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梅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 ~2014-07在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COPD合并呼吸衰竭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气和肺功能状况,降低插管通气率,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鹏;杨黎;董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破裂动脉瘤患者中血清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连续收治的27例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患者入院根据Fisher分级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根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对临床预后评分.72h内抽取血液样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和sICAM-1浓度.结果:在动脉瘤患者中初始血清TNF-α浓度较低,并且不与影像学评分和临床相关.血清sICAM-1水平与Fisher量表呈正相关,与GO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没有TNF-α介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早期患者血清sICAM-1浓度水平越高,患者预后就越差.
作者:杨福义;高涵;赵梓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通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03~ 2015-03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加服通胆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分与治疗效果评价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通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PBL结合CBL的综合教学在眼科白内障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自然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7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LBL教学方法,2班(72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采取PBL结合CBL的综合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临床思维方面均得到有效改善,相较于对照组学生授课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效率及知识记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理论专业知识中理解性知识、病例分析能力以及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性知识得分情况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PBL结合CBL的综合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孟岩;刘洪伟;李思莹;孙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01-01~2015-01-01所收集的78例支气管哮喘与肺部感染合并症的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成考察组和研究组各39例,考察组选择硫酸特布他林与地奈德联合开展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考察组基础上服用顺尔宁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4.87%,考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71.79%,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复发的共2例,考察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复发的共19例,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皆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状况.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联合顺尔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部感染合并症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普及.
作者:薛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干预疗效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方式手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05~2014-10中所接收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共有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的模式,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血糖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指标的研究,发现在进行综合护理之后,干预组中的患者在按时服药、坚持运动以及合理饮食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的指标也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在进行综合护理之后,干预组中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等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其干预效果十分的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使得其自身的血糖情况实现了有效的控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对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实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蜡疗对偏瘫患者肩部肌群痉挛状态的改善及对肩痛的预防作用.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蜡疗组,每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8周常规康复治疗,蜡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改良Asworth分级和用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FMA)上肢运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统计肩痛患者人数,收集评估结果,对比两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8周康复治疗后,改良Asworth分级蜡疗组分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蜡疗组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蜡疗组减痛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蜡疗能够缓解卒中后肩部肌群痉挛状态,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肩痛发生率.
作者:戚询中;孙光涛;张伟;邹春颖;王克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DM)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3-01~2015~06社区空巢老年DM患者113例和非空巢老年DM患者137例,应用DM患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SDSCA)从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足部护理、血糖监测及遵医嘱用药5个维度评价其自我管理状况,并采用自行设计的“DM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影响因素调查表”分析影响空巢老年DM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结果:社区空巢老年DM患者SDSCA的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空巢老年DM患者(P<0.05).年龄、不同居住状况、家庭支持、社会支持、文化程度、DM知识认知程度、经济收入、报销方式等是影响社区空巢老年DM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空巢老年DM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应通过多种方式减少其影响因素,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观察布地奈德配合特布他林医治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 ~2012年诊治的132例哮喘的患者实行研究组,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选取特布他林实行医治,研究组则选取布地纳德配合特布他林对患者实行医治.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医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出总体有效率为84.85%的对照组(P<0.05);且哮鸣音、咳嗽、呼吸困难与气喘等症状的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取布地奈德配合特布他林来对哮喘的患者实行医治,不仅效果较好,且患者症状的改善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岑茂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患后路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2014年发生的9例早期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早期感染切口的外科干预治疗,9例早期感染患者切口均二期愈合,恢复良好,随访1~3年,感染无复发,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植骨融合可靠.结论:急性切口深部感染需早期外科干预,感染确诊越早、尽早外科干预,强有力、足疗程的抗生素使用,全身营养状态改善是处理急性切口深部感染的四大“基石”,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进展,大程度保留了内固定物.
