;高晓梅;许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两种程序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公认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在根管预备封药消毒期间,有时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称根尖激惹现象),使临床症状加重.此外,因多次引流导致口腔细菌进入根管,可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避免不必要的根管开放引流及缩短引流时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作者将两种治疗程序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薇;王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胆道探查前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体会(附36例报告)

    目的:总结胆道探查前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对.36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的胆囊结石患者,应用术中胆道造影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有胆道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阳性率并不高.结论:术中经胆道造影可提高胆道探查阳性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防止胆道残留结石和胆道损伤发生.

    作者:陈杨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456例分析

    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好的方法是行射频消融术,它是一项根治性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为456例病人行射频消融根治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东明;黄凌军;钟一鸣;廖伟;危小军;阳贻红;谢东阳;严章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缺血性卒中病因TOAST亚型的DWI改变特征

    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各亚型DWI显示的病灶特点.方法:对我院住院经磁共振成像诊断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共262例,按照TOAST分型进行病因学分类,分析各亚型患者DWI所显示病灶的方式及特征.结果: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中,各型依次为SAA8.62%,LAA28.24%,SUE15.64%,SOU15.26%,CE12.21%;DWI未显示病灶20例(7.61%),SAA占55%,显示单个病灶130例(49.61%),≥1.5cm者LAA占46.55%,<1.5cm者SAA占71.62%,散发病灶者67例(25.57%),除CE较少外,各型之间无显著差异,多发病灶45例(17.17%),其中CE和LAA均为18.96%.结论:基于DWI显示的病灶特点,有助于缺血性卒中病因的阐明.

    作者:肖祖锋;赖燕蔚;刘少强;余海;陶立刚;刘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肠道清洗护理方法的改进

    传统灌肠法是用灌肠袋装入所需生理盐水,然后将灌肠袋的前端(相当于肛管的直径)插入肛门7~10 cm(大量不保留灌肠)或10~14 cm(小量保留灌肠),笔者用输液管或注射器代替灌肠袋,用一次性导尿管或吸痰管代替灌肠袋前端连接输液管,组装简易肠道清洗器,对不同年龄患者行肠道清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杨木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IgA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IgA肾病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显著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也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或可伴有高血压,腰痛,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势大多呈长期缓慢发展,终致肾功能不全.本病病因、病机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近年来,中医学界运用传统中医药辩证论治思想,并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对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治疗方药等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IgA肾病对于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小丽;钟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5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1例出现吻合瘘.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江腾;黄家良;曹传培;唐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益气化瘀法治疗崩漏、月经过多41例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1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已婚34例,未婚7例.年龄小12岁,大50岁.20岁以下3例,21~30岁14例,30~40 岁15例,40~50 岁9例.病程短3个月,长18年,平均1.5年.1年以内22例,1~5年14例,6~10年4例,11~18年1例.

    作者:蒋素玲;许丽娜;袁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儿童发锌含量与弱视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与弱视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0例3~14岁儿童进行微量元素发锌含量测定.结果:(1)弱视组发锌均值为76.93ppm,明显低于对照组发锌均值119.73ppm,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单眼和双眼弱视发锌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无显著差异性(P>0.05).(3)弱视程度与发锌含量比较,三者之间发锌值无递增或递减现象,经统计学处理,三者之间的相互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4)弱视组中不同屈光度的发锌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弱视眼患者发锌含量明显低下,支持缺锌是儿童弱视发生的因素之一.但单眼或双眼弱视,不同弱视程度及弱视眼患者不同屈光度的比较发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即儿童弱视与其发锌含量并不呈平行关系.

    作者:林国才;邱品生;肖海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并与DSA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3DTOFMRA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3DTOFMRA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病例与DSA检查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DTOFMRA发现59个病人共67个动脉瘤,53例病例经DSA检查,除1例DSA证实为假阳性、3例因血肿影响显示不如DSA外,其余48例MRA所见无论是瘤腔大小、生长方向、瘤体与载体动脉的关系均与DSA相似,58病例66个动脉瘤均经手术证实.结论:3DTOF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效果较好,尤以VR成像效果好,可作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或普查方法.

    作者:刘少强;陈惠;钟福兴;郭少华;吴颋;李荣芳;许红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7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管管理的效果分析

    宫颈癌Ⅰb~Ⅱa期的患者,若无手术禁忌证,多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术后所有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明显者高达50%[2],表现为排空困难,尿潴留,尿失禁.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7月对17例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实施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给予恰当的尿管管理,对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民;王建中;邹向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我院自从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806例小腿骨折病人,其中22例发生了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本文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严素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布比卡因适剂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腰麻液布比卡因的适剂量.方法:3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90例,腰麻布比卡因剂量A组4mg,B组6mg,C组8mg,D组10mg.记录术前及注药后5nin、10min、15min、30min的血压(BP)、心率(HR)以及腰麻平面固定后的绝对平面和相对平面,绝对平面低于T8者通过硬膜外导管推入1.6%利多卡因并记录推入的数量(ml),BP<基础值30%或收缩压(SBP)<90mmHg时静注麻黄素5~10 mg,并记录麻黄素的用量(mg).结果:A组麻醉平面较低,需加入较大量的利多卡因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麻醉平面过高,BP,HR变化剧烈,需加用较多的麻黄素以维持BP、HR的稳定,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C两组麻醉平面适宜,BP、HR稳定,硬膜外加入少量的利多卡因,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剖宫产手术时腰麻布比卡因剂量6~8 mg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又能很好的满足手术要求.

    作者:钟宝琳;徐庆;黄桂明;廖万东;陈远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据国外调查认为此类错(牙合)的发生率为37%,Mcncmara研究了277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患者,得出结论为此类错(牙合)明显的特征为下颌骨的后缩[1],而上颌骨并不前突,对于他们的治疗重点是下颌骨的改型,许多功能矫治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产生的,活动的功能矫治器一般需要患者的配合,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只能戴用所需要的一半时间,矫治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固定的功能矫治器的优势显示出来,它不需要患者的配合,Herbst矫治器就是一个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非常有效的矫治器[2].本文所使用的Forsus矫治器是在Herbst矫治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固定的功能性矫治器,它通过固定于牙弓两侧的灵活的弹簧套管装置达到矫治目的.

    作者:吴光宇;刘克华;邓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早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总结早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本组38例患者,全部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结果:术后随防1.5~5年,38例患者有7例出现股骨头坏死.6例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骨折不愈合率为15.7%.另有2例患者出现早期股骨头囊性变,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病情痊愈.其它23例患者全部愈合.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响明;叶强;李旺泉;唐月松;古文炎;陈轶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诊昏迷患者363例诊治体会

    昏迷是急诊科的常见危重病,关系到患者生死的疾病,约占急诊总人数的3%~5%,是一组综合症,涉及到多专业,多学科知识,病因复杂,病人死亡率高达20%[1],正确的诊断,合理的处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急诊科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接诊昏迷患者3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急诊救治的重要性,以进一步提高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颜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及护理

    化学性眼外伤包括酸性物和碱性物两类损伤,是常见的眼外伤之一.低浓度的化学物质只引起疼痛、怕光、流泪、结膜充血和角膜上皮脱落.高浓度的化学物质或与眼接触时间较长,会表现为剧烈眼疼、眼睑痉挛水肿、结膜苍白、角膜严重混浊甚至组织坏死、穿孔等.晚期可出现角膜血管翳、白斑、睑球粘连等.所以对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和护理是极为重要的.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62眼)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远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