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哚普利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及脑中NOS的影响

张腾腾;辛华;黄作义;邹春颖;张淑萍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AD), 培哚普利, 一氧化氮合酶
摘要: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APPswe/PS1dE9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及脑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APPswe/PS1dE9 4月龄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AD组)、培哚普利治疗组、石杉碱甲治疗组.另外选择10只健康4月龄野生雄性小鼠作为正常组.灌药4个月以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Morris 水迷宫观察小鼠行为学,化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中iNOS和nNOS含量.结果:与石杉碱甲治疗组相比,培哚普利治疗组能够明显改善APPswe/PS1dE9痴呆小鼠的认知功能,并且能够降低小鼠海马组织中iNOS、nNOS的含量.结论:培哚普利能够明显提高APPswe/PS1dE9痴呆小鼠的认知能力,同时降低小鼠海马组织中iNOS及nNOS的含量.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序列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心理疏导、手术、术后持续镇痛序列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我们收集了2008-01~2013-01在黑龙江省医院颌面外科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前心理疏导后在全麻下行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术后静脉输注镇痛药物7~14d)及对照组(常规局麻下行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第6个月、12个月疗效.结果: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54.2%;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4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疼痛对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生活兴趣的干扰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序列化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刘琦;冉维志;赵玉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在Aβ1-40诱导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Aβ1-40诱导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过程中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作用.方法: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Aβ1-40(5μM)慢性孵育12h、24h和48h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在Aβ1-40(5μM)孵育前30min加入钾通道阻断剂TEA(5mM)共同孵育12h、24h和48h,应用Hoehest33342染色和MTT法检测TEA与Aβ1-40联合作用后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时间点Aβ1-40均可增加IK,12h显著(P<0.01),但IA并未发生明显改变;Aβ1-40引起的IK增加与TEA密切相关,表现为给予TEA后Aβ1-40诱导的神经干细胞死亡明显减轻.结论:Aβ1-40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后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

    作者:王国辉;陆晓红;白禹;杨晓玉;阴育红;金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程度扁平苔藓患者治疗前后唾液中IL-17与念珠菌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患者口腔念珠菌定殖数量与唾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口腔扁平苔藓伴有唾液念珠菌镜检阳性的患者,局部应用制霉菌素抗真菌治疗,并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唾液,应用含漱液浓缩培养法检测念珠菌定殖数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唾液IL-17表达水平,通过单位体积唾液念珠菌数量分为念珠菌感染组(实验组)和非感染组(对照组),并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念珠菌记数的变化和IL-17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经过治疗,il-17表达水平(11.47±3.71)ng/L明显低于治疗前(8.30±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念珠菌数量与唾液IL-1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27,P=0.006);对照组在治疗前后il-17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念珠菌感染可以引起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il-17含量的升高,通过抗念珠菌治疗可以减少扁平苔藓患者唾液IL-17表达水平.

    作者:朱建华;苗艺缤;刘继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剂量口腔全景技术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X射线机低剂量成像技术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种植患者40例,分4组,每组10例,以四种不同X线剂量(5mA|81kv,6.4mA|77kv,8mA|73kv,10mA|70kv),分别以相同时间(15s)照射,获取全景片及数据,后期进行系统分析,比较,评价.结果:各组影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且均可满足临床需要,同一部位四组失真率结果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患者口腔全景拍摄时,在一定范围内,应以高电压低电流为宜,可降低患者所受辐射计量,实现低剂量摄影.

    作者:郭太奎;赵秀兰;邹智群;胡忠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1-01~2015-12-31于我院骨科就诊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35例,A组35例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伤椎置钉术进行治疗,B组35例患者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和治疗效果,以便用以评价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1)A组35例采用伤椎置钉术治疗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长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明显差异.(2)A组3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B组3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7.1%.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χ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时,应该采用伤椎置钉术的治疗方法,此法在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同时,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胆红素和维生素A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与血清胆红素、维生素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我院病房中随机选取44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51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抽取其妊娠晚期时的空腹静脉血,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胆红素浓度,采用偏振激光法测定血清维生素A浓度,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DCP与血清胆红素和维生素A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妊高症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CP患者维生素A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在控制孕周及体质指数等因素影响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维生素A与患HDCP相关rTB=-0.266,pTB=0.01;rIB=-0.287,pIB=0.005;rVitA=-0.22,pVitA=0.03).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HDCP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偏回归系数为-0.194(P=0.003),比数比(OR)为0.823(95%的可信区间为0.723~0.938).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偏回归系数为-6.978(P=0.001),比数比(OR)为0.001(95%的可信区间为0~0.059).结论:血清胆红素、维生素A水平轻度升高与HDCP的发生呈负相关.

    作者:胡玉红;欧阳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松弛素在大鼠放射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探讨松弛素在不同剂量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分别建立高、中、低三个剂量的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照射后1天、7、天、14天、28天肺组织中松弛素mRNA的表达量,行H-E染色后观察镜下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高剂量组肺组织松弛素mRNA表达量多,中剂量组其次,小剂量组少,三组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14天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弛素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肺损伤程度越重,其作用越强.

    作者:王晓茜;鲍文华;钟铨;马雪梅;文锐;孙云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10~2016-11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与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2组,对比2组营养指标以及应激指标情况,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前清蛋白(PAB)、转铁蛋白(TRF)、血清清蛋白(ALB)等营养指标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C3及C4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提供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应激反应,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牟洪香;王李鸣;刘大伟;王莉;刘丽秋;辛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培哚普利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及脑中NOS的影响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APPswe/PS1dE9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及脑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APPswe/PS1dE9 4月龄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AD组)、培哚普利治疗组、石杉碱甲治疗组.另外选择10只健康4月龄野生雄性小鼠作为正常组.灌药4个月以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Morris 水迷宫观察小鼠行为学,化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中iNOS和nNOS含量.结果:与石杉碱甲治疗组相比,培哚普利治疗组能够明显改善APPswe/PS1dE9痴呆小鼠的认知功能,并且能够降低小鼠海马组织中iNOS、nNOS的含量.结论:培哚普利能够明显提高APPswe/PS1dE9痴呆小鼠的认知能力,同时降低小鼠海马组织中iNOS及nNOS的含量.

    作者:张腾腾;辛华;黄作义;邹春颖;张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术后监护室病人心理反应的观察与应对

    目的:观察术后监护室(ICU)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应对措施.方法:将90例ICU收治的病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ICU病人心理反应后,对照组45例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增加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心理反应情况与配合治疗情况.结果:分析ICU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包括孤独、紧张、焦虑、恐惧及抑郁、绝望等,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心理反应,观察组不适心理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的配合程度,观察组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监护室病人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不适心理,从而使病人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徐桂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血浆Orexin-a含量的变化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后失眠患者血浆中Orexin-a 的变化分析其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是否参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及发展,是否可以作为其评估的指标,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神经四科2015-01~2015-10因脑卒中入院患者进行筛查,以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失眠的发生将其分为脑梗死后失眠组(25例)和脑梗死后未失眠组(21例),检测两组患者Orexin-a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后失眠组orexin-a水平较未失眠组增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xin-a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一个生化指标,可能参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褚春沐;黄作义;高雨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佳木斯市城乡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城乡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佳木斯市城乡地区居民脑卒中的防治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佳木斯市南岗办社区和江口镇乡镇>40岁的6110名进行现况调查,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6110名居民,总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者391名,检测率为 6.40%,脑卒中者374 名,检测率6.12 %,短暂性脑缺血(TIA)者89名,检测率0.90%.其中男性TIA、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0.90% 、5.66%;女性TIA、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1.99% 、6.57%,女性TIA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χ2=12.46,P<0.01),男、女脑卒中患病率无明显差异(χ2=2.20,P>0.05);同时也表明男、女脑卒中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房颤、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劲动脉斑块、吸烟、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暴露率男性为 72.67%、31.06%、9.94%、34.87%、53.42%、22.98%、63.35%、42.24%、29.81%;女性为72.17%、21.30%、8.70%、44.35%、64.35%、30.87%、20.43%、55.65%、30.43%;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超重或者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暴露率明显高于男性(χ2=4.71,P<0.05;χ2=6.82,P<0.01);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女性(χ2=4.76,P<0.05;χ2=73.97,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房颤、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劲动脉斑块、吸烟、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佳木斯市城乡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整体处于较高水平,血脂异常,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防治和干预,从而有效地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

    作者:马建华;王复新;王昆祥;王辰;毕胜;汪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那曲唑与格列本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阿那曲唑与格列本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采用人工诱导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实验检测阿那曲唑与格列本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前后病灶部位体积变化及雌性激素合成相关蛋白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阿那曲唑组与格列本脲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细胞提取体外培养,阿那曲唑与格列本脲不同浓度处理体外培养细胞观察对增殖能力和细胞凋亡影响.运用ONN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结果:阿那曲唑与格列本脲处理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后,病灶部位减小明显,抑制雌激素相关蛋白表达,影响体外培养细胞增殖能力与周期及凋亡.结论:阿那曲唑比格列本脲对雌激素相关蛋白表达影响大;格列本脲比阿那曲唑对细胞周期影响大.

    作者:孟庆哲;薛宇;韩静嫒;张芮瑞;薛琳;姜婷婷;赵雨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蒜素对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尾静脉注射STZ建造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所有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大蒜素组.大蒜素组给予60 mg/(kg·d)大蒜素注射液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BUN、UAE、FBG和SCr,肾组织的形态,CK-18、α-SMA 和Vimentin 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 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大蒜素组大鼠的肾小球及肾小管体积减小,基质增生程度显著减弱,无炎细胞浸润.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大鼠的 FBG、BUN、Scr和 UAE,肾组织的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CK-18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给予大蒜素干预后,大鼠的FBG、BUN、UAE和α-SM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Scr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K-18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大蒜素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肾功、Vimentin和α-SMA的蛋白表达,升高CK-18蛋白表达来改善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作者:栾海艳;韩玉泽;关政;王显钢;贾琳琳;贾秀月;杨馨妍;郭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05~2016-03诊治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中抽取84例作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段将其分成60~70岁组(n=42)、70~80岁组(n=42),对比2组患者检出率、各瓣膜分布以及病变瓣膜所累及部位.结果:①60~70岁组患者的检出率是78.57%,低于70~80岁组患者的95.24%(P<0.05);②本组84例患者中,其瓣膜病变以AV为主,以心瓣叶基底部为主要病变瓣膜所累及部位;其中,60~70岁组患者的AV、MV病变构成比均高于70~80岁组(P<0.05),而MV+AV、MV+TV+AV的构成比则明显低于70~80岁组(P<0.05),60~70岁组患者与70~80岁组患者在累及瓣叶黏连钙化的构成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心瓣叶基底部、上瓣叶、瓣叶边缘上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检出率较高,且可清晰显示其各瓣膜分布以及病变瓣膜所累及部位,特别适宜高龄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使用.

    作者:叶长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01~2016-01我院的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15年1月起进行流程优化护理,实施护理一年后根据我院护理考核的正常指标包括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患者满意程度等对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并与未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2014年采取的护理方法,2015年采用了流程优化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各个指标评分均高于2014年,两年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流程优化的护理方式对提高神经外科护理单元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等各项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TREM-1对AECOPD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内科住院的 48例AECOPD病人及门诊复查的32例COPD稳定期病人,测定加重期病人入院时和稳定期病人血清sTREM-1和hs-CR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研究两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加重期病人入院时 sTREM-1和hs-CRP水平皆高于稳定期病人(P<0.05),应用 ROC分析,以血清中sTREM-1 72.56 ng/L浓度为AECOPD的早期诊断界值,其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 87.7%.结论:血清sTREM-1检测有助于 AECOPD 的早期诊断.

    作者:钟铨;王晓茜;鲍文华;钟雅;刘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路径分析

    目的:探究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06~2016-03在我院诊疗的2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对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的了解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到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中,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方法的了解,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金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ADM及VEGF-C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表达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量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标本中ADM、VEGF-C的水平.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ADM的阳性率是70%,较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显著增高(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VEGF-C的阳性率是65%,较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显著增高(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两种蛋白的水平同淋巴迁移联系紧密,同分化程度无联系.结论:ADM、VEGF-C协同促进了宫内膜样腺癌的演化和侵袭,对于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微;张宇;杨光;司玉霞;王彩霞;王丽新;卢北燕;李梅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川芎嗪阻滞细胞周期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嗪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抗乳腺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川芎嗪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川芎嗪作用MCF-7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结果: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作用MCF-7细胞24h、48h和72h可对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直接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作用MCF-7细胞48h,川芎嗪诱导 MCF-7细胞停滞于G1期,呈量效关系.结论:川芎嗪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MCF-7细胞增殖.

    作者:宋庆娇;柳朝阳;王迪;王维铭;杨莹;刘璐;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