作者:尹立;赵晨阳;肖衡;王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肺癌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4-06~2015-07,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两组入院后都行肺叶切除术.其中,对照组术后接受静脉自控镇痛;而观察组,则接受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镇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2h、6h、12h、24h和48h时活动及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恶心以及干呕的患者分别为1例、2例和2例,对照组中出现呕吐、恶心以及干呕的患者分别为7例、12例和3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手术患者,对其采取超声引导下锥旁阻滞方法,可获得显著的镇痛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减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葛增才;邓玫;李建钢;陈永伦;沈国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川穹嗪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穹嗪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待治疗完成后,将两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治疗方法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穹嗪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满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肩周炎的定位诊断及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2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声小针刀组和传统小针刀组.结果:超声小针刀组共1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周围肌肉黏连,超声小针刀治疗组的治疗后总显效率为77.4%,优于传统小针刀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评价肩关节周围肌肉黏连情况,可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虹宇;江儒文;聂斌;陈垚;吕娟;尹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科教学中应用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10~ 2015-11本院肿瘤外科带教实习的5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观察组给予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的教学方法,对照组则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观察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并对教学方式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理论成绩(55.4±3.1)分以及实际操作成绩(37.5±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6±2.8)分、(30.3±3.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078,t=8.207,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18,P<0.05).结论:在外科教学中充分利用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对肿瘤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临床医疗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学术团队有较高的意义.
作者:王博;李壮;胡少军;田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17例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记录17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GCS评分、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12% (16/17);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 (4/17);治疗前17例患者GCS评分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分别为(8.25±1.31)分、(2.61±0.34) cm,术后3个月17例患者GCS评分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分别为(12.21±1.34)分、(1.48±0.31)cm,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轻中度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GCS评分及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但需要积极预防及治疗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铭辉;谢万福;权天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08~2015-08收治的43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收治的36例非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受检查部位发现狭窄、闭塞及斑块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者部位包括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前端等;观察组患者狭窄、闭塞、斑块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具有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的特点,还可将病变部位准确的定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雷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观察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则我院2014-01~ 2015-12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基础治疗,口服氨糖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口服氨糖同时中药外敷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均显著,但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利于病变部位的再生,疗效更显著.推荐临床将中西医结合疗法作为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首选疗法,内外兼治,标本兼治.
作者:王大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直肠肛管是人体下消化道的末端,也是人体肠息肉、肠道肿瘤、内痔、肛乳头状瘤/肥大等疾病的好发部位.故而对直肠肛管部位的检查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针对直肠肛管部位疾病的临床检查主要有:肛门视诊、肛门指诊、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腔内超声、直肠肛管功能检查等几种常用方式.在这些常用检查中内镜检查由于其可视、直视的特征,广受人们的重视,尤为重要.内镜检查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肛门镜和电子结肠镜[1].其中电子结肠镜为软质镜,具有应用范围广,检查区域大,可数字化记录等优点,使其目前已成为大肠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常见、有效、可靠的方法,被称之为结直肠检查的“金标准”[2].在电子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直肠下端于肛管的交接处用常规直视进退镜观察法观察,存在盲区,不易完全观察到.故而“U”型反转倒镜的肠镜操作手法应运而生.
作者:朱晓文;陈福军;赵斌;王允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剖宫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5~ 2015-05我院进行的剖宫术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进行剖宫术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子宫下段横切口行剖宫产术.观察组在剖宫产的同时给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阴道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产褥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63.4±10.8)min明显高于对照组(49±5.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阴道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产褥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疗效明显的,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敏;陈燕君;李文堃;陈燕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血栓弹力图(TEG)对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改变的评价.方法:筛选2013-12~2014-12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拟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拟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的非紫绀、无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非紫绀非肺动脉高压性先天性心脏病组患者41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36例,麻醉前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5 min取静脉血进行TEG(Haemoscope 5000 series)和ACT(Medtronic)测定,注射鱼精蛋白后,血样分别用含肝素酶和不合肝素酶测定杯检测血栓弹力图.结果:比较先心病组与瓣膜病组患者结果异常发生率,结果显示先心痛组与瓣膜病组患者IEG各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瓣膜病组患者术前TEG纤维蛋白原缺乏发生率高于先心病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早期无统计学差异.术前瓣膜病组α-Angle略低于正常值.与术前比较,术中和术后早期两组均存在PLT数量减少和Fib降低(P<0.05).术中及术后早期瓣膜病组Fib水平较先心病组低(P<0.05),其他TEG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EG可提供术后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准确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及体内凝血功能失衡,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监测手段.TEG在术中监测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及指导安全、有效的输血中具有重要作用,更好地预测术中出血风险.
作者:石丽;吕国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