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腺癌患者组织中p16、Ki-67、MMP9的表达及意义

王欣欣;闫振宇;杜治昆;苏博;张文娟

关键词:宫颈腺癌, p16, Ki-67,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摘要:目的:探讨p16、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宫颈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 ~2017-05我院初步确诊为宫颈癌的女性患者112例,经病理活检分为病例组72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PCR荧光分析法对两组组织中p16、Ki-67、MMP9水平进行测定,并将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p16、Ki-67、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由高到低依次为:p16、Ki-67、MMP9,均大于0.5,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p16、Ki-67、MMP9临界诊断值依次为:1.35、2.39、11.18.结论:p16、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宫颈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于2017-01 ~2018-01来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平均动脉压以及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以及舒张压和收缩压,同组对比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情况的改善(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4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后,疗效可靠,可有效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产生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PBL)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06 ~2014-06我院见习的行常规教学的普外科临床学生6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07 ~2017-07我院见习的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普外科临床学生65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期末考核总成绩及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期末考核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学习主动性、思考积极性、知识掌握程度、分析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实际应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海;王娇;程开;王跃生;赵海丰;黄文丽;尹彦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行肺癌化疗病人PICC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肺癌化疗病人PICC相关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采用PICC进行治疗的56例肺癌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化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及护理干预(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共有2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75.00%,干预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两组差异显著(P<0.05),且干预组对护理满意率为92.8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4.29% (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采用PICC进行治疗,其发生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导管堵塞或脱出及静脉炎,通过有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可珍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脊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7-01~2018-02来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脑血管科就诊的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40例,一般治疗+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0例,一般治疗+优质护理干预).持续护理两周,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 (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孟玉霞;张秀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肾脏及肾周微创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肾脏及肾周微创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积水53例和肾脓肿32例需行肾造瘘术引流的患者,随机分成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组(简称导管组:肾积水28例;肾积脓15)和传统肾造瘘治疗组(简称传统组:肾积水25例;肾积脓17例)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回顾分析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其他少数病例(肾周积脓、多囊肾出血后合并感染、肾周积血吸收不良、肾结核性脓肿)的治疗效果.结果:分别对比分析肾积水,肾脓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时间,结果显示导管组与传统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少数病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因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临床依从性高,治疗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在泌尿外科诊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大伟;桂士良;罗振国;迟宝进;李玉芝;郭玉刚;曹会峰;郝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2013-10~2017-10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均治疗3d.统计两组临床症状(呕吐、发热、腹泻、腹痛)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呕吐、发热、腹泻、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68.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与对照组12.0%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及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眼创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眼创伤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07~2017-02在院治疗的眼创伤患者98例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9例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心率以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创伤患者的满意率能够通过疼痛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疼痛程度、血压和心率能够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赵丽萍;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责任制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均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责任制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 (2/44),低于对照组22.73%(10/44) (P< 0.05);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艳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诊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患者的护理措施探析

    目的:探讨急诊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患者的护理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03 ~ 2017-09急诊收治的9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急诊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心肺复苏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胸痛胸闷13.04%,心律失常12.50%,凝血功能障碍7.81%,肺部感染15.63%,其它7.81%,对照组胸痛胸闷28.13%,心律失常31.25%,凝血功能障碍37.50%,肺部感染6.25%,其它23.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死亡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6.09%),预后改善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IABP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6~2018-06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582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好转组(n=67)和死亡组(n=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IABP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同时对生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的绘制,并根据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后TIMIⅢ级、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以及发病至PCI时间是经IABP联合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存活时间1 ~50个月,平均(28.56±2.34)月,且其生存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降低.经COX回归模型分析,与AMI合并CS患者出院以后的生存率以及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有术后TIMIⅢ级、发病至PCI时间以及年龄.结论:年龄、糖尿病、术后TIMIⅢ级、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以及发病至PCI时间是经IABP联合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术后TIMIⅢ级、发病至PCI时间、年龄是其院外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故早期进行PCI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蕾;王娜;王书飞;李宗赢;李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中IL-37与IL-1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IL-37与IL-18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痰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特发性肺纤维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共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IL-37与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IL-37及IL-1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IL-37与IL-18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圆圆;孙云晖;鲍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电话随访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遵医行为及受孕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电话随访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不孕患者遵医行为及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7-01我院收治的88例PCOS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电话随访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1年受孕率、干预过程中依从性.结果:干预后1年观察组受孕率47.73%高于对照组22.73% (P< 0.05);观察组依从性90.91%高于对照组70.45% (P <0.05).结论:电话随访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能促使PCOS不孕患者保持良好遵医行为,提高受孕率.

    作者:刘玉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佳木斯市地区某院2011~2015年双胎妊娠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佳木斯地区双胞胎妊娠现状,多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主要探讨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水平,降低双胞胎的围生期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2015年间双胞胎妊娠档案记录172份,调查双胎妊娠的围产期、孕期生活状态以及妊娠结局等信息.用SPSS19.0进行统计描述.结果:产龄主要集中在24 ~29岁,平均产龄为28.8岁;产妇多数为初中学历,不同产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家族患病史、孕期营养不良、是否服用叶酸、被动吸烟、饮酒和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的孕产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产龄、不同经济状况、是否进行孕前保健指导、被动吸烟和经常接触厨房的孕产妇对早产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偏低于国内研究;双胎妊娠早产的发生率与国内研究基本一致;高龄产妇的妊娠高血压发病率与早产率与国内研究一致.

    作者:杜宁;杨宇轩;倪洪波;刘芳;邱洪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信息支持在足月、单胎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目的: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信息支持在足月、单胎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8 ~2018-07我院168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联合组(n=84)与常规组(n=84).常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信息支持.观察对比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联合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常规组,剖宫产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常规组(14.29%,P<0.05);干预后联合组护理满意度96.43%高于常规组(83.33%,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信息支持应用于足月、单胎初产妇,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位护理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住护理的效果及和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7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3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0例,实施前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率、心律失常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前位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运用,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地氯雷他定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11 ~2017-11所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递减用药方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2.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风团数量、风团面积、瘙痒程度、发病持续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对比,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地氯雷他定递减用药方式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具有极大作用,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也具有显著改善.

    作者:蔡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改善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负性情绪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改善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负性情绪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03~2018-03本院90例胆结石住院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干预前、术后出院时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后出院时,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8%、82.22% (P<0.05).结论: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改善其术后出院时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探讨

    目的:本文针对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06~2018-03所接收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其中观察组对护理干预非常满意人数为49例,占90.7%;比较满意人数为4例,占7.4%;不满意人数为1例,占1.8%.对照组对护理干预非常满意人数为30例,占55.5%;比较满意人数为15例,占27.7%;不满意人数为9例,占16.6%.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睡眠呼吸暂停、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建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淀粉酶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淀粉酶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7-01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患者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尿淀粉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胰腺炎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治疗,可快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慧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实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邹红梅;刘丽芳;杨